• 我的订阅
  • 科技

乐道汽车:换电可享受电池技术红利 六年前买的车续航翻倍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0-03 21:06:00 来源:浅语科技

快科技10月3日消息,乐道汽车今日发布了乐道问必答第十一期内容。

乐道汽车详解了换电的好处,乐道汽车表示,换电可以享受电池技术升级带来的红利。

例如:最早六年前买蔚来创始版ES8的用户,70度的电池,续航350多公里。

而现在可以按天租一块150度的电池,续航变成700多公里,这是电池升级带来的红利,也只有能换电的车型才能如此丝滑享受电池升级带来的体验升级。

乐道汽车:换电可享受电池技术红利 六年前买的车续航翻倍

此外,乐道汽车还介绍了蔚来换电站对乐道汽车的支持情况,目前,乐道汽车只支持蔚来第三四代换电站,暂时无法直接使用蔚来第一、二代换电站。

乐道汽车解释称,这是因为二代站里面有13块电池舱,如果剔掉几块蔚来的电池把乐道的电池加进去,排队就会特别严重;如果用户的需求比较集中,我们会在周边新建四代站。

蔚来改造后的三代站和新建的四代站,年底前有1,000座以上都支持乐道用户使用,目前蔚来三代换电站配备21块电池舱,第四代换电站配备23块电池舱。乐道的电池放进去,乐道和蔚来的用户体验都没有什么影响。

换电站内,蔚来主要使用75度和100度电池,乐道主要使用60度和85度电池,主力是这四款电池。现在蔚来所有的新建站都是四代站,里面有23块电池舱。

放四款电池流转起来跟放两款差别不大,按照到达和预约的顺序,大家排队去换,同时也会根据云端数据中的平均排队时间,灵活调配四款电池的配比,保障大家的换电需求。

乐道汽车:换电可享受电池技术红利 六年前买的车续航翻倍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若风

文章内容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3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蔚来乐道:换电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可享受电池升级的红利
...例如:最早六年前买蔚来创始版ES8的用户,70度的电池,续航350多公里,而现在可以按天租一块150度的电池,续航变成700多公里,这是电池升级带来的红利,也只有能换电的车型
2024-10-04 00:45:00
决战新能源下半场,深蓝汽车以“电动平权、智能平权”加速狂飙!
...电车远途出行无法避免里程焦虑?深蓝为用户带来了纯电续航高达200KM(CLTC)、综合续航高达1200KM(CLTC)的无焦虑纯电出行体验
2023-07-05 17:43:00
...着中国智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势和聚合力。“千公里续航,超级快充”。在宁德时代的展台上,麒麟电池让观展者充满期待。“准确的解释是,麒麟电池最高可以支持续航里程1000公里,或
2023-12-01 06:35:00
电动汽车续航焦虑,特斯拉麒麟电池击败4680电芯
从电动汽车在国内大规模推行开始,“续航焦虑”这一词就从没消失过。十年前,国内电动汽车行业刚起步,面对一两百公里续航,还存在严重虚标的电动车型,人们抱怨续航太短;五年前,随着补贴政
2023-01-15 11:30:00
​大盘逼空式上涨,锂电池板块能否持续
...弃新能源车。对此,投资人要保持清醒。锂电池车的确有续航不足的焦虑,但锂电池车适合当前城市人出行的需要,很多人车子就是上班、上学、买菜的代步工具,而数百公里续航完全可以胜任用户
2024-03-12 00:56:00
第6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比亚迪加速扩张
...车企也能借此建立更高的技术护城河。作为能够有效缓解续航焦虑的两种路线,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近些年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增长极。比亚迪则是拉动插电混动汽车市场份额不断走高的主力,
2023-11-29 17:06:00
追踪|电动车主的“过冬”烦恼
...”等话题热度升温,电动汽车车主再次陷入冬天的烦恼。续航“打个折”后期保养成本低、使用成本低,这是销售人员在推荐新能源车时提及的卖点之一。在实际使用中,纯电动汽车车主也确实感受
2023-12-18 20:45:00
...拟定在2024年上市的新能源车型数量达到了106款。更长的续航里程、更年轻的外观设计、更智能的辅助驾驶系统、无缝设备互联、人工智能交互等,让车企全面“开卷”。此外,今年新能源
2024-06-02 07:17:00
深蓝汽车力推电动平权、智能平权 全面普及全场景智慧出行
...验。在日常通勤场景中,深蓝汽车至高200km(CLTC)的纯电续航打消用户在工作生活中的补能烦恼。在周末和节假日携家人长途出行,至高1200km(CLTC)综合续航大幅增加了
2023-07-01 00:2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