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煤炉子及其它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05 09: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皖西日报 张军

前几日降了温,我母亲又把她搁在门后面大半年的煤炉子拎出来用了。

我家使用煤炉子的历史有四十多年了,也就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用的,那时我也就十来岁吧,我三叔正在六安朝阳厂工作。每年初冬,三叔总要想方设法买几百斤煤送回来,分给我爷爷和他的几个弟兄烧煤炉子用,因此我家也会分到一些。拉回来的粉煤不能直接使用,必须掺上黄土做成煤球才好烧。到顺河集西边的三塘、高庄等地挖黄泥以及把黄泥、粉煤用水拌匀是我爸的活,因为这需要力气和技术。多少斤煤放多少斤黄泥是有讲究的,黄泥放多了,煤火暗红不发热;黄泥放少了,煤球松散,换煤时易碎。为了掌握好这个比例,我爸一般是先拌几斤煤烧着试试看,等有把握了再按试过的比例继续拌煤做煤球。做煤球一定要选天晴稳当的那几天。早饭过后,我爸会用大笤帚把庄台上的一块平地扫干净,粉煤拌上黄泥兑水拌匀后就可以做了。做煤球的活一般都是我和弟弟承包了。我们把拌好的煤装在一个破洗衣脸盆里,用一把长把破铁勺子沿着盆壁把煤赶出来扣在地上,拿开铁勺扣在地上煤球就像一个黑不溜秋水饺。做在地上的煤球一般两天时间就能转移到走廊上堆放了,偶尔也有几个被鸡、狗上去踩碎的情况,只好放在一边,等下次做煤球拌煤进再放上去了。后来又有了做蜂窝煤的铁制工具,但做煤球的基本程序没有什么变化。

在我老家这儿,起煤炉子的引火材料主要是红麻秸、玉米芯和柴头子。我们这儿以前是种红麻的,玉米也是广泛种植的农作物,所以红麻秸和玉米芯都容易获得。每年初冬,我爸总要从围墙边的棚子里抽出一根旧木料,他先用锯子把它锯成不足十厘米长的一节一节的木头,再用斧子把一节一节的木头竖着劈成几瓣。劈好的柴头子都装在蛇皮袋子里,和风干的煤球堆在一起备用。后来我们发现换下的板车、自行车内胎也是引火的好材料,每次起炉子就剪一块放进去,效果也不错,只是难闻的气味要很长时间才会散完。红麻秸灰大不卫生,玉米芯最近几年也不是家家都有了,于是起炉子就用酒精了,也就是超市、小店子卖的烧酒精炉子用的液体酒精。起炉子时,把柴头子放进炉膛,再倒一些酒精进去,划着一根火柴扔进去就可以了。只是用酒精起炉子要特别小心,防止伤着人。

我们这儿地处江淮之间,没有集中供暖。前几年有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志愿者来我们学校支教,她说我们这儿真冷!我很是吃惊,六安难道比呼伦贝尔还冷?她解释说,呼伦贝尔冷的是外面,家里和办公场所都有暖气,穿件秋衣就可以了。六安是到外都冷,是直透骨髓的湿冷。这倒也是,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中天冷时一家人能围着煤炉子吃顿饭就是不可或缺的温暖的幸福。不管是白菜豆腐,还是肉烧萝卜,在氤氲的热气中,温暖的不仅是一家人的胃,更是一家人的心。我也记得,我搬到学校宿舍居住时,请住校的同事们吃的第一顿饭就是围着煤炉子吃的。那天晚上,我们吃的是猪肉煮豆腐汤白菜,我们称之为“三鲜锅子”,喝的是七块半一瓶的大肚子“佛子岭特曲”。那晚,我们边吃边聊,一直到九点多钟才散,中途还给煤炉子换了一次煤。

煤炉子除了烧开水,吃个热锅子,也还可以烤点什么食物吃,比如说山芋。把烧水的铝水壶稍微放偏一些,露出一小部分通红的煤火,再把山芋靠上去,只是煤火很猛,山芋要不断翻身,否则就会一半烤糊了,一半还是生的。其实吃什么吃多少是无所谓的,要的是那个过程,那份感觉吧。

晚上,煤炉子可以换煤封起来,也可以让它自然熄灭。我母亲通常是换块煤封起来的。煤炉子底下的风门要留多大也是很讲究的,须多次实践才能恰到好处地掌握。太小,炉火闷灭了,第二天重起;太大,第二天早上煤燃尽,也要重起。我母亲也因此多次半夜起来冲开水,心疼又白白耗了一块煤。煤炉子封起来的好处除了第二天早上可以有一壶热水刷牙、洗脸,还可以烘干汗湿的鞋垫和尿布,只是鞋垫和尿布都要洗干净,否则满屋子都会是汗臭味和尿骚味。据我观察,人们好像对婴儿的尿骚味格外能宽容,也许是因为“堂屋没尿摊子,坟头没纸摊子”的缘故吧。我亲眼看见过一位年轻的妈妈在堂屋里给孩子把尿的情景,眼里满是幸福和甜蜜。“晚上舍不得热棉裤,早上舍不得热被窝。”我在顺河街道小学念书时,冬天的夜晚,我母亲总会在煤炉子上放个竹编的火篮罩,她把我和弟弟的棉衣放在上面烘。第二天早上,穿着垫上热乎乎鞋垫的棉鞋,再套上略带淡淡煤烟味的暖乎乎的棉衣,这是我一天中最温暖的开始。

顺便说一下,我母亲现在用的这个煤炉子是白铁皮子做的,当初买这个炉子时,做炉子的师傅说也有铸铁管做的,只是比较笨重,移动比较费劲,但可以传代。我母亲笑笑说:“就用白铁皮子的吧。”

其实,我给我母亲已经买了油汀,可是她仍然喜欢用煤炉子,仿佛炉膛里那看得见的红红的炉火,才是真正温暖内心的光和热。那炉火不仅温暖了她的眼,更温暖了她的心。

看来,我母亲的煤炉子还得继续用下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1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层的蜂窝煤要放在第一层的两个蜂窝煤中间,便于通风。煤炉子是自己买的,再套好四五节铁皮烟管,过冬的取暖设施就准备就绪了。 我从家里装了一袋子劈好的木条、木片,常在星期天下午早早
2023-01-05 07:37:00
围炉而坐  灯火可亲
...不经意间,烟火之气盈满了老屋,飘荡在小镇的上空。小煤炉温暖在冬天里,老屋里的灯泡散发出深红的光晕,静静地守护着生活的安祥和温馨。我放学回家,开水壶正在小炉上轻唱。父亲洗上一个
2024-01-24 07:46:00
吃完烧烤搬炉子进卧室取暖,小夫妻中毒,误拨122民警急施援手
...妻目前已脱险。警方提醒,冬季天气转冷,部分市民采用煤炉取暖,使用不当极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这种情况大多是在通风不良的室内。大家使用煤炉、炭火取暖时,煤炭要烧尽,不要焖盖,要经
2024-01-05 17:51:00
...口日报四方台社区平房区供暖升级——12户平房居民将和煤炉说“拜拜”本报讯(记者 陈嘉)“集中供暖改造工程开始了,我们这个冬天再也不用储煤、生炉子了!”9月6日,桥西区工人新村
2023-09-12 07:50:00
坐到火面前
...雪花也枉自多情地稀里哗啦。我家烤火用得最久的是蜂窝煤炉子。炉子上面焊了一块圆形的铁板,盖上炉盖就是个小圆桌。小圆桌导热快,手放在上面热乎乎的,开饭时当餐桌用,也能在上面读书、
2023-12-18 15:24:00
冬日炉火红
...托人帮家里买些煤炭。母亲生性要强、聪慧能干,家里的煤炉子是自己用土坯和青砖砌成。炉子中间是炉膛,下面留有灰洞,上面炉口变小,直径只有十几公分。为了节省煤,母亲会领我和姐姐去土
2024-01-05 07:23:00
...布,笑着说:“前些年,村里推行煤改气工程,俺们拆了煤炉改成用气取暖,挺干净、挺暖和。”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工程,全市近28万户居民实现煤改气、煤改电、煤改醇、煤改
2023-01-06 06:10:00
电热水器省钱攻略
...虎”,能不用就不用……在乡下,老一辈的之前都喜欢用煤炉子,一到冬天就在院子里囤了好多煤。这几年,“煤改电”工程的推进,煤炉子越来越少,煤也难买到了。于是,家家户户都在挑选热水
2023-01-28 08:00:00
想起以前没冰箱,这日子怎么过!
...烧热隔夜剩饭。那时上海有煤气的人家极少,大多都是烧煤炉的。遇到气温较冷的晚上,聪明的主妇要把炉子封过夜,这样早上起来能迅速生好炉子,好及时烧热剩饭。封煤饼炉的步骤是要把炉膛门
2023-09-01 09:1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55岁阿姨每天坚持踮脚,半年后,她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刘阿姨今年55岁,退休后就参与了小区楼下的广场舞小队,几乎每天晚饭后都在一起跳舞。但跳了几年下来,她总感觉腿时不时会酸疼
2025-04-23 22:32:00
江西广昌:党建引领优服务 助力春耕正当时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这批秧苗的长势很好,后续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和湿度。” 近日,江西省广昌县尖峰乡观前村党员何水波蹲在育秧大棚里
2025-04-23 17:34:00
健康问太和|什么是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孩子上课走神、成绩不好......可能真不是故意的,当心是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那么
2025-04-23 21:20:00
普洱“咖”趣|折耳根蚂蚱美式 你敢尝试吗?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雷霁 虎遵会 程浩在云南普洱这个咖啡原产地,咖啡与自然风味的巧妙结合总能为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2025-04-23 21:23:00
曲靖富源:寻春蜜 赴春约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春日暖阳倾洒,十八连山的油菜花被唤醒。浓郁的花香裹挟着春风,弥漫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蜜蜂们被这香甜诱惑
2025-04-23 21:27:00
香蕉减肥的副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香蕉这种饱胀、不想吃东西的状态是一种病态,胃肠不会感到舒适的。香蕉所含的卡路里不多,但是这得看摄入量,如果一天只吃一两根
2025-04-23 15:46:00
江苏常熟:小店焕新成了乡村“显眼包”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航拍常熟美丽乡村。赵晨杰摄4月的江苏常熟,气温适宜,花木繁茂。一到周末,蒋巷生态园的“嘎嘎部落”亲子乐园里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2025-04-23 16:17:00
镇宁:税惠“春雨”润心田 银城樱桃甜蜜蜜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胭脂点点压枝低,玛瑙晶莹带露垂,若问春心何所寄,东风一吻化甜诗。谷雨前后,樱桃先百果而熟,挂满枝头
2025-04-23 16:39:00
庐江县郭河镇:科技赋能 “虫口夺粮”保丰收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当前,小麦进入抽穗扬花的季节,是小麦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庐江县郭河镇统筹安排,抢抓农时,组织农技人员
2025-04-23 16:48:00
海拔4900米的曲布村书香弥漫
本文转自:人民网-西藏频道人民网记者 吴雨仁藏北羌塘草原,高寒缺氧,连灌木都难以生长。然而,坐落在这里的曲布村,一座海拔4900米
2025-04-23 16:58:00
糖友们注意!降水增多湿邪侵袭,稳住血糖记住这关键一点
谷雨已过,春雷鸣动,降水增多,尤其是南方地区近日多雨。雨多再加上天气越来越热,湿热渐盛,人体就容易受到湿邪的侵袭。湿邪困脾
2025-04-23 17:08:00
中医杨秀惠:守正创新,在药王传中医院做群众健康守护人
在药王传中医医院,经常见到这样的景象:椅子上一排排坐着候诊的患者,有的低头玩手机,有的轻声交谈。新进的患者问了一句:“请问
2025-04-23 17:08:00
高龄备孕屡战屡败?达巢Reco18带来转机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在事业稳定后才考虑生育。然而,高龄备孕之路往往充满坎坷。她们在备孕过程中,常常面临着身体机能下降
2025-04-23 17:12:00
种植大户王镇跨省种菜记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白菜、芹菜、辣椒……走进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老城镇乐德村高山蔬菜基地,暖湿气息扑面,一垄垄蔬菜郁郁葱葱
2025-04-23 17:16:00
平桂区首次冬小麦试种喜获丰收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挖掘增产潜力 优化种植结构平桂区首次冬小麦试种喜获丰收4月21日,贺州市平桂区绿色家庭农场的100亩小麦试验田喜获丰收
2025-04-23 17: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