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报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思成报道:连日来,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缩水”严重。8月8日5时,据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消息,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根据全国统一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已降至10.13米(“吴淞高程基准”11.99米,低于吴淞12米枯水线),鄱阳湖正式进入枯水期。
回顾今年鄱阳湖的水位变化,前期长时间在低水位徘徊,随着南方进入降雨期后,水位呈现持续稳定上涨态势,7月2日至今年最高水位14.58米(吴淞16.44米),短暂进入丰水期后便开始持续回落。特别是7月中旬以来,星子站水位快速下降,8月8日退至10.14米以下(吴淞高程为12米),较常年平均(11月2日)提前87天,为有纪录以来第三早(2023年7月20日、2022年8月6日)。8日8时,星子站水位10.11米(吴淞高程11.97米),偏低5.28米,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容积分别缩小至年最高水位时的1/2、1/4。另据记者查询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实时水情,8月8日14时45分,星子站水位持续下降到“1985国家高程基准”10.05米。
近年来,鄱阳湖枯水期大幅提前、枯水历时明显延长、枯水位持续降低以及9月至11月退水速率加快已呈常态化。今年,鄱阳湖水位持续处于低位,引起公众对于后期干旱和鄱阳湖枯水常态化的担忧。江西省各级水利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持续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和会商研判,24小时实时监控鄱阳湖代表站星子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变化,及时关注水质变化。抓住前期鄱阳湖水位偏高的有利时机,及时部署指导沿江滨湖地区开展引提水工作。截至8月4日,沿江滨湖地区累计引提水2.01亿立方米。近一周来,全省共引提水0.50亿立方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1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