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读报告·看贵州|申遗!贵州三叠纪化石群里的贵州文化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1-22 23:27: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写在前面:

1月19日上午,贵州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开幕会,省长李炳军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推进梵净山、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快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申遗。

近年来,贵州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相互交织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读报告·看贵州|申遗!贵州三叠纪化石群里的贵州文化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内的胡氏贵州龙化石。叶顺强 摄(贵州图片库发)

数亿年前,贵州是什么样?生活着怎样的动植物?经历了怎样的地壳运动成为今天的“山地公园省”?通过贵州三叠纪化石,穿越历史的长河找到一条属于贵州的变迁脉络。

大约2.39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整个云贵高原是一片汪洋大海,“贵州龙”、鱼龙、海百合等生活在这片海洋中。

此后,历经无数次地壳升降运动、水热侵蚀溶蚀,海水褪去,贵州座座山峰隆起,溶洞、暗河、石林、天坑、湖泊、洼地、森林开始汇聚在这片土地上。

读报告·看贵州|申遗!贵州三叠纪化石群里的贵州文化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叶顺强 摄(贵州图片库发)

这其中,有一片1456.1平方公里的区域仍保留着海洋时期的痕迹。

2024年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估认定,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为世界地质公园。

1995年,《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的报道《世界罕见的重大科学发现,贵州龙化石被认定》。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及临近区域三叠世晚期地层中,以贵州龙为代表的化石生物群,被学界命名为兴义动物群。

在地质和古生物学界引起轰动,三叠纪相变带地质遗迹填补了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空白。

读报告·看贵州|申遗!贵州三叠纪化石群里的贵州文化

游客在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参观。刘朝富 摄

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地质景观类型,还有令人目不暇接的古生物遗迹,以贵州龙为代表的海生爬行动物及鱼类丰富,为观察海洋生物从近岸栖息到深海转变,提供了重要窗口……

贵州三叠纪化石遗址群是由丰富、完整、保存完好的中生代早期化石组成的一系列化石遗址。主要由盘县动物群、兴义动物群(乌沙)、兴义动物群(顶效)和关岭生物群组成,遗产区面积19.97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62.46平方公里。

目前,在贵州三叠纪化石遗址群发掘的化石数量难以准确统计,但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主要种类有海洋爬行动物、鱼类、海百合、菊石、双壳类、腕足类和节肢类等。

读报告·看贵州|申遗!贵州三叠纪化石群里的贵州文化

游客在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参观。刘朝富 摄

在已发掘的化石中,最为有名的是“贵州胡氏龙”,胡氏贵州龙属于鳍龙目肿肋龙亚目贵州龙科,是一种小型海生爬行动物,是亚洲地区首次发现原始鳍龙类,填补了亚洲地区在该方面化石记录的空白,为爬行动物从陆地返回海洋这一演化过程提供了关键证据。

贵州三叠纪化石遗址群的发现对生物演化历程、地层年代测定、古地理和古环境等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9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了最新版各国申请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其中涉及自然遗产项目的总计有18项。其中,新增了贵州三叠纪化石遗址群申遗点。

如今,贵州正在加快贵州三叠纪化石遗址群申遗。据悉,申遗成功不仅有助于将其置于全球古生物研究的框架中,更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三叠纪化石遗址进行对比研究。

“如今,黔西南州成功建设了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贵州龙博物馆等,还引进了专业人才开展相关保护研究工作。”省人大代表,黔西南州科协主席、民进黔西南州委邓笑表示,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贵州三叠纪化石遗址群申遗工作,申遗成功后将有效推动当地旅游和地质科普工作向前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安慧 陈祖嘉 周梓颜

编辑 徐然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网络中国节·春节】好运接龙|正月初五贵州龙 沧海桑田越亿年
...自然资源文化物件、地质资料等10万余件藏品。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于2006年9月28日开园。这是一座原址保护馆,埋藏的化石形成于距今二亿二千万
2024-02-14 12:44:00
《“贵州三叠纪化石群”全球价值共识》发布|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文组织东亚区域办公室主任夏泽翰发布了《“贵州三叠纪化石群”全球价值共识》:论坛现场发布《“贵州三叠纪化石群”全球价值共识》。方春英 摄 我们,各承办方,应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
2025-07-05 23:22:00
北大教授赞誉的“贵州鱼龙”,是这样的|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意义”做了主旨发言。他在演讲中系统阐述了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独特的科学价值,并特别介绍了其中被称为“龙”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尤其是“贵州鱼龙”的发现意义。二叠纪末大灭绝是地球最惨
2025-07-07 02:24:00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江大勇:贵州是无可替代的古生物王国|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出,贵州是无可替代的古生物王国。他认为,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的独特性在于其“时间连续性”与“生态完整性”。约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地球大灭绝事件后,陆地上的爬行动物逐渐向海
2025-07-06 03:00:00
“文博热”持续升温 贵州公共文化场馆迎参观高峰
...题科普研学活动,涵盖公益观影、非遗手作等,并与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合作,推出三叠纪化石群研学旅游路线,让游客深度体验贵州地质文化。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预约天天爆满,成为暑期亲子
2025-08-15 22:42:00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迈克尔·本顿)教授围绕“三叠纪化石群”价值通过视频作主旨发言。他指出,贵州三叠纪化石遗址群以其独特的完整性与早期性,成为重塑人类对地
2025-07-06 02:29:00
我在贵州大山里,找到了封印5亿年的“时间盲盒”
...家崖凯里组剖面中,一个距今5.08亿年的庞大海洋古生物化石群惊艳亮相。这里面包含11个大门类、120多属动物化石,每一块化石都像是一把钥匙,等待着科学家们去开启远古时代的大门
2025-06-19 23:53:00
走进贵州的地质公园③|穿越三叠纪: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的高山峡谷中,藏着一片沉睡了2.2亿的海洋世界——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亿万年前,宁静的深海环境让生物遗骸免遭破坏,如今,地壳运动又将它们托举成山。数十万件古海洋生物化石静
2025-06-29 15:17:00
安顺市举办2025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
...旅游局主办,安顺学院博物馆、安顺市博物馆承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贵州化石群地质公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各方共同协作,为安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
2025-06-15 15:16: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白鹤翩翩抵鄱湖 万鸟云集盛景启
本报讯(李菁 全媒体记者杜宇蔚)鹤鸣清唳破寒烟,鄱湖如期赴岁约。11月以来,全球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的“先头部队”陆续翩跹飞抵江西鄱阳湖区
2025-11-07 06:50:00
太行山褶皱里,捧出一片唐朝种下的“金黄”丨绿美河南有古树④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 金秋时节,黄河北岸、太行山下的辉县市白云寺,再度变得耀眼起来。六棵唐代宝历二年(公元826年)栽下的银杏树
2025-11-07 07:02:00
市民耕耘“空中菜园”带动南京化肥产业上新园艺肥走俏 上楼“肥”到家□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通讯员博轩郑瑞当前正值秋播秋种的关键时期
2025-11-07 07:50:00
位于秦皇岛经开区的栖云山曾因采矿伤痕累累,如今在生态修复中重获新生。秋意漫山,红叶如诗,曾经的矿坑岩壁旁早已铺陈上各色油彩
2025-11-06 17:45:00
数据会说话|长春新雪季图鉴背后的“冬日快乐”来了
长春是个好地方。春有繁花秋有月,夏有清凉冬有雪。随着新雪季的到来,长春将再次成为美轮美奂的冰雪世界。今天,就用数据带你扒透
2025-11-06 17:47:00
走,到郑州航空港“捡秋”去!丨港视角
大河网讯 落叶如信,秋色如诗,所有美好都在俯身之间。“捡秋”的风,正轻轻拂过郑州航空港的每个角落。就在这个秋天,郑州航空港的街巷转角
2025-11-06 18:15:00
80万尾鱼苗跃入长江 引江济淮工程助力江豚保护
大皖新闻讯 11月6日上午,桐城市鲟鱼镇杨棚渡口,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鱼苗顺着滑道欢快地涌入长江,它们将在这里安家。11月6日
2025-11-06 18:25:00
桃花潭公园有丹顶鹤?工作人员确认照片上的大鸟为苍鹭、白鹭
“昨天下午,我在逛桃花潭公园的时候,看见水里有几只黑翅膀、腿约两尺长的大鸟,很像丹顶鹤!”11月6日,西安市民刘先生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称
2025-11-06 18:29:00
河北新闻网11月6日讯(记者王育民)从唐山市住建局获悉,根据唐山市气象局天气预测分析,11月9日后有冷空气活动。为确保群众应对低温天气用热需求
2025-11-06 19:26:00
无人机精准出击 红外线下野猪无处遁形
提到野猪,很多农民都头疼,无论是驱赶还是围捕都很危险,如今,这一难题有了新的解决方案,11月4日晚,十堰市林业部门使用带有红外成像设备的无人机猎捕野猪
2025-11-06 19:35:00
让动物们温暖入冬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降温天气,11月5日,太原动物园提高圈舍温度,让动物们温暖入冬。牛利敏 摄
2025-11-06 19:36:00
11月4日,“赴晋祠之约·承晋韵之光”——晋祠园林中心文化传承宣教活动拉开帷幕,晋祠园林中心邀请广大师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
2025-11-06 20:07:00
山海来讯|福州这场会观摩“吃苦”!“白富美”“蓝胖子”出道!
你见过苦瓜界的“白富美”“蓝胖子”吗?尝过掌心大小的苦瓜“小玲珑”吗?听说过寓意丰收、名为“越种月有”的苦瓜新品种吗?在位于闽侯白沙镇的福建田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育种农场里
2025-11-06 20:11:00
第十个安徽湿地保护日,观鸟爱好者追踪迁徙的候鸟
大皖新闻讯 红脚隼、苍鹰、黑水鸡,白鹭、普通鵟,你认识吗? 2025年11月6日,是第十个安徽湿地保护日,“2025年明光市首届生态观鸟赛”拉开帷幕
2025-11-06 2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