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皖西日报 张军
前几日降了温,我母亲又把她搁在门后面大半年的煤炉子拎出来用了。
我家使用煤炉子的历史有四十多年了,也就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用的,那时我也就十来岁吧,我三叔正在六安朝阳厂工作。每年初冬,三叔总要想方设法买几百斤煤送回来,分给我爷爷和他的几个弟兄烧煤炉子用,因此我家也会分到一些。拉回来的粉煤不能直接使用,必须掺上黄土做成煤球才好烧。到顺河集西边的三塘、高庄等地挖黄泥以及把黄泥、粉煤用水拌匀是我爸的活,因为这需要力气和技术。多少斤煤放多少斤黄泥是有讲究的,黄泥放多了,煤火暗红不发热;黄泥放少了,煤球松散,换煤时易碎。为了掌握好这个比例,我爸一般是先拌几斤煤烧着试试看,等有把握了再按试过的比例继续拌煤做煤球。做煤球一定要选天晴稳当的那几天。早饭过后,我爸会用大笤帚把庄台上的一块平地扫干净,粉煤拌上黄泥兑水拌匀后就可以做了。做煤球的活一般都是我和弟弟承包了。我们把拌好的煤装在一个破洗衣脸盆里,用一把长把破铁勺子沿着盆壁把煤赶出来扣在地上,拿开铁勺扣在地上煤球就像一个黑不溜秋水饺。做在地上的煤球一般两天时间就能转移到走廊上堆放了,偶尔也有几个被鸡、狗上去踩碎的情况,只好放在一边,等下次做煤球拌煤进再放上去了。后来又有了做蜂窝煤的铁制工具,但做煤球的基本程序没有什么变化。
在我老家这儿,起煤炉子的引火材料主要是红麻秸、玉米芯和柴头子。我们这儿以前是种红麻的,玉米也是广泛种植的农作物,所以红麻秸和玉米芯都容易获得。每年初冬,我爸总要从围墙边的棚子里抽出一根旧木料,他先用锯子把它锯成不足十厘米长的一节一节的木头,再用斧子把一节一节的木头竖着劈成几瓣。劈好的柴头子都装在蛇皮袋子里,和风干的煤球堆在一起备用。后来我们发现换下的板车、自行车内胎也是引火的好材料,每次起炉子就剪一块放进去,效果也不错,只是难闻的气味要很长时间才会散完。红麻秸灰大不卫生,玉米芯最近几年也不是家家都有了,于是起炉子就用酒精了,也就是超市、小店子卖的烧酒精炉子用的液体酒精。起炉子时,把柴头子放进炉膛,再倒一些酒精进去,划着一根火柴扔进去就可以了。只是用酒精起炉子要特别小心,防止伤着人。
我们这儿地处江淮之间,没有集中供暖。前几年有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志愿者来我们学校支教,她说我们这儿真冷!我很是吃惊,六安难道比呼伦贝尔还冷?她解释说,呼伦贝尔冷的是外面,家里和办公场所都有暖气,穿件秋衣就可以了。六安是到外都冷,是直透骨髓的湿冷。这倒也是,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中天冷时一家人能围着煤炉子吃顿饭就是不可或缺的温暖的幸福。不管是白菜豆腐,还是肉烧萝卜,在氤氲的热气中,温暖的不仅是一家人的胃,更是一家人的心。我也记得,我搬到学校宿舍居住时,请住校的同事们吃的第一顿饭就是围着煤炉子吃的。那天晚上,我们吃的是猪肉煮豆腐汤白菜,我们称之为“三鲜锅子”,喝的是七块半一瓶的大肚子“佛子岭特曲”。那晚,我们边吃边聊,一直到九点多钟才散,中途还给煤炉子换了一次煤。
煤炉子除了烧开水,吃个热锅子,也还可以烤点什么食物吃,比如说山芋。把烧水的铝水壶稍微放偏一些,露出一小部分通红的煤火,再把山芋靠上去,只是煤火很猛,山芋要不断翻身,否则就会一半烤糊了,一半还是生的。其实吃什么吃多少是无所谓的,要的是那个过程,那份感觉吧。
晚上,煤炉子可以换煤封起来,也可以让它自然熄灭。我母亲通常是换块煤封起来的。煤炉子底下的风门要留多大也是很讲究的,须多次实践才能恰到好处地掌握。太小,炉火闷灭了,第二天重起;太大,第二天早上煤燃尽,也要重起。我母亲也因此多次半夜起来冲开水,心疼又白白耗了一块煤。煤炉子封起来的好处除了第二天早上可以有一壶热水刷牙、洗脸,还可以烘干汗湿的鞋垫和尿布,只是鞋垫和尿布都要洗干净,否则满屋子都会是汗臭味和尿骚味。据我观察,人们好像对婴儿的尿骚味格外能宽容,也许是因为“堂屋没尿摊子,坟头没纸摊子”的缘故吧。我亲眼看见过一位年轻的妈妈在堂屋里给孩子把尿的情景,眼里满是幸福和甜蜜。“晚上舍不得热棉裤,早上舍不得热被窝。”我在顺河街道小学念书时,冬天的夜晚,我母亲总会在煤炉子上放个竹编的火篮罩,她把我和弟弟的棉衣放在上面烘。第二天早上,穿着垫上热乎乎鞋垫的棉鞋,再套上略带淡淡煤烟味的暖乎乎的棉衣,这是我一天中最温暖的开始。
顺便说一下,我母亲现在用的这个煤炉子是白铁皮子做的,当初买这个炉子时,做炉子的师傅说也有铸铁管做的,只是比较笨重,移动比较费劲,但可以传代。我母亲笑笑说:“就用白铁皮子的吧。”
其实,我给我母亲已经买了油汀,可是她仍然喜欢用煤炉子,仿佛炉膛里那看得见的红红的炉火,才是真正温暖内心的光和热。那炉火不仅温暖了她的眼,更温暖了她的心。
看来,我母亲的煤炉子还得继续用下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1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