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满清入关时杀了他,两百年后他的后裔把清朝皇帝祖坟给挖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4 20:26:00 来源:戏说三国

我们知道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人,他们趁着明朝内忧外患的时候入侵,一举统一中国,建立了清王朝。其实那个时候的明朝已经日薄西山,明朝各地相继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声势最大的就是李自成的军队,最后也正是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城,那个时候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早已自缢身亡。虽然说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十分强悍,但是此时他们群龙无首,面对清军的入侵渐渐无力抵抗。

满清入关时杀了他,两百年后他的后裔把清朝皇帝祖坟给挖了

在明朝末年的时候,也出现了三位厉害的武将,他们又机会能够打败满清,他们三个人就是熊廷弼、孙承宗和袁崇焕。他们三个文武双全,算是当时明朝的栋梁之才,在他们三个的带领下,明朝还曾一度控制住了局面。

孙承宗是一个文臣,他在这三个人当中也是十分厉害的一位,他从小饱读诗书,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全才。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曾做过天启皇帝的老师,因此也就有“帝师”的称号。孙承宗这个人不但学识厉害,而且还是一个十分坚定的人。当年魏忠贤危害朝野的时候,人们见了魏忠贤都要敬他三分。但是孙承宗面对魏忠贤的时候丝毫不让步,魏忠贤知道他的为人,对他也是敬而远之。

满清入关时杀了他,两百年后他的后裔把清朝皇帝祖坟给挖了

孙承宗在军事上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他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在明朝和满清的战斗中,他曾多次使用计谋击败清兵,不过明朝内部一直十分还烂,党派林立,彼此攻击,这也导致最后孙承宗最后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击败清兵,而早早的就下来。

满清入关时杀了他,两百年后他的后裔把清朝皇帝祖坟给挖了

1638年已经76岁的孙承宗在自己的家乡高阳城养老送终,但是这个守清军已经在吴三桂的带领下兵不血刃的通过了山海关,进入了中原地区,很快他们便兵临高阳城。孙承宗带领城中的老百姓抵抗清兵,但是最后他们还是寡不敌众,最后被清兵俘虏。

满清早已对他恨之入骨,便把孙承宗一家赶尽杀绝,清军一共诛杀了1000多人。只有孙承宗的长子幸免于难。孙承宗去世后,明朝上下都十分感动,认为他不愧为帝师,值得大家尊敬。

200年之后,孙殿英把清朝祖坟挖掉,他从中盗走了无数的陪葬品,他还自称是孙承宗的后裔,这样做为的就是为自己的祖先报仇。在孙殿英的带领下,清东陵慈禧和乾隆的墓葬全都被掘开,不光盗走了金银珠宝,他们的尸体也全被孙殿英扔在地上。孙殿英到底是不是孙承宗的后人,这个谁也不知道,或许这只是他避免被人唾骂的一个手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5 06: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代宦官曹化淳:从微末到权力巅峰的传奇人生
...亲笔题匾赠予曹家,被曹家奉若传家之宝,悬挂在了曹家祖坟前院的大门口,以此来彰显曹家的圣宠。这块匾额乃是康熙帝所赐,其权威性在清朝无与伦比,许多官员途经此地,都要下马拜匾,因其
2024-03-04 12:07:00
明朝末年,崇祯帝为什么要挖人祖坟?
挖人祖坟这件事儿,古往今来不缺人干。比如说曹操,专门把挖人祖坟这件事弄成了一个产业链,就差拉几个股东申请上市了。当然曹操挖人祖坟是需要银子当军费。可有的人,挖人祖坟是为了坏人家的
2023-02-15 20:32:00
哪个朝代的皇帝太迷信
...别是倒数第二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竟然想以挖女真人“祖坟”的方式救国,很是杯具。原来,在明熹宗朱由校执政期间,女真后裔努尔哈赤已统一了女真建州各部,并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在东北建国
2023-05-03 15:58:00
...,很多的忠臣良将也都遭到了打压,内忧外患的局面崇祯皇帝没有办法控制,这时候一个人扛起了对抗清军的大旗,这个人就是一代名将袁崇焕。袁崇焕出生于广东,寒门出身的他35岁才考中进士
2024-06-01 08:54:00
挖人祖坟这件事儿,古往今来不缺人干。比如说曹操,专门把挖人祖坟这件事弄成了一个产业链,就差拉几个股东申请上市了。当然曹操挖人祖坟是需要银子当军费。可有的人,挖人祖坟是为了坏人家的
2022-12-13 15:15
崇祯年间明朝祖坟两次被挖, 仅有朱元璋幸免
...闷和绝望,令崇祯郁闷的是在他做皇帝的时候,他们家的祖坟被农民军挖过两次。崇祯皇帝像祖坟,对于讲究忠孝的中国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毕竟中国文化讲究“死者为大”和“尊重祖先”,祖
2023-09-08 20:05:00
清朝入关后祭祀用太庙,太庙里明朝的老祖宗们去哪里了?
...的王朝,“恪”也表示尊敬之意。历代王朝分封前代王室后裔爵位,并给予封邑,让他们在自己的封地上另建宗庙祭祀先祖,而且这些人只用持宾礼,不用持臣礼,这就是“二王三恪”。比如周武王
2023-03-03 21:12:00
从魏忠贤看中国历史中的权臣与能臣
...蒙古军队打得大败而归,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开国功臣们的后裔,以及朱棣靖难之役功臣们的后裔,几乎全军覆没,这导致明朝朝堂之上,皇帝真正意义上成立“孤家寡人”(没有帮皇帝说话的人)。
2023-10-04 16:42:00
清兵进入皇宫之后,发现了一道什么圣旨
...种硬气的对外政策的影响,对于满族的统治,很多明朝的后裔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重现大明王朝。这种势力一直延续了几百年。
2024-06-20 19: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