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杜燕飞)“手机银行业正在整体发生变革,从‘老三样’重建设、强维护、严风控,变成‘新三样’智慧运营、智能风控和情感体验。”“渠道的演变也在催生新的银行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了基于场景的金融服务能力。”日前,在第十九届(2023)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年度活动上,参会嘉宾表示,为更好地构建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数字化服务能力,银行业持续强化数字化转型战略统筹力,增加科技资源投入和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组织架构变革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科技能力和数据能力。
有参会嘉宾认为,推动智能化银行发展的动力在于,增长驱动力由获新客转型为存客经营后,过去“产品驱动的经营模式”在存量经营时代的经营痛点增多。比如,高端客户被各类产品和渠道触达,反复被打扰;中端客户被冷落,减少了有温度的综合金融服务;服务碎片化,不能形成产品级、渠道级、客户级的解决方案。要解决这些痛点,就需要做出转型和突破。
大模型的落地应用,给银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考和探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张晓燕表示,银行业许多场景适合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和落地,涉及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等。目前各国对于大语言模型的监管态度并不一致。她建议,为了规范大模型在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要及时制定规章制度来指引实践。
围绕金融机构加强科技输出,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金融机构要制定科技输出规划,明确输出方向、重点和具体安排;提升自身科技能力,跟踪前沿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优势和人才队伍;培养“乙方思维”,认真研究市场和客户需求,加强对目标机构的营销和服务;加强科技输出生态建设,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完善输出链条、生态,在技术输出的基础上,输出人才、产品和数据。
参会嘉宾表示,银行数字化经营面临非常大的机会,数字化经营是围绕人、货、场的全新数字经营模式,包括客户画像、需求洞察、智能触达、数据闭环、生态连接等。一方面,远程面签技术以及数字化风控技术使得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具备了数字化经营的基础;另一方面,银行客户和场景在传统经营中没有得到重视,比如在客群分类、差异化定价、交易即营销等方面,都存在大量的可经营空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1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