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祝东秀
6月,马齿苋迎来丰收期,江苏青云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娜走村进户大量收购。
近年来,宋娜在汤泉街道赵湖大力发展马齿苋产业,凭借对农业的赤诚、对乡村的热爱,让小小野菜成为赵湖的“致富菜”,作为致富带头人的她也被村民送上外号“马书记”——马齿苋的“马”。
创业维艰,建立“植物工厂”
2015年,宋娜与爱人怀揣着创业梦想来到南京,他们选择从农业植保服务起步。然而,这条创业之路从一开始就布满荆棘。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更新迅速,而年轻人对农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较低,相关知识和经验匮乏。
宋娜没有被困难吓倒,她在一次考察中接触到“植物工厂”概念,顿时如同见到了曙光。宋娜介绍,“植物工厂”这种新型农业种植方式,不受土地限制,也不“靠天吃饭”,通过智能化管控和水培营养液促进植物生长,具有土地集约、食品安全、高产稳产等诸多优势。
于是,她带领团队踏上了技术攻关的艰难征程。近3年时间里,他们日夜钻研,反复试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最终成功建立了自己的“植物工厂”,实现了60余种叶菜类育苗以及茄果类、常见花卉、中草药、功能性作物等各类种苗育苗,蔬菜产量与传统种植方式一年4茬相比,达到一年22茬。
瞄准乡村,将马齿苋变为“致富菜”
在企业取得一定成绩后,宋娜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乡村大地。经过长期考察,2022年,宋娜选择了汤泉街道新金社区的赵湖组,开启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探索之路。
赵湖主产雪松,但随着市场饱和,产业发展停滞。村里常住人口150人,平均年龄70岁以上。结合实际情况,宋娜探索出“乡村加工+社会化应用”模式。她带领村民利用现有苗木土地,在雪松林下套种马齿苋,并通过研发深加工技术,解决了马齿苋味涩的问题,将其制成烤肠、烧饼等特色产品。这些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
宋娜的马齿苋种植成果显著,带动赵湖组11户党员种植近500亩,同时带动星甸街道光伏板下种植超600亩,帮扶张家界慈利县杨家桥村种植200亩,并建立稳定收购模式,产值超千万元。她还牵头成立浦口区首家果蔬产业化联合体,与33户农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常年吸纳周边农民就业,并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化培训。“目前来看,我们围绕马齿苋发展的产业,带动村集体增收5万元,解决了十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增收近3万元。”宋娜说。
“头雁”领飞,帮扶乡村女性
全市各级妇联启动“巾帼领头雁”赋能计划后,宋娜积极参与。她深知,乡村振兴离不开广大乡村女性的参与。宋娜十分注重对女性员工的培养,不仅教授她们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还鼓励她们学习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技巧。在宋娜的带领下,许多乡村女性从普通农民转变为有技能、有见识的产业工人。
2024年以来,浦口区妇联组织实施“靠浦姐姐”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专项培训,组织“宁姐田间大课堂”等活动,宋娜积极响应,成为专项培训导师。她带领学员走进田间地头,实地展示乡村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成果,讲述自己参与乡村振兴的奋斗历程、成功经验以及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帮助乡村女性学习马齿苋种植技术,了解马齿苋的加工以及当地乡村产业的发展模式。
“看到她们认真学习的样子,仿佛看到了乡村美好未来。我会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与姐妹们携手共创美好未来。”宋娜说。
从“新农人”到“兴农人”,对于振兴更多像赵湖这样的传统村落,宋娜计划打造“向村行”一站式农文旅融合服务平台,助力政府整合乡村有价值的“农业+”闲散资源,通过“线上引流+线下体验”实现“乡村产业+城乡空间+多元主体”深度融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