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别成了“流量牟利”工具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19 06: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别成了“流量牟利”工具人

任翀

前不久,公安部公布了10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曾引发热议的“小学生秦朗寒假作业丢在巴黎”一事位列其中,被查证为摆拍。紧接着,上海市公安局通报了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措施成效和典型案例,不仅提及有不法分子以“标题党”“震惊体”方式恶意炒作浦东海滩女童走失事件,而且介绍了“网络水军”“吃瓜群”的造谣传谣行为。

综合相关案例更能看到,网络谣言既有“老套路”,也有“新动向”,在公安部门、网信部门打击谣言的同时,网友们也要注意通报所传递出的“信号”,提高识别能力,避免在无意中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

首先要看到,“摆拍”仍旧是网络谣言的主要形式,面对网上的各种“离奇”故事,千万留个心眼。“寒假作业丢巴黎”“喂住院婆婆吃泡面”等都是典型的摆拍造假。分析“摆拍”类谣言不难发现,“审丑”“审恶”“情节离奇”“地域差异”“践踏道德底线”往往是它们的特点。流量带来的收益或潜在收益,让造谣者趋之若鹜,不断弄虚造假,污染网络环境。

其次,结合“摆拍”造谣可以发现,很多“瓜”(网络用词,多指网络八卦、内幕消息)是为“吃瓜群众”量身定制的。它们虽然与社会热点相关,却与真相无关,只是为了吸粉引流。正因如此,上海警方在通报“吃瓜群”造假时,特意提醒公众,在涉及敏感话题、热点事件时,应注意多渠道、多角度核实信息的真实性。此外,根据法律法规,组建或加入“吃瓜群”,不仅可能违反治安管理条例,还可能触犯刑法,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传播淫秽物品罪,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等。

最后,提防人工智能造假。被通报的典型案例中,有数起与人工智能有关。有的是MCN(网络经纪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批量生成不实文章,通过数百个自媒体账号传播;有的是网民个人利用人工智能,炮制耸人听闻的事故新闻等。面对这一新趋势,既要从源头打击——规范技术使用、规范平台发布,明示“人工智能生成”;也要从终端防范——提醒更多的网民,有公章的不一定是公文,叫“媒体”的不一定是媒体,而有图有视频更不代表真相。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近期的集中通报显示了政府部门打击谣言的坚决态度。对网民来说,既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各种“传言”“猎奇故事”,也不要随意转发相关信息。否则,很可能中了造谣者的圈套,成为“流量牟利”的工具人,将自己陷入造谣传谣、网络诈骗等陷阱中。 本报记者 任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有蹭热点、夸大其词带节奏、恶意拼接博眼球,加之利用人工智能(AI)新技术,叠加引爆社会舆论,使网络谣言具有极强的传播力和破坏力,对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危害。”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
2024-04-25 10:39:00
公安部公布多起“AI谣言”典型案例,6人造谣“广州限制外卖配送”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杨某组织招揽广东江门网民叶某英等多名兼职人员,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批量生成不实文章进行引流牟利。叶某英为吸引眼球编造发布上述谣言,扰乱社会正常秩序。广东广州公安机关已对杨某、叶某
2024-04-13 18:34:00
“被滥用的AI”:女子用AI编造“校园霸凌”谣言被处罚 多地警方查处此类谣言
AI(人工智能),模拟人类智能以解决复杂问题和实现人类类似的任务。通过海量数据学习和用户行为、兴趣分析,发现隐藏在其中的模式和规律,进而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和更好的用户体验,是AI
2024-01-16 09:18:00
...度依赖,导致许多人在面对这些视觉内容时产生了误判。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火爆,使得在网络上编造和传播谣言的成本也变得更低。以往,造谣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和创意能力,才能编造出
2024-07-24 12:29:00
...得谣言更具煽动性、迷惑性,以获取更多流量和关注度。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网络造谣的技术“门槛”,甚至仅凭搜索网上“爆点”和素材,便可通过AI凭空杜撰一篇帖文。一
2024-04-16 20:50:00
网传“女子电动车被查后猝死” 发布者利用AI工具编造谣言被行拘
...朗的网络环境。 起底虚假视频发布者造谣套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日益火爆,却被有些人利用来编造谣言,甚至生成逼真的图片、音视频,颠覆了人们“有图有真相”的常规认知,让人难辨真
2024-07-25 13:59:00
有图未必是真相!揭开利用AI技术编造谣言真相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火爆,在网络上编造和传播谣言的成本也变得更低。利用AI合成技术编造谣言,甚至生成逼近真实的图片、音视频,颠覆了“有图就有真相”的常规认知,让人难辨真
2024-06-24 09:42:00
今日辟谣(2024年10月17日)
...)提示:AI融入生活:这些细节要警惕! 详情: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带来惊喜和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风险隐患,一是AI工具泄露敏
2024-10-17 19:12:00
...司为吸粉引流,购买大量已实名登记的自媒体账号,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编造谣言信息并批量发布,累计发布视频、图文300余万条。枣庄公安机关已抓获犯罪嫌疑人87名,查获违法违规账号近1
2024-12-16 13: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