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
精彩在脊梁
——讲述渭南市骨科医院刘运动和他的脊柱内镜治疗技术
本报记者 李亚晓 通讯员 姜瑛娣
6月25日,陕西省旬阳市小河镇的李传喜怀着激动的心情将印有“热情耐心技超凡 医德高尚美誉传”的锦旗送到了渭南市骨科医院党总支副书记、脊柱外科主任刘运动手中。
简短的文字,彰显着浓浓的感激之情。
李传喜患腰椎疾病多年,四处求医无果,偶然的一个机会,听朋友说渭南市骨科医院的刘运动主任治疗腰椎疾病特别有一套。于是,他奔赴上百公里,来到渭南,寻求刘运动的帮助和治疗。
入院后,刘运动针对李传喜的既往病史,组织医护人员讨论病例,制定了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李传喜好转出院。为表示感谢,他专程送来锦旗表达感激之情,并称赞刘运动是为脊柱康复保驾护航的“守护神”。
脊柱就是“脊梁”,说到这一词句,总让人随之想到挺立、挺拔、向上、力量。记得有歌中唱到“山无脊梁要塌方,虎无脊梁莫称王……”刘运动从事的,就是关于脊梁的专业——脊柱外科。
如李传喜所言,刘运动把脊柱内镜技术运用得出神入化。作为脊柱外科主任的刘运动,他用强劲的脊梁,挺起渭南市骨科医院脊柱外科,用高超的医术为患者带来福音。渭南当地以至周边区县的脊柱疾病患者都不惜十里百里慕名前来,几十年来,刘运动主刀的脊柱手术达3000余例,其中脊柱内镜手术已经超过1000例。
刘运动总是能给患者带来震惊和惊喜。有一次,华阴市一位68岁的患者前来求医,刘运动检查后,发现是腰椎处长了一个肿瘤,于是建议进行手术。患者家属听了之后,又去了西安一家大医院进行检查,医院给出的治疗方案是进行传统手术,花费需近十万元。考虑到患者年龄和治疗成本,家属又将患者拉回渭南市骨科医院。后来,刘运动通过三次微创手术切除肿瘤,让患者恢复了行动,而手术费用只有3万元。患者出院时,家属专程从华阴带来当地的豆腐包子,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2021年,大王乡的王三锁在树上摘柿子,不小心摔下来,造成腰椎骨折瘫痪。由于王三锁是贫困户,来时就只有一千多元,怎么治疗让大家犯了难,刘运动和大家商量后,提出先治病,其他的事情再说。就这样,一场爱心接力开始进行。一方面认真制定方案,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康复;另一方面发动医生护士奉献爱心、买饭送饭,并在全院发起募捐。在一个半月的治疗中,王三锁的身体快速恢复,全院捐助的3万元为他的治疗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抬着入院,走着回家,让王三锁这个家庭顶梁柱没有倒下。
品牌和声望是靠精湛的医术、雄厚的实力打造出来的。刘运动在脊柱退变,椎管狭窄,脊柱侧弯及脊柱骨折,颈、胸、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颈椎病,胸腰椎骨折、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脊柱内镜微创手术,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行业内的一个标杆。
话说回来,刘运动的脊柱内镜技术颇有一点传奇色彩。2006年,已经在基层卫生院历练了20多年的他,因为突出的基层工作能力,被任命为渭南市骨科医院副院长。此时的他在业务方面是“大”而“全”,基层要求的是“全科”,进入骨科医院这个专科医院,让他又一次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在基层卫生院当院长的经历,让他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众不同,他更善于从医院发展的方向上寻找自己的突破口。当时的骨科医院诊断治疗基本上还采用传统的技术和手段,要突破必须在新技术上发力。通过对三年临床上数据的分析,刘运动发现医院的颈椎、腰椎病人数量多,但传统手术治疗成本高、风险大,术后恢复慢。有没有一种可以规避这些弊端,减轻病人痛苦的办法?2009年,内镜手术进入了刘运动的视线,此项技术用在脊柱的治疗上,切口小、成本低、患者恢复快。在进一步了解后,刘运动毅然决定,就把脊柱内镜技术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目标选定后,学习的过程漫长又辛苦。当时省内没有系统全面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他就四处打听,看报纸、看电视、上网络,哪里有,就去哪里学习,苦学苦练技术,终于让内镜手术成为渭南市骨科医院的一张“王牌”。随着内镜手术的开展和推广,渭南市骨科医院和刘运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刘运动兼任了施派德(SPINEDOS)脊柱内镜渭南培训基地主任、西北脊柱内镜下纤维环修复渭南学组主任、陕西省保健学会脊柱渭南工作站站长、陕西省医师学会骨科内镜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神经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多个职务,成为省内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奇迹,在刘运动与他人才济济的团队中不断出现。他勤于学习研究,善于观察国内外脊柱外科诊治的最新进展,敢于开拓创新,引进前沿尖端的最新诊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对脊柱疾患的很多顽症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2022年,渭南市骨科医院儿童骨科正式对外开放。至此,医院形成了14个临床科室。其中,9个为渭南市临床重点专科,2个为特色专科的“八项核心技术”“三大支撑项目”格局,这其中的许多业务带头人都出自刘运动最初的团队。怎么带领培养人?刘运动有自己的办法。在一次长达7个多小时的手术中,参加手术的人员体力消耗巨大,有一位医生甚至出现了身体摇晃,动作出现了失误,刘运动在提示对方后,沉稳地修补了失误,让手术顺利完成。事后,他把这名医生叫到办公室,认真耐心与其进行谈话,不断叮嘱手术注意事项。刘运动这种春风化雨式的办事风格,让科室的同事不仅认识到自己身上承担的巨大责任,更激发了提升业务技能的热情。他结合工作实际,因人而异对科室人员进行重点引导和培养,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赛道上拼搏冲刺。目前,医院有七位科室主任、副主任,六位护士长、副护士长,都出自他的团队,刘运动的脊柱外科被大家称为“骨科医院的黄埔军校”。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绝非一朝一夕可得,需要长期积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2006年,刘运动来骨科医院担任副院长时,医院只有2个科室,18张床位,20位住院病人。医院今后如何发展?刘运动提出必须走专业化路子,特别是向骨科的亚专业方向发展,比如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关节骨科、小儿骨科、关节镜骨科、断肢再植等。同时,要做到大胆创新,积极学习采用高新技术,让医院的人才培养和发展做到“院有特色,人有专长”。经过17年的踔厉奋发,跨越发展,如今的渭南市骨科医院也由当初的2个科室增设到34个临床、医技科室,床位260张,住院病人长期保持在250人以上。形成了“微创手术全面开展、骨关节置换翻新技术领先、骨关节矫正特色鲜明、功能重建科学规范、身体康复和骨质疏松系统全面”的“大骨科、强综合”特色。
脊柱、脊梁——刘运动的专业在脊柱,精彩在脊梁。展望未来,依然任重道远。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刘运动和他的医疗团队,致力于从学习能力、服务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作新的探索。他们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精诚济世”的宗旨,为大众服务,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做一个胸怀大爱,把病人当亲人,把奉献当责任的精诚大医。
新时代、新使命、新气象,刘运动新的故事正在演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1 06: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