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青海发现“狐界顶流”,牙齿发达嘴巴狭长,一张大脸毁掉好形象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14 11:31:00 来源:野生动物知识

拉脊山位于青海省东部,是著名的高山牧场,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多种生态类型相间,许许多多奇珍异兽就生活在这里。近日,就有摄影师在拉脊山上拍到了一种罕见的狐狸,正正方方的脸颊,使得这种狐狸看起来特别敦厚,丝毫没有狐狸该有的狡黠模样。

这种狐狸学名叫藏狐,也叫“草地狐”、“西沙狐”等,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两侧脸蛋附着着明显的肌肉,所以整张脸看起来四四方方,十分滑稽。

青海发现“狐界顶流”,牙齿发达嘴巴狭长,一张大脸毁掉好形象

画面中的这只藏狐独自行走在山梁上,时而停下脚步凝视远方,时而低头行走面露凶光,时而张嘴打一个哈欠,好不惬意。藏狐是狐狸界的“顶流”,曾凭借几张表情包在网络上走红。

方方的脸蛋,尖尖的嘴巴,自带反差萌,引起了大量网民的关注,甚至被很多网友亲切地称为“阿方”。在所有狐狸里面,藏狐的形象的确比较另类,不过科学研究表明,正是因为它们的脸颊附着了更多的肌肉,咬合力更强,所以在食肉动物里面,藏狐的嘴脸是最专业的。

青海发现“狐界顶流”,牙齿发达嘴巴狭长,一张大脸毁掉好形象

藏狐从体型上看,略小于赤狐,身体比较紧凑,四肢短小,成年之后体重大概3-5公斤。它们的额部较短,嘴巴狭长,牙齿十分发达。因为它们所处的环境是青藏高原等高寒的地区,所以为了尽量减少散热,藏狐的耳朵也明显比其他狐狸小得多。

它们身上的毛发十分蓬松且浓密,保暖性能极佳,背部主要为褐红色,腹部为白色,身体侧面有浅灰色宽带。藏狐有一条长长的灰色尾巴,尾尖为白色,上面的毛发十分蓬松,整根尾巴就看起来十分粗大。

青海发现“狐界顶流”,牙齿发达嘴巴狭长,一张大脸毁掉好形象

其实从整体上看,藏狐的身材圆润,且毛茸茸的,跟其他的狐狸一样,还是非常漂亮的,但整体的颜值就毁在一张脸上。别的狐狸基本上都是尖尖的脸蛋,看起来十分魅惑,而藏狐顶着一张四四方方的脸,看起来则十分敦厚,跟狡黠一点都不沾边。

尤其是当藏狐眯着眼睛凝视远方时,那种反差萌更是令人捧腹,这也是为何藏狐会凭借搞笑的表情包迅速走红网络,成为狐狸界“顶流”的缘故。

青海发现“狐界顶流”,牙齿发达嘴巴狭长,一张大脸毁掉好形象

众所周知,包括大多数猫科动物在内的捕食者,都具有夜行性,即它们通常是在夜间捕猎。但人们对藏狐的研究,发现它似乎更倾向于在白昼进行狩猎。当然也有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它们的活动具有晨昏性,在黄昏和清晨活动更为频繁。

我国的一些学者也曾对藏狐的活动规律进行过研究,2003年7-10月份,一些学者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观察了3个乡镇及周边地区的藏狐群体,发现它们在白天全时段的活动频率并没啥太大变化。即藏狐的活动主要在白昼,夜间则会躲在洞穴里休息。

青海发现“狐界顶流”,牙齿发达嘴巴狭长,一张大脸毁掉好形象

捕食者的活动规律主要是受猎物的习性影响,对于藏狐来说,它的主要猎物是高山草甸上的一些小动物,尤其是各种啮齿类动物,占藏狐饮食的绝大部分。

高原鼠兔对于藏狐来说,是最重要的猎物,占据其饮食结构的95%,堪称是高原鼠兔的专性捕食者。而高原鼠兔是全天候活动的,对于藏狐而言,白天能保证更好的视觉,有利于提高捕猎成功率,所以它们便在白天活动。

藏狐的狩猎本领十分高超,能在开阔地带上捕到各种小动物,而且观察发现,它们还会跟在熊后面“捡漏”。一旦熊挖开高原鼠兔的洞穴,鼠兔逃跑的过程中,就会被藏狐一把擒住,主打的就是一个黄雀在后。

青海发现“狐界顶流”,牙齿发达嘴巴狭长,一张大脸毁掉好形象

藏狐的视觉和嗅觉都比较灵敏,因为它们生活在相对开阔的地带上,这类环境下缺乏天然的遮蔽物,对于藏狐躲避天敌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面对各种来自天上的猛禽时,藏狐会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所以为了躲避天敌,它们对洞穴的依赖很大。

不过藏狐的爪子不适合挖掘,于是它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霸占旱獭的家。旱獭是高原上的掘洞高手,挖出来的洞穴又宽敞又漂亮。许许多多旱獭的废弃洞穴,就成了藏狐的庇护所。

当然藏狐也并不满足于捡漏,有时候旱獭正在居住的洞穴,被藏狐发现了,就直接是拎包入住。旱獭见了只能逃,甚至逃的慢一点就会成为藏狐的口粮。

青海发现“狐界顶流”,牙齿发达嘴巴狭长,一张大脸毁掉好形象

藏狐的警惕性很高,而且行动也很敏捷,对于天敌来袭时它们能快速察觉到。不过藏狐在躲避天敌的时候,有一个稍微不好的习惯,那就是跑了一段路之后,要停下来回头瞧一瞧,看看对方有没有追来,这点在藏野驴的身上也经常能够看到,足见它们的好奇心比较重。

然而很多猛禽都是极速型的猎手,往往是你停下来的片刻,就已经成为它们的爪下亡魂了。

青海发现“狐界顶流”,牙齿发达嘴巴狭长,一张大脸毁掉好形象

过去因为藏狐的皮毛是上好的原料,而遭到了大量的猎杀,导致种群数量锐减。后来国家大力打击盗猎,加上动物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这类现象就减少甚至是消失了。

不过后来藏獒经济崩盘,被遗弃在高原上的流浪藏獒迅速增多之后,又给藏狐带来了新的威胁因素。成群的藏獒能够轻松杀死高原上众多中小型动物,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藏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源地,其中一种是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四川的广大高原、草原和山地地区。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甘肃省地方病协会会长席进孝说,旱獭身
2024-08-30 22:39:00
...鲁氏菌、多杀巴斯德菌、鹑鸡肠球菌、喜马拉雅螺杆菌、青海喜马拉雅旱獭星状病毒、喜马拉雅旱獭博卡病毒、喜马拉雅型蜱传脑炎病毒、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蛔虫、隐孢子虫、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
2025-02-13 07:48:00
...。”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介绍,旱獭主要生活在青海、甘肃等海拔较高的地区,在北京是没有分布的。“它出现在北京,极大可能是有人非法饲养后逃跑或者弃养的。”李理判断。看到旱獭
2024-05-14 13:58:00
青海祁连山草原抓鼠兔、禁止投喂旱獭成旅游项目
...平台上刷到游客晒出手持野生鼠兔的照片,并质疑,“在青海祁连山草原,抓鼠兔和喂旱獭(俗称土拨鼠)是否成为了旅游项目?”网友担心,游客这些举动有感染传播鼠疫的风险。对此,有当地居
2023-07-28 14:54:00
不可以!不可以!祁连山草原游客手抓鼠兔拍照
...平台上刷到游客晒出手持野生鼠兔的照片,并质疑,“在青海祁连山草原,抓鼠兔和喂旱獭(俗称土拨鼠)是否成为了旅游项目?”网友担心,游客这些举动有感染传播鼠疫的风险。对此,有当地居
2023-07-27 09:43:00
...全国各地气温陆续进入“烧烤模式”,“山宗水源,大美青海”以清凉的气候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迎接一批又一批游客到来。7月4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温馨提示,提醒游
2024-07-07 00:46:00
游客草原手抓鼠兔拍照,真的不怕染疫?
...到游客晒出手持野生鼠兔的照片,该科普博主质疑,“在青海祁连山草原,抓鼠兔和喂旱獭是否成为了旅游项目?”第一眼看到游客手持野生鼠兔的照片时,我内心最大的疑问是:“这位游客,是谁
2023-07-28 11:33:00
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用影像来保护自然
...带,等到繁殖期时,它们需要整个种群迁徙至青藏高原、青海湖,甚至内蒙古境内,平均飞行高度近10000米。影片中它们在悬崖峭壁之上筑巢,为的是有效防止雪豹、藏狐等动物攀爬捕食它们
2023-08-08 12:34:00
内蒙古发现落难“猛猫”,脸型酷似鳌拜,跑到农户家疑求一口吃食
...多省份都能看到它们的踪迹,比如四川、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它们能适应寒冷贫瘠的地方,甚至一些沙漠边缘,都有兔狲生存。早先它们相对罕见一些,随着数量增多以及红外相机的广泛
2024-03-14 11:3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单霁翔与姚安娜组“旅行搭子”,走进“非遗之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16日,文化体验真人秀《非遗之城·宝藏季》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宣布节目将于9月24日播出
2025-09-17 21:00:00
小手机带火“老手艺”,看沂水县崔家峪镇的直播致富“新路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 通讯员 王鹏 刘鑫 李佳琳“家人们看过来,这就是咱们上常庄村的煎饼,用的都是自家种的小麦、玉米
2025-09-17 22:08:00
七旬老人娄山关避暑病发 贵州航天医院暖心守护助归家
多彩贵州网讯近期,79岁的梁爷爷(化名)与老伴从湖南衡阳来到贵州遵义娄山关避暑。不料,梁爷爷因牙痛服药后突发消化道出血
2025-09-17 22:26:00
流程“拆”着学! 德州推出齐鲁云采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操作分解视频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梁超 德州报道为持续提升政府采购全流程运行效率,优化齐鲁云采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服务质量,推动政府采购工作数字化转型
2025-09-17 19:38:00
山东数文集团两款大模型亮相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夏侯凤超9月17日下午,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在济南浪潮计算服务产业园召开。山东数字文化集团现场推介齐鲁文化大模型
2025-09-17 19:13:00
数智赋能,江西赣州产业焕新颜
中国网9月17日讯(记者王静实习生李君怡)在赣南革命老区,一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擎的产业变革正悄然发生。从传统家具制造到国际物流枢纽
2025-09-17 19:23:00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腿脚不方便,正愁没法去银行激活社保卡,你们直接上门来办,还教我查余额,太贴心了!”莒县龙山镇杨家沟村的刘大爷握着农商行工作人员的手
2025-09-17 19:15:00
近日,某演员在拍戏期间,穿着有肩章、臂章的人民警察制式服装直播带货,推销电子产品,引发争议,警方已介入处理。该演员发布道歉视频
2025-09-17 18:32:00
农行泰安山口支行:启动特殊服务为八旬老人解社保卡之急
通讯员 杨玉雪 张梦琪“姑娘,我们的孩子都在外地,今天好不容易来到银行,能不能帮帮我?”近日,86岁的李奶奶在农行泰安山口支行补办社保卡时的一段对话
2025-09-17 12:53:00
东南网9月17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至8月底,我省企业总量已突破210万户大关。与此同时
2025-09-17 13:21:00
尼泊尔唐卡的使者:德亚院长的艺术传承与文明互鉴之路
又一次见到德亚(Daya prasad joshi),我几乎确信他是某种意义上的使者——缘于他身后那些神秘而瑰丽的唐卡
2025-09-17 13:54:00
妙手仁心筑天路 情系边疆护安康——记泰安市中心医院赵广永援疆纪实
昆仑山脉的余晖漫过新疆戈壁,洒在岳普湖县人民医院的楼宇间,也映照着胸外科医生赵广永忙碌的身影。来自泰安市中心医院的援疆医者
2025-09-17 13:28:00
上饶市广丰区9月“工会晚八点”公益课火热进行中
夏末的余热还未散尽,初秋的晚风已带来惊喜。广丰区9月“工会晚八点”火热进行中!无论你想给自己充能、陪孩子互动,还是帮娃培养兴趣
2025-09-17 13:28:00
泰山景区大津口乡:精准施策助学子 金秋助学暖人心
通讯员 孙钰婧 近日,大津口乡启动2025年度“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项目,通过精准摸排、简化流程、足额发放,为5名即将踏入大学校门或在校就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精准帮扶
2025-09-17 12:54:00
当刘慈欣在撰写《三体》初稿时,或许未曾预料到这部诞生于工业小镇的作品,会成为撬动全球文化对话的“中国支点”。9月16日
2025-09-17 1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