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2 13:5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合肥四姐妹与韦均一

很多人只知道民国宋家三千金在民国生活的历史典故,却不知合肥四千金的故事其实在当时也很精彩。

只有梳理过合肥四姐妹与继母韦均一的恩怨情仇,才能真的知道当年民国世家的人生。

四姐妹的诞生要归功于一个张家的功臣,也就是张家众多孩子的亲生母亲,陆英。

现代资料对这位母亲陆英的描述很少,但她家族的背景却不小。

据传,陆家在扬州城也是有名的商贾大家,家里的良田瓦舍相比张家只多不少。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陆英

那时的古人都钟爱有学问的人家,张家往上几代都是如此,即便到了之后商政不分家的年代,于是算书香门第。

四姐妹的祖父张树声的一房妻妾就是陆家的女儿,两家也算是有人员往来的。

所以在后来,张树声的儿子张武龄(又名:张冀牗)到年纪要结婚,他父亲才给他找了陆家的女儿来。

因为张陆两家认识,交情还好,所以这样的事情,就成了亲上加亲的喜事。

陆家给陆英的嫁妆也多,家里有的几乎都陪嫁了去一部分,当时来往行人看到嫁妆无一不是驻足观看,惊掉下巴。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张武龄

张武龄对陆英也很是宽容尊重,张家大小事务张武龄从不过多干涉,都只让陆英一人来管。

他就每天在外忙活张家的生计和发展,日子过得温馨且痛快,而稳定下来的陆英,要想在张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也是有条件的。

那就是为张家传宗接代,陆英不光要为张家多生孩子,更要能生出儿子来。

于是在两人结婚第二年,也就是1907年,还是17岁少年的张武龄就和21岁的陆英有了第一个孩子。

两人的第一个孩子,陆英是很激动的,作为张家新妇,她渴望着为这个家一举得子。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张家四姐妹

陆英在扬州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但她也是传统的女性,会期待着男丁出生。

但结果却有些让陆英失望,他俩的第一胎是个女孩,而且不光第一胎,之后的两胎也都是女孩。

这三个孩子就是合肥三姐妹里的老大张元和,老二张允和,老三张兆和。

连生三个都是女孩,虽然张武龄没因为这件事说什么,但陆英的心里却总不是滋味。

甚至身边的人看她的眼光,都让她觉得有些不自在,而在这样敏感的情况下,陆英第四胎真的得偿所愿生了个男孩。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张家四姐妹和张武龄

这个男孩的出生,也让有些敏感多疑的陆英不在难受,但好景不长,在怀第五个孩子的时候,男孩生病没了。

这让本来想再接再厉的陆英情绪起伏都变大了很多,而第五个孩子的出现更是加重了陆英的恐慌,因为第五个孩子还是个女孩。

这个孩子,也是张家之后唯一的女孩,合肥四姐妹里的老四张充和,虽然生了四个女孩,但陆英一直都没有放弃,刚出月子又再怀孕。

而第五个女孩张充和,则是被她给了当时无儿无女的二房奶奶,过继过去给她做孙女。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张家所有孩子合照(包括张宁和)

也可能是时来运转,陆英女孩生得多了,之后的几年直到她死前,出生的竟都是男孩。

直到1921年,陆英因为拔牙得了血中毒而死时,她为这个家养育了十四个孩子,后因为生病,只活下来了四女五男,九个孩子。

这四个姑娘会叫他们合肥四姐妹,是因为张家的老家在安徽合肥,原来统称“合肥张氏”一家。

后来张家各房壮大,张武龄这一支的张家人因为生意,便带着家人跑到了上海定居发展。

后来又因为张武龄的工作,全家又从上海搬到了苏州的九如巷居住,这栋房子也是当时陆英考虑孩子们玩耍而选的。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乐益女中大门

而四姐妹里,除了最小的老四被留在了上海以外,其他三个姐妹都是和父母一起搬到了苏州的九如巷。

而且三姐妹由于出生的年龄相仿,所以姐妹之间的关系极好,这也是后来三人会与后母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陆英咽气那天,几个孩子哭得很惨,看着张武龄彼时的深情不舍,她也说不出让他今后不娶的话来。

张家偌大的家业,不可能没有女主人在背后加持,而且那时的张武龄在外还有发展很好的事业,还开办了乐益女中。

于是人生最后,陆英不光说不出安慰孩子们的话,还是带着对世间的遗憾闭上了眼睛。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韦均一和张武龄

而当时才34岁的张武龄也真的如陆英所想,在1923年8月把比自己小11岁的韦均一娶进了家门。

张武龄却全然不管孩子们的想法,只固执地让孩子们管韦均一叫母亲,无一例外。

还把家里的保姆佣人全叫出来,并宣布韦均一是未来张家新的女主人,要求所有人必须听从韦均一的吩咐。

但当时张家最大的孩子张元和也才比韦均一小了七岁,她怎么可能会接受这样的女人进家门。

姐妹三个不管别人如何,完全不把韦均一当回事,私下里对韦均一也从来没什么好脸色。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张武龄

只有在张武龄在家时,才会装装样子表现得像是一家人一样,韦均一也是委屈,但却只能自我忍受。

据后来韦均一弟弟表示,其实这场婚姻的背后,是韦家叔伯对于金钱利益的有意促成,韦均一根本没能力拒绝。

张武龄会答应这门婚事,一是因为张家当下确实需要一个女主人打理繁重的家业。

二可能是因为,韦均一和当年的陆英有些像的缘故。

陆英生前除了料理家务和繁衍子嗣外,最喜欢的就是戏曲,当时在上海,只要是有名气的大演出,只要她没事都会去听。

而且上海当时还有很多戏曲家在此地居住或演出,陆英也是场场都没有拉下。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张家四姐妹

后来到苏州,家里三间书房,就有一间是给陆英放置一些戏曲单子和谱子的珍藏。

同样的韦均一也是喜欢戏曲的,她自己本身也很擅长昆曲表演,而且国画也是了得,很有大家闺秀的样子。

韦均一还是上海爱国女校毕业的优秀学生,和之前喜欢书籍阅读的陆英性子也是如出一辙。

种种相似很难不让人想到,张武龄会答应韦家娶韦均一,是因为她与陆英之间的相似之处。

韦均一在家里的地位也因为三姐妹的关系,逐渐变得尴尬,这些在后来,张武龄也是看在眼里的,他知道是这个家里陆英的痕迹过重了。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张家四姐妹

于是为了照顾韦均一,他开始了对娇妻毫无保留的偏爱,就和之前对陆英的放手一样,他不会干预韦均一在家里的所有决定。

同时还把当时的乐益女中校长的位置给了韦均一来担任,让她能不被束缚在家里,在外也有自己的事业。

可要知道,乐益女中的“乐益”两字据说还是陆英的谐音由来呢,张武龄把乐益女中交给韦均一就是在一点点抹掉陆英的痕迹。

而且张武龄也不反对韦均一继续求学的路,同时还爱屋及乌地帮韦均一照顾她年幼的弟弟。

张武龄为了韦均一可谓是想尽心思讨好帮助,只为了韦均一在这个家能待得舒心一些。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张元和

韦均一也就这样,一点点地接手了张家和乐益女中的全部事物,张武龄的做法也让她心里好受了很多。

但这样的行为无疑是伤害到了孩子们,张家三姐妹对韦均一的态度就变得更加不好,但张武龄就像是没看到一样,冷处理三人的态度。

韦均一在张家因为张武龄的态度开始过得不错,但她和当年的陆英却要面对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子嗣。

因为陆英生了很多,其实韦均一可以不用为了张家繁衍而生孩子,但韦均一却想有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孩子。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张兆和

这个家里,大一些的孩子,如张家三姐妹,根本就不把她看作是母亲,小一些的虽然叫她妈妈,但她根本没有想要疼爱的感觉。

只要一想到这些孩子是陆英生的,她就觉得心里不舒服,所以在她逐渐适应了张家主母的位置后,她也开始准备要自己的孩子了。

可之后几年,韦均一却接连流掉了两个孩子,她变得忧心忡忡,总觉得这个家里有人要害她,她认为自己失去的两个孩子也是被人害死的。

家里人都觉得她是神经敏感,她是张家的当家主母,怎么可能会有人要害她,但韦均一却固执己见。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张允和

在第三次怀孕后,更是不顾张武龄的不满,直接回到娘家去养胎,结果这胎就保住了,并且还生了个儿子,张武龄给他取名张宁和。

韦均一回来后性格就变了很多,每天都显得脾气很暴躁易怒,时不时就会训斥下人,使唤家里其他人。

但三姐妹却完全不理她,只当她是这个家多余的存在,父亲用冷处理的态度对她们,她们也就用冷处理的态度对韦均一。

而这个家韦均一从始至终都不喜欢的就是三姐妹,等后来老四张充和回来,就变成了不满意她们四个了。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1930年在老家的二奶奶因为年纪大去世了,张充和也没人照顾了,于是便被接回了张家。

韦均一刚开始对回到张家的张充和的态度还算可以,毕竟她觉得张充和对这个家的感情可能也没有多深厚。

据之后张充和回忆,韦均一对她的态度会是在家里对其他人少有的平静,有时候看着她写字,一看就是大半个时辰。

可能她看张充和就像是看到之前的自己一般,但张充和在这个家始终是和她不一样的。

四姐妹年龄相近,又都是一个母亲生的,自然不光长相,性格也是相似得很。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四姐妹都是15到17岁的花样年纪,而且还一同在乐益女中上学,每天上下学自然就混出了感情。

韦均一这些都看在眼里,虽然讨厌她们的态度,但在私下和张充和的关系却还算可以。

张充和也知道几人之间的矛盾,她也从不主动提出要缓和两边的矛盾,一边是亲妈生下的亲姐妹,一边是对自己还不错的后母。

两相抉择下来,张充和根本没办法缓和这段关系,于是她也只能和张武龄一样冷处理,让两方自己缓和。

但到了后来,两方之间的矛盾非但没有缓和,还变得愈演愈烈、人尽皆知。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张元和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家里大姐张元和,与学校的教员凌海霞关系很好,但韦均一却跑出来搅和两人关系。

张元和根本不会听韦均一的话,在私下里还是和凌海霞接触,于是韦均一便等凌海霞教务合同到期后,直接不续约她,把她赶走了。

这让张元和实在无法理解韦均一,韦均一每天在学校管东管西,逐渐让张元和感觉失去了自由,最后无奈的她选择离家去上海发展。

四姐妹也都害怕了韦均一的举动,也都纷纷离开了乐益女校,去了其它学校继续求学。

就是希望韦均一能离她们的生活和社交远一点,并且不再参与她们的私事。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张允和

而这件事原本应该告一段落,不再有后续,可偏偏在张元和去上海学习,并且安定后,韦均一又提出了要求。

她以家庭开销太大为借口,要求张元和退学回家,并且还书信一封让张元和马上动身准备。

韦均一这把火直接点燃了当时还在乐益女中读书的老二张允和,她气愤地跑去找张武龄,希望父亲能出面说些什么。

张武龄为了让韦均一舒心,对子女太薄情,他不但完全遵从韦均一的决定,还训斥了张允和一番,说她不守规矩,让她不要管闲事。

张允和性子本来就比其他姐妹泼辣一些,根本不可能做到像张武龄说的那样什么都不管。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1946年张家子女全家福

大姐就是她的例子,如果张元和的学业她说管就管,那以后为了其他孩子,她的学业也会被耽误。

于是没过多久,由张允和组织的抗议游行就在乐益女中爆发了,好多媒体还争相报道此事。

张允和把家族的矛盾晾在了媒体的面前,直接指出了韦均一在教育方面的问题。

张允和表示,如果校长都不支持自己的女儿完成学业,那其他学生又何必来乐益学校上课求学呢?

这件事当时可谓是轰动城市的舆论八卦,是每天都会有很多人热议的话题。

而韦均一也是经不住舆论的压力和羞耻,之后更是绝口不提张元和在外求学的一切事情。

张允和为了姐姐的学业而奋起,努力与韦均一做争辩的事情确实很让人觉得激励,但这里面真的就没有韦均一想当母亲的心吗?

韦均一虽然只比张元和大七岁,但她所看到了社会是成年人的社会,她虽然对四姐妹态度很不好,但说到底,她们都是张家儿女。

韦均一也是为张家生儿育女的人,即便是与她们关系不和,可能在心里也是把她们当成一家人了。

“合肥四姐妹”为何与继母不和

韦均一和张武龄

只不过韦均一可能就真的不善于表达,以至于到后来,她自己生下的男孩张宁和也和这个母亲的感情不太亲厚。

张元和在上海的学校里和相遇的凌海霞关系越来越好,结婚后凌海霞私自抱走了她的孩子不还,直到几十年后,母女才相聚一面。

张允和嫁给了一个眼里有光心里有她的男人,虽然战争中颠沛流离,命运多舛,但两人还是相濡以沫的走完了之后的漫漫人生路。

张兆和在之后便去了中国公学读书,那里的生活,每天都会被书呆子老师的情书包围,她之后的人生也是因为这些情书而深陷其中。

只张充和与继母韦均一相处的时间比较久,但在战争爆发后,还是失去了联系。

等1946年战争结束,乐益复课,韦均一才又回到了苏州,几个孩子也相继回到了这个曾经的家来看看。

一起闲聊往事,也只觉得当时生活的美好,至于矛盾,可能也随着几人的成长消散在了时间里。

“人生不易,相处太难。”张家的故事细细品味,其实里面谁都有错,但谁也都是受害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14:45:3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民国名媛出嫁时,路旁老太太说了句丧气话,没想到16年后竟然应验了
...未理解母亲话中的深意,但在半年后,父亲张武龄迎娶了继母韦均一后,陆英临终的话也字字应验了。年轻的继母经常拿这些没妈的孩子们撒气打骂,还把陆英生前的照片、书信都给烧了,让孩子们
2023-09-11 11:59:00
陆英:嫁妆排满10条街,合肥四姐妹之母,36岁却因拔牙而死
...,共怀了14胎,生下的孩子有9个,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合肥四姐妹"。而不幸死亡的5个孩子,给这对夫妻带来了深切的伤痛。 由于当时社会背景较为动荡,陆英张武龄思前想后,为了保
2023-09-23 11:11:00
女人生孩子,是生得越多,对身体有利吗
...36岁病故,后妻只有一个孩子,享年96岁。这个豪门就是合肥张家,这家的男主人就是民国著名教育家张武龄,张武龄的祖父就是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的清代著名将领张树声。张武龄家财贯
2023-04-18 15:40:00
介绍民国四姐妹背后的女人
...的感情故事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津津乐道,特别是民国四姐妹的爱情,这可是民国的名门望族之女,但今天小编想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这四姐妹背后的女人,也就是她们的母亲,陆英。看着这四姐妹的
2023-02-16 14:43:00
中国最强四姐妹,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三姐妹”外,在文化界还有声名显赫、让人更为钦佩的“合肥四姐妹”。叶圣陶当年见了她们后,都忍不住夸赞一句:“将来谁娶了她们其中一个人,都会幸福一辈子!”合肥四姐妹,指的就是张元
2023-05-27 21:19:00
身世富贵、倾国倾城的她,曾14次怀胎,36岁离世
...是一位过继到张树声膝下的孙子张冀牗[yōng]的妻子——陆英,虽然关系有点绕,但是却是张家人的一员!陆英身世虽不是万分的显赫,但却“富得流油”,父亲是扬州的盐务官。陆英从小便
2025-02-07 15:01:00
活了93岁的民国才女张允和:35岁患上心脏病,有何长寿秘诀?
...张允和用她自己的方式改变了命运? 张允和出生在安徽合肥,后迁至苏州。她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张家一共有四个女儿,六个儿子,四姐妹的名气远超其他兄弟,因此她们在民国时期被誉为“
2025-05-25 17:21:00
与继母不和?李嫣与闺蜜过年酷似王菲,缺席家庭聚餐拒绝拍全家福
...从国外回来很久了,却一直都不与家人在一起,难道是和继母海哈金喜关系不和吗?因为最近过年,全家人一起出动购置年货,李嫣就不见踪影。同时李嫣不仅缺席家庭聚餐,就连全家福都不拍摄。
2023-01-27 20:40:00
李嫣与继母牵手同行亲如姐妹,谢霆锋苦熬9年仍未获认可
...一家人与友人聚餐后一同离开的画面,其中,女儿李嫣与继母海哈金喜首次被拍到正面同框,也是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当天,李亚鹏一家人与友人聚餐结束后一同从餐厅正门口走出,李亚鹏带着
2023-09-04 14: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