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清华辟谣八成毕业生出国:别让狭隘民族主义扰乱校园安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19 17:50:00 来源:狐度

文|熊志

1月17日记者获悉,清华就业工作会近日召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比例为8.0%,本科生出国(境)深造比例为15.6%,硕士生出国(境)深造比例为5.9%。这些数据有力地澄清了网络上清华毕业生“80%都出国了”的传言。

事实上,公布毕业生的去向,是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是出国还是留在国内,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等,是清华大学的一项常规动作。然而,这样一份每年都会公开的数据,在网上却引发了广泛关注。

清华辟谣八成毕业生出国:别让狭隘民族主义扰乱校园安宁

其主要原因,当然不是因为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去向,有高校就业层面的讨论价值,而在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清华包括北大的造谣抹黑形成了一股风潮。其中一个重要的靶子,便是指责清华北大拿着纳税人的钱为外国培养人才,“80%的学生都出国了”。

拿着最多的补助,在全国掐尖,最后却把人才送到国外?在之前的一些诋毁传言中,甚至清华大学的名字,都被别有用心地解读为“清除中华”……

清华大学此番公布数据,在辟谣之外,便有了回击质疑、自证清白的味道。

但它所引发的种种解读,恰恰反映出清华大学在舆论场的巨大尴尬——堂堂一所全国顶尖的高等学府,居然会被一些低级反智的谣言困扰,不得不出面解释澄清,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在出国问题上,那些造谣抹黑的言论,其实不值得一驳。2022年清华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比例为7.1%,2023年为8.0%,每一年都有据可查,和传言中的80%根本是两个概念。

值得思考的地方在于,为何痛骂清华北大,成了一种舆论正确,以至于一些没有任何常识可言的谣传数据,能堂而皇之地在互联网上传播?

不排除一些网友考不上清华北大,就“羡慕嫉妒恨”,对它们进行抹黑、矮化。不过,清华毕业生“80%都出国了”的谣言被炮制出来,并大肆传播,归根结底在于,舆论场出现的一些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潮,闭关锁国的排外心态,给这种谣言提供了传播的土壤。

在全球化时代,对外交流与合作逐渐走向深入。中国过去几十年来的飞速发展,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打开国门来和外界交流,通过融入全球协作体系来“师夷长技”。

清华大学是国内的顶尖学府,国际交流当然更频繁。毕业生在学术上有更高的追求,希望去欧美国家的其他世界一流大学深造,恰恰反映出高学历人才的自我追求。

在高等教育层面,在一些前沿的技术领域,如果我们承认和发达国家存在差距,那么毕业生出国继续学习,乃至去国外就业,就是一种很正常的市场流动。

因此,不管到底有多少清华学子选择出国留学,只要是正常的留学深造,都不应该被扣上不爱国的帽子,打上道德原罪的标签。

而且从数据来看,那些出国深造的清华毕业生,绝大部分最后都回国了。他们带着在国外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国内的一些重要岗位上发光发热,这难道不是在为国家的发展作贡献吗?

清华辟谣八成毕业生出国:别让狭隘民族主义扰乱校园安宁

2024年1月9日,清华大学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百位大国重器中的清华人》

所谓拿着纳税人的钱,向国外输送人才,帮助美国卡中国的脖子,这类无端的指责,既是对清华大学的误解,也是对正常国际交流的一种上纲上线。

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下,贸易层面的争端,激发了有些网友的民族情绪,这可以理解。人才的国际化流动确实是常态,但相信在情感层面,大家都希望顶尖学府的毕业生,最终都能留在国内发光发热,而不是流失在海外。

然而问题在于,对一些毕业生出国深造的选择,要尊重他们的自由,同时,正视我们和发达国家在学术和科研等领域依然存在的一些差距。正视差距,才能奋起直追;盲目排外,抵制一些正常的对外交流,动辄给高校扣上卖国的帽子,不啻于是掩耳盗铃。

其实此前,针对各种谣言,清华大学已经进行过一轮澄清了。像清华大学这样的顶尖学府,它本应该专注教育,专注于学术和科研。谣言四起,逼得高校一再出面解释澄清,何尝不是在浪费精力和公共资源?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清华人才,也被连带误伤了。

不是说清华北大骂不得,它们占据了顶尖资源,当然应该接受监督批评,但批评起码应该实事求是。造谣带节奏,上纲上线地攻击抹黑,只会破坏高等教育的安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9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华教授跟着百万粉丝“00后”入殓师体验一天:知道她为啥如此受欢迎了
...院校开设殡葬专业。根据《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该校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高达96.18%。汤木檀泽说,她的同学大多也“对
2024-11-06 13:44:00
复旦大学附中民族教育办公室团队调研分析学生民族教育工作
...级近130名西藏学生的教育,至今累计培养了19届、近600名毕业生。“这些孩子正如一颗颗‘格桑花’的种子,学校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价值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24-03-07 14:02:00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现场,近7000名毕业生现场合唱《倔强》《稻香》《星辰大海》……歌声里,青春气息扑面而来,青春力量激昂澎湃,青春故事在歌声中翻开新的篇章。
2023-07-05 10:52:00
马克思留下的“警示”,多数都已应验,事关以色列、犹太人
...犹太人的光明前途就是奋起革命、解放自己。克服宗教的狭隘心,犹太人贪财已经贪到那种极端的程度。用现在的“思维”来看,这句话就是在告诫犹太人,放弃狭隘的“种族主义”,不要过于贪婪
2023-11-17 10:54:00
清华校长寄语三千余名毕业生:责任面前上一步,利益面前退一步
...予81名同学第二学士学位,授予292名同学辅修学士学位。毕业生合影留念。毕业典礼上,清华校长王希勤在以《敏察情绪 善用理智》为题的讲话中谈到,情绪让我们敏锐地感知这个多彩的世
2023-06-25 10:30:00
...三支一扶计划”自2006年实施以来,已累计选派51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工作。2022年,中央基层项目招录约13.77万名高校毕业生,对促进
2023-10-04 13:01:00
黑山新总理曾在清华上过学
...“学霸光环”,早年曾在黑山大学就读经济学,并以优秀毕业生身份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奖学金,开启留学生涯,先后就读于日本埼玉大学和大阪大学,主修计量经济学,其间还通过交换生项目在中
2023-11-03 09:52:00
...(记者 鲁毅)5月7日至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清华率调研组到我省黔南州、黔东南州、贵阳市、贵安新区围绕民族法治建设开展专题调研。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巴音朝鲁、
2024-05-15 06:03:00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肖贵清: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
2023-08-24 21:0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