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镇守街亭最合适的人选是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9 20:1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上学的时候,老师们就跟大家们讲过马谡丢失街亭的故事,诸葛亮最后挥泪斩杀了马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就连诸葛亮那么聪明的人,最后却还是栽在了马谡的身上,如果不是马谡的失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至于会输的那么惨,因此很多学者和专家们经常会讨论到底谁才是镇守街亭最合适的人选,是赵云呢?还是魏延还是其他的大将?

镇守街亭最合适的人选是谁

到底谁才是镇守街亭的合适人选?要全方位分析这个问题,还得从根本上来分析,首先根据当时的情况,赵云虽然武艺超群,而且身经百战,还是蜀国的常胜将军,但是赵云当时已经非常年迈了,所以在我看来,赵云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镇守街亭最合适的人选是谁

在当时蜀国的大将当中,还有一个人,同样也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且非常的年轻,他就是魏延,魏延的作战经验丰富,而且他的统兵才华也是相当厉害,不管是在战术上面,还是形式的分析上,魏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过人的分析能力,所以当时如果诸葛亮让魏延去镇守街亭,去和魏国的张郃对战,魏延是肯定不会犯马谡那样的低级错误,张郃本来也是蜀国的得力大将,对付年纪轻轻的马谡,简直就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镇守街亭最合适的人选是谁

那么大家肯定就要问了,既然魏延是最适合去镇守街亭的人选,难道诸葛亮他会看不出来吗?为什么最后还是要用马谡这个人呢?这个其实还得从诸葛亮的个人偏爱说起,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之前刘备夷陵大战失败的时候,被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刘备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一病不起,最后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就跟诸葛亮说过,马谡这个人,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大才华的,所以千万不要不要重用马谡,最后刘备病死了,当时的诸葛亮是怎么想的呢?

镇守街亭最合适的人选是谁

诸葛亮当时肯定觉得是刘备不喜欢马谡这个人,才会贬低马谡,后来刘备死了之后,诸葛亮平定了南蛮的时候,采用了马谡的攻心计,没有费太大的功夫就平定了南蛮,还让南蛮的人忠心耿耿,愿意为自己所用,经过这次之后,诸葛亮是更加器重马谡这个人,把马谡当做自己的知己,认为马谡是一个可塑之才,而且正好当时的蜀国也非常缺乏人才,诸葛亮当时也独揽大权,权利非常大,于是就想要培养马谡这个人,所以诸葛亮就给了马谡这个机会,就让马谡去镇守了街亭。

镇守街亭最合适的人选是谁

只是不曾想到这个决定,竟然断送了马谡的生命,也改变了这一次北伐的战局胜负,马谡这个人终究还是太年轻了,再加上之前的献计平定南蛮有功劳,还仗着诸葛亮对自己的喜欢,内心是肯定非常得意飘飘然的,自己有几斤几两都不知道了,已经迷失了自我,所以在安营扎寨的时候,选错了地方,被魏国的大将张郃切断了水源,导致了最后军队不攻自破,惨失街亭。马谡逃回去的时候,诸葛亮只好挥泪斩杀了马谡。

镇守街亭最合适的人选是谁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或许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如果当时诸葛亮没有重用马谡,而是听取了刘备的建议,和其他人的建议,不重用马谡,而是让魏延去镇守街亭的话,或许蜀国的结局会不一样,但是历史已经是过往云烟了,后人的评说终归还是感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9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守街亭的最佳人选:魏延不适合,吴懿才是关键人物
马谡守街亭,为何赵云、魏延都不出马?诸葛亮的用人策略藏着什么玄机?一提到三国时期的“街亭之败”,不少人都会为诸葛亮捏一把汗:马谡这小子真是让人恨铁不成钢!但你要是仔细琢磨这个故事
2024-12-10 09:41:00
街亭之战究竟让谁去守最为保险
...的人!你知道他是谁吗?街亭之战的真相街亭之战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当时诸葛亮趁曹魏心大,疏于防守,出兵袭击了陇右,占领了大部分陇右地区。而曹魏自然不可能坐视蜀汉侵占领土
2024-01-11 16:44:00
诸葛亮为何不派赵云魏延或姜维去守街亭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战役中,下达了最重要的命令,以马谡为前锋,前往封闭关陇道,具体的战场,就是街亭。在当时,这个命令让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是马谡?其实,站在当时的诸葛亮的角度:最佳人
2023-06-18 21:36:00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够守住街亭
街亭之战的失利,破坏了诸葛亮击败曹魏的打算,让众人意识到,蜀汉再怎么北伐,也不可能击败曹魏了,令无数人感到遗憾!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够守住街亭,帮助诸葛亮打赢第一次北
2023-10-28 17:24:00
若镇守街亭的是姜维,此地还会失守吗?其实魏延已经给出了答案
...223年刘备在白帝城去世,临终前他把蜀汉的江山托孤给了诸葛亮,曹魏纠集了孙权、孟获等五路大军想要灭亡蜀汉,但最后却被诸葛亮一一化解。随后的几年中,诸葛亮重视蜀汉内部民生的发展
2024-12-16 10:38:00
街亭之战,诸葛亮为何非要让马谡担任主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原本胜率很大,结果因为他派马谡去守卫街亭,导致街亭失守,全局崩溃,令无数人感到遗憾!而在遗憾之余,大家也不免好奇,为啥诸葛亮非要让马谡担任主将呢?为啥他不用魏延
2024-02-02 18:40:00
诸葛亮被迫启用马谡,至少4人能守住街亭
...原因很简单,因为马谡本身就不具备守住街亭的能力,是诸葛亮强行把他推上了那个位置,才导致了街亭的丢失!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颇有才气,当年刘备入蜀,就非常看好马谡,想对马谡予以重用
2023-08-02 17:58:00
诸葛亮为什么不派遣赵云守街亭呢
...国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出现过很多杰出的英雄豪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其中他的北伐可以说是他一生最后光辉的写照,那时正值曹魏集团掌权人更迭,
2023-05-04 11:17:00
如果镇守街亭的是姜维,还会失守吗?其实魏延已经给出答案
...以出兵攻打曹魏。而作为集蜀汉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操盘手诸葛亮,他第一次北伐可谓是用心良苦。上面导读说过,诸葛亮想要出军北伐,只有五条道可以走。选择哪一条呢?诸葛亮是走了两条,自己
2024-08-28 10: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