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高燃现场!
南京晨报“十佳百优”小记者决赛举行
更多精彩内容 扫码观看
9月23日,第七季“工行宝贝成长卡杯”南京晨报“十佳百优”小记者决赛在南京新街口最古老的建筑、中山东路1号的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分行三楼举行。从全市近50所小学的5000余名学生中脱颖而出的110名晨报小记者,通过现场竞选演讲和才艺展示,角逐年度“十佳”。决赛中,晨报小记者们清晰流畅的表达,突出的才艺展示,丰富的社会实践,以及展现出的开阔眼界,令评委和现场观众赞声不绝。
小记者说
“晨报小记者团”是我的第二课堂
比赛中,晨报小记者们的表现普遍落落大方,不仅说出了自己参加小记者活动的内容,还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浦外高新小学的邹思博说,自从上学期加入了南京晨报小记者团队,自己的周末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她参加了跟画家学习画虾,跟大厨学习做非遗美食,参观金库,打卡民国建筑等小记者活动。虽然大部分活动在南京市区参加,和家住的距离有点远,但是,每次参加活动都让她收获满满。丰富了生活,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己的交往能力和表达水平。
南化实验小学汪艺博通过自编的一段快板,表达了加入晨报小记者的收获。“名人名家,校园新闻,户外采风,小记者课外实践真丰富;走进昆曲的研学,感受国粹的光芒;体验卖报的报童,贡献义卖的力量;学习金融小课堂,开启理财的方向;观摩智慧的交通,无人机带来新辉煌。”
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的谢树洺以一首独唱赢得全场喝彩。他在舞台上自信分享着成为晨报小记者后的体验,“我参加了定向越野、江豚保护绘画、爱心义卖等活动,每一场活动都很喜欢,最大收获是在娱乐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胆量,明年还想继续当晨报小记者。”
莫愁新寓小学的周奕彤用“‘晨报小记者团’是我的第二课堂”来形容自己担任晨报小记者以来的感受。她回忆,一年级时只觉得参加小记者活动很好玩,随着年级的升高,参加的活动越来越丰富,自己也在活动中开阔了眼界,更加自信,还喜欢上了写作,希望更多同龄人从晨报小记者团队中得到锻炼,收获成长。
南师附小的徐祺然加入晨报小记者已经有两年多,尤其喜欢参加南京晨报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比如为援建山区小学而进行的栀子花义卖和报纸义卖活动,学习并宣传如何正确保护牙齿的小小牙医活动,参观新安小学,汲取新安旅行团爱党爱国、艰苦奋斗精神的红色之旅活动,“我学习到很多课外的知识,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有三篇投稿被刊登在南京晨报上。”
同样有两年小记者经验的金陵小学胡一谦说,自从成为南京晨报小记者,他牢记记者老师培训时说过的话:用眼学会观察,用耳学会聆听,用嘴学会表达,用手学会记录生活,用脚走出家门体验生活。更重要的是,用心学会感受,用脑学会思考。小记者各种活动帮助他成长。
家长说
重在坚持,既长本领又长见识
决赛现场,小记者们展示的才艺五花八门,说书、快板、诗歌朗诵、弹琴、打鼓、唱歌、舞蹈、跆拳道、抖空竹、花拳街舞……很多家长和孩子表示大开眼界。但是,让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小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
孩子们现场的出色表现和吐露的心声也让众多家长感慨颇多,纷纷交流着孩子参加晨报小记者以来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
已经有多场才艺展示经验的小记者倪睿丰,上场前却有些紧张。倪睿丰妈妈告诉记者,孩子练琴多年,大大小小的比赛也参加过很多次,但是走上全市级别的舞台现场发言,这还是第一次。这次决赛的口头表达环节,让孩子压力倍增,看到现场其他小记者有的紧张,有的放松,他渐渐调整好状态,上台的表现很棒,自己也很满意。倪睿丰妈妈开心地说:“看到了儿子在准备评选决赛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发自内心地为孩子高兴,晨报小记者平台让他得到了锻炼。”
评委说
小记者与晨报共成长
决赛评委、南京晨报原文化部主任、资深文化记者常芬老师为现场小记者带来生动点评:“现场展示的一百多名晨报小记者或成熟,或稚嫩,或拘谨,或大方,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几分钟的台上展示不仅能看到孩子的能力,也能看到孩子的心理素质和活动锻炼带来的变化。”评委徐永现老师说:“每次小记者活动都是一次采编基本功锻炼的课堂。从孩子讲述的参加活动的内容不难看出,平时参加活动多的孩子更大方自信。”
结合多年担任“十佳百优”决赛评委的经验,常芬发自内心地说:“晨报小记者体验就是帮助孩子走进社会的机会,让孩子有机会去独立面对陌生的环境,挑战平时得不到的锻炼,学会观察、归纳、分析、判断,促进自我学习和阅读习惯,把孩子从学科辅导班和游戏中解放出来。家长在陪伴孩子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要是简单地接送,而是借机找到共同的兴趣和话题,进一步融洽亲子关系。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长全身心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而南京晨报小记者团队给家长和孩子提供了机会。”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谢婷 孙文 徐海兵 华苏杰 朱禹同 摄影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5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