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小叶医探 | 当癌症成为“慢性病”,患者如何“与瘤共存”?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4-22 16:48: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近年来,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发现就已经中晚期到早筛早诊,从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到免疫治疗,精准医疗让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甚至痊愈,癌症正逐渐从“绝症”变成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病”。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提出,1/3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治愈,1/3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存期、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肿瘤患者如何更好地实现“与瘤共存”?“小叶医探”专访了江淮名医、上海曙光医院安徽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夏黎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事半功倍

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如今,癌症治疗的手段越来越多,但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许多癌症患者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慢,长期躺在床上也导致整体免疫力下降,这些都对肿瘤的转移与控制产生不良影响。”夏黎明介绍,通过中医干预可以让病人恢复地快一些,提升免疫力的同时对肿瘤治疗也有好处。此外,中医药的介入也能减轻放化疗与药物的毒副作用,让肿瘤的治疗效果更好。

小叶医探 | 当癌症成为“慢性病”,患者如何“与瘤共存”?

夏黎明在上海曙光医院安徽医院坐诊

对于一些高龄、晚期肿瘤患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也同样效果显著。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97岁高龄的肠癌肝转移患者,因为年龄的原因,老人无法进行开刀、化疗、靶向治疗。通过口服中药与少量化疗药,仅仅过了两周时间,老人就能正常吃饭,一个月后能够下床走路。”夏黎明坦言,如果单用中医来治疗肿瘤并不现实,但是通过与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相配合,就像在战斗中为战友加了护盾,增强了攻击力的同时提升了防护力,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系统性调理抑制肿瘤复发

如今,肿瘤发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通过中医药发挥救治作用?夏黎明向记者介绍,他曾在门诊接诊过一名罹患神经鞘肿瘤的4岁小女孩,为了保护神经功能只能局部切除一部分肿瘤,同时又因年龄太小,无法进行放疗,化疗药物效果也不佳。于是,夏黎明采用中药治疗。目前小女孩已经吃了两年药了,来复查还未发现其他问题,成功延缓了肿瘤的发展。

夏黎明介绍,肿瘤细胞可以通过淋巴、血液等在身体中流走,部分会潜伏下来,成为复发转移的根源,到达其他部位后继续生长并且发生浸润与侵犯就可能导致肿瘤的转移。“理论上来说,放化疗无法将肿瘤细胞100%杀灭,避免复发与转移还是要依靠自身的抵抗力,从这方面来说中医就大有可为。”

小叶医探 | 当癌症成为“慢性病”,患者如何“与瘤共存”?

夏黎明在病房查房

“与西医专注于局部的治疗不同,中医“治未病”,讲求全身调理,防患于未然。”夏黎明介绍,中医治疗癌症的重点不在于直接杀死癌细胞,而在于通过调理全身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恢复人体的内在平衡,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在中医层面,中药的治疗、膳食的调养可以推迟肿瘤的出现,预防肿瘤的复发。”夏黎明说。

此外,夏黎明还表示,膏方作为中医的重要制剂,在预防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方面也有很大的好处。它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能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且四季皆可应用,运用膏方补虚扶正、祛邪治病的作用来防止肿瘤的复发、转移。

“与瘤共存”要做好这几点

在癌症防治领域,极早期肿瘤患者通过手术切除,有望彻底清除病灶,实现无瘤生存。然而,中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局面则严峻得多,特别是老年群体,他们不仅要应对肿瘤的侵袭,还面临着身体机能随年龄退化的难题。无瘤生存是每个肿瘤病人的心愿,但当无法实现时,如何更好“与瘤共存”呢?

夏黎明介绍,“与瘤共存”的观点从上个世纪就被中医提出,当时许多医学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随着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癌症病人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与改善,生活质量与生命周期获得提高与延长。

对于“带瘤生存”的患者,夏黎明建议从精神、运动、饮食等多方面进行调整。“首先要有个积极的心态,生病的情绪肯定不好,但是坏情绪只有坏处。与其每天在家里呆着,不如上街多走走转转,看看热闹也是好事。”此外,他表示癌症患者一定要多运动,每天的运动量至少要到2-3小时以上,体质强了对肿瘤的发展有控制作用。

饮食方面,现在有各种说法,例如“吃糖肿瘤会长得快”等等,夏黎明表示很多说法都没有依据。他认为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合理摄入糖分,最主要的还是荤素搭配。荤菜要保证一天三两,素菜一天一斤左右,保障营养的均衡。

中医不仅关注肿瘤本身,更注重患者的整体健康。夏黎明表示,癌症患者一定要接受正规治疗,定期复查,坚持服用中药。通过饮食习惯的调整、生活习惯的改善更好地控制病情,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希望中医的理念能够全方位参与到癌症的防治中去,相信在中西医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总有一天能度过肿瘤这一难关。”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旭凡

编辑 许正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乳腺原位癌,如何应对?能否治愈?
...癌,也称非浸润性乳腺癌,是指癌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或小叶内,未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的癌症。这就意味着癌细胞尚未扩散到乳腺外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乳腺原位癌的预后都要相对
2024-08-04 11:14:00
记录抗癌经历受热捧 把癌症熬成“慢性病”后患者怎样生活?
记录抗癌经历受热捧 把癌症熬成“慢性病”后患者怎样生活?“今天是抗癌的第131天,使用了特殊疗法后,疼痛感减轻了很多,医生说生存时间有希望延长很久……”近日,在某视频网站上,一位
2023-08-14 16:24:00
株洲市二医院 让肿瘤从“绝症”到“慢性病”
...诊断、治疗、康复株洲市二医院 让肿瘤从“绝症”到“慢性病”4月14日上午,株洲市二医院(株洲市肿瘤医院)举办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株洲站)启动仪式。株洲市二医院肿瘤外科
2024-04-18 09:17:00
小叶医探|安徽省肺癌中心联盟成立 构建“一站式”肺癌精准诊疗体系
...中心联盟成立大会暨肺癌规范化诊疗论坛在合肥开幕。“小叶医探”了解到,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癌症报告,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种中排在首位。安徽省肺癌中心联盟将针对
2025-02-23 22:36:00
专家:细胞免疫治疗受益者渐多 维持治疗为患者生命续航
...(记者 陈静)在抗肿瘤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让“癌症慢性病化”已成为医疗界思考的问题。如何用先进手段治疗癌症,如何让患者获得更长、有质量的生存期,如何降低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
2023-10-23 17:31: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宣传活动,助力全民健康
...癌症,大家都“谈癌色变”。癌症是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慢性病,但癌症≠绝症!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癌症逐渐成为“可防控的慢性病”,癌症不可怕,科学面对是关键。2025年4月15-2
2025-04-21 13:14:00
小叶医探 | 突破高龄壁垒!99岁肠癌患者术后重获新生
...属,还是医护团队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近日,“小叶医探”从安医大一附院北区了解到,该院普外科顺利为一位年近百岁的肠癌患者实施了手术,老人术后恢复良好。老人术后恢复良好据悉
2024-11-01 19:18:00
如何界定癌症的早、中、晚期?有什么症状?一文科普下
...癌症病人也能够长期生存。 04四、癌症预防癌症是一种慢性病,而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预防癌症需要从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去进行:①保持健康的体重,肥胖会引发
2023-02-12 21:25:00
...模式”。癌症是可防、可筛、可治的慢性疾病癌症是一种慢性病,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癌症的“推手”。如果有健康知识、健康理念的普及健康行为的落实,可有效减少致癌因素对身体的影响
2023-04-22 00:1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食在遵义】仁怀烟火记:牛羊肉馆里熬出的乡愁
有人说,仁怀的空气里总飘着两种香。一种是赤水河两岸蒸腾的酱酒魂,勾着人的喉;另一种藏在苍龙街道的烟火里,是铁锅与牛羊肉碰撞的暖
2025-08-10 15:36:00
山东省立医院联合依未科技开展多中心研究,让更多医生具备AI基建能力
8月8日,山东省立医院疑难眼病联盟与依未科技联合启动大人群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简称多中心研究),借助人工智能定量技术
2025-08-10 12:37:00
近视防控应该从几岁开始?济南普瑞眼科提醒家长注意这几个年龄段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发现美的第一感官。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呈早发、高发态势,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突出问题
2025-08-10 12:39:00
邹平市人民医院中医楼:整合优质资源,点亮就医新体验
邹平市人民医院以列入滨州市中西医协同特色建设医院为契机,经过中医楼全面改造升级,完成资源整合,推出一系列创新服务,为市民就医体验带来全新变革
2025-08-10 07:20:00
真的会热死人 科学避免热射病牢记\
近日,浙大一院庆春院区急诊科徐佳副主任医师接诊了28岁的余帅(化名)。他面色苍白、时不时犯恶心,最引人注意的,还是那高高肿起的额头
2025-08-09 08:09:00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开启味蕾狂欢之旅
鲁网8月9日讯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正酣,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内不仅有畅饮的精酿,更藏着全球美食盛宴。从鲜活海鲜到地道风味
2025-08-09 09:51:00
收藏!对抗肺结核,营养是“隐形药方”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消耗性疾病,其治疗过程漫长,对身体消耗大。除了按时服药,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是康复路上的关键助攻
2025-08-09 13:48:00
广州新市医院临床心理门诊专业守护心灵健康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据统计,我国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
2025-08-09 17:41:00
?十大护肝片排名,2025最新排行榜,护肝片品牌推荐深度解析
常常觉得身体无力?早上起来脑袋也昏沉沉的?很多人把这种感觉归为心情不佳、压力大或者没睡好,很少会意识到这可能是身体内部的“代谢总指挥”——肝脏正在悄悄发出求救信号
2025-08-09 18:13:00
半决赛8进4今晚开战!投票给鲁C!
激动人心的“串”山越海•山东烧烤美食争霸赛战火正酣8月8日晚,各地烤神凭借炉火纯青的技艺和深厚的美食底蕴成功决出聊城、青岛
2025-08-09 16:19:00
失眠困到数到 3000 只羊还没睡着,咋办?
编辑:李国栋
2025-08-09 09:56:00
300斤小伙胖到呼吸衰竭!专家表示:胖是原罪,科学减重是关键
年仅32岁的小李(化名)从小就不爱运动、饭量大,工作后三餐经常不固定,长期依赖高油、高盐、高糖的外卖,体重蹭蹭地往上涨
2025-08-09 07:07:00
吹着空调看手机,夏季肩颈痛高发 日常多做“三三操”,赶走恼人的致痛因子
对于当代人来说,炎炎夏日,离了空调和手机简直不能活!不过,长时间“瘫”在空调房看手机,你的肩颈正一点点在僵硬,致痛因子马上要“爆炸”
2025-08-09 07:07:00
胸闷冷汗莫忽视 三伏天最“伤心” 养心护脉正当时 科学养心有讲究
“这几天气温一高,总觉得胸口发闷,昨天甚至都出了一身冷汗。”67岁的张大爷(化名)在浙江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诊室向医生倾诉
2025-08-09 0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