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袁雯馨 本网记者 李思瑾)6月1日,贵州未成年人保护推广曲《大山里的家》MV上线。

歌曲《大山里的家》由黔籍著名音乐人张超作曲、玉镯儿填词,MV由“山里拍·饱饱盒子”团队制作。
2022年开始,音乐人张超、玉镯儿与纪录片导演陈晓龙一直尝试用童声音乐和纪录影像结合,先后联合创作了《谷雨天》《因为有光》《月亮山下》《大山的小孩》等关注乡村儿童的公益MV,引发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更多关注。
2024年底,在距离贵阳市区约45公里的高坡乡,一群苗族儿童共同写下了属于自己心中“家”的模样:“花儿开在山下/你会不会想念妈妈呀/小狗和我在玩耍/今天早晨又掉一颗牙/欢迎来大山的家/我在这慢慢长大”。

孩子们一起画画
看似平凡的词句,是乡村孩子真实的生活图景。孩子们白描了他们眼里最珍贵的“家”——有会说话的花,有摇尾巴的伙伴,有掉牙的小小烦恼,也有对远方朋友敞开的门。
家,是孩子们共同的心声,何不让更多大山的孩子一起唱?志愿者们又联动了贵州省布依族、侗族和水族的孩子们加入合唱,并融入不同本民族的语言片段,让这首歌真正成为各民族儿童共同的“家园之声”。

《大山里的家》mv拍摄中

《大山里的家》mv拍摄中
2025年3月,春寒料峭,《大山里的家》前期拍摄启动。在从江美德侗寨,孩子们于云雾缭绕的油菜花田中反复吟唱,小脸冻得通红,仍努力呈现最佳效果,拍摄间隙,他们互相整理发型与衣物;贞丰布依族孩子们,毫不犹豫地将手中零食与摄像师们分享,质朴的善意令人动容;高坡乡的苗族孩子们,在熟悉的田野与村落间奔跑嬉戏,吹响悠扬的芦笙、跳起欢快的舞蹈……

孩子们在录音棚
2025年“六一”儿童节将近,孩子们从贵州各地奔赴贵阳,在录音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调整。此前他们从未见过面,却因一首歌而相互认识。当耳机里传来录音老师“收工”的声音时,他们像久别重逢的老友般跳着抱成一团,欢呼雀跃。
这份因歌而生的情谊,或许是他们成长路上最美好的收获。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守护中,如大山里的花儿般自由生长,如田野间的清风般安然长大。在每个平凡日子里绽放光芒。
一审:郭秋含
二审:王利环袁小娟
三审:李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