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一文官战功赫赫,八十岁还佐助明英宗复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2 11:16:00 来源:戏说三国

盘点明代高级官员,活过八十岁的不多,王骥就是其中一个。

王骥一生,历事六朝五帝,目睹了永乐之治、仁宣之治、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其经历可谓复杂。其实,最让人称奇的是,王骥进士出身,却两次担任兵部尚书,三次率兵征讨麓川,成为明代文官中比较罕见的军事统帅。

明朝开国以来,除了明初刘伯温、李善长、汪广洋三个文官封爵,之后近百年没有其他文官获此殊荣,打破这个瓶颈的就是王骥。《国朝献徵录》记载,“本朝之制,文臣不许封爵邑,惟有武功者不在令,自洪武以来盖百年于兹矣。文臣有武功而封爵邑者,始一人焉,靖远伯王公是已”。靖远伯王公,即王骥。

王骥生于洪武年间,永乐四年(1406年)进士。文采上乘,但王骥“长身伟干,便骑射,刚毅有胆,晓畅戎略”(《明史·王骥传》),加之初入仕为兵科给事中,这让王骥与兵部、军事、战争、征讨结下了不解之缘。

明朝一文官战功赫赫,八十岁还佐助明英宗复辟

宣德九年(1434年),王骥官至兵部尚书。从此,王骥正式崭露头角,他不仅统管全国军事,还亲自处理边务,“大阅将士,分兵画地,使各自防御,边境肃然”(《明史·王骥传》)。应该说,王骥是非常有谋略的。

在军事上,王骥跟诸葛亮颇有相似之处。诸葛亮善用火攻,王骥也是一把好手。麓川之役中,王骥总督军务,两次用火攻,一是“以二万人趋上江,围其寨,五日不下。会大风,纵火焚栅,拔之,斩首五万余级”,一是“督诸将环攻其七门,积薪纵火。风大作,贼焚死无算,溺江死者数万人”(《明史·王骥传》)。三征麓川,虽然造成耗财费力的一些负面影响,但王骥名震天下。

明英宗对王骥非常赏识,征讨麓川期间,鉴于其立下赫赫战功,封其为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靖远伯,岁禄千二百石,世袭指挥同知,赐貂蝉冠玉带。靖远伯虽比不上公侯,但也是近百年来文臣爵位的巅峰。王骥获此殊荣,除了自身战功,还在于英宗亲信大太监王振的大力举荐,“中官王振方用事,喜功名,以骥可属,思大举。骥亦欲自效”(《明史·王骥传》)。

明朝一文官战功赫赫,八十岁还佐助明英宗复辟

因为跟王振走得很近,王骥差点受牵连。土木之变,英宗被俘,明廷开始了对王振同党的清算,当时王骥正领兵在外,躲过一劫,“会英宗北狩,群臣劾王振并及骥。以骥方在军,且倚之平苗,置弗问”(《明史·王骥传》)。尽管如此,王骥还是遭到了打压,于景泰元年(1450年)被打发到了南京。

景泰三年(1452年),王骥回到北京,没什么事可做。这一年,王骥已经七十五岁,但宝刀未老,“跃马食肉,盛声伎如故”(《明史·王骥传》),身体硬朗,胃口极好,声色犬马样样都行。当时,内忧外患皆平,英宗被幽禁于南宫,代宗决定废掉英宗之子朱见深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明朝一文官战功赫赫,八十岁还佐助明英宗复辟

英宗不得自由,无力阻止易储,但其旧部石亨、徐有贞等人咽不下这口气,受到英宗恩惠的王骥也心中不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骥决定发挥余热,对英宗有个交代。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代宗重病,英宗乘机夺门,王骥佐助有功,“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骥与谋”(《明史·王骥传》)。

英宗复辟后,对拥立之人大加赏赐,王骥虽已八十,仍被任命为兵部尚书,统管全国军务。第二次担任兵部尚书,王骥只干了几个月就辞职,因为他确实已经老了,再者英宗复位后,他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也该休息了。三年后,王骥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英宗念其忠诚坚定,给了他一个“忠毅”的美谥。宪宗时代,王骥的孙子王增娶了英宗的女儿嘉善公主,这对君臣死后成为亲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2 1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明朝七大太监权利排行
...个时代:一、君主个人实力一般,对权力把控力度不强的明英宗和明宪宗时代。二、贪玩或有其它业余爱好的明武宗和明熹宗时代;三、好逸恶劳,极为懒政的明神宗万历时代。那明朝这几个时期的
2023-07-11 10:57:00
商辂被明英宗贬为平民永不叙用,为何朱见深要启用他?
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启用了很多明英宗朱祁镇时代被贬谪的大臣,让朝廷的权力逐渐回到了文官集团手中,开始了明朝中兴的历程。在朱见深重新启用的大臣中,内阁大学士商辂是对明朝历史有着重要影
2023-05-15 16:12:00
明朝三位文官依靠战功封爵,王骥的名声很差,甚至遭到非议
...取得大胜,“分道夹击,转战千余里”。消息传到北京,明英宗下旨让王骥“兼大理卿,支二俸”。不久后,王骥被召回北京。二、三征麓川正统六年(1441年),在王振的怂恿下,明朝发起了
2023-01-23 17:29:00
王竑:两次挽救明朝的文官英雄
...透,安排有对方的眼线,也是政治一大特点。明朝中期,明英宗时期,最出名的宦官就是王振,他凭借着明英宗的宠爱的,权倾朝野,而锦衣卫里面也遍布了他的同党,比如锦衣指挥马顺。说起王振
2023-09-07 21:40:00
明朝三位靠着战功封伯的文官都是谁?
...宗时期,王骥进入兵部任职,在宣德九年就任兵部尚书。明英宗即位后,王骥于正统三年统率诸军出塞,取得了亦集乃之战的胜利,受到了朝廷的嘉奖。从正统六年开始,王骥又亲自指挥了“麓川之
2023-08-27 14:55:00
于谦为何始终都不被重用
...清廉,当时上至朝廷,下至黎民都广为流传。正统年初(明英宗初期),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他们对于谦也特别敬重,当时朝堂可谓风清气正,但当“三杨”去世以后,朝廷内阁
2023-06-10 13:31:00
明朝土木堡之变的惨痛代价,近30万兵力和80余名文臣武将战死
...。8.驸马都尉井源:明仁宗嫡长女嘉兴大长公主的驸马,明英宗夺位复辟后追封他为巨鹿侯。9.平乡伯陈怀:死后被追赠为平乡侯
2023-09-29 15:13:00
朱祁镇被软禁为何仍旧得到大臣拥戴
...因此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大的名声。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执政时期,他堪称是明朝文官集团的定海神针。胡濙是建文帝朱允炆时期的进士,历仕建文、永乐、洪熙、宣德
2023-05-14 11:52:00
明朝文官封爵传奇:靖远伯王骥的荣耀与争议
...部崛起,先后在在甘州、凉州屡屡犯边,在这种情况下,明英宗让王骥寻边,而且给了王骥便宜行事的权力。就这样,59岁的王骥奉命前往西北甘肃。王骥到了甘肃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临阵脱逃都
2024-02-15 19: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