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兵书和史料中找答案:诸葛亮使用的原始木柜地雷,威力有多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7 10:41:00 来源:戏说三国

诸葛亮七擒孟获火烧藤甲兵的时候用上了违禁武器:“令马岱将黑油柜安排于谷中,车中油柜内,皆是预先造下的火炮,名曰‘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节,以引药线;才一发动,山损石裂。”

地雷是否于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应用于实战,专家们大都持否定态度,这是因为很多专家都不相信没有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作证的东西存在过,但是那些专家没见过自己的脑子,却都相信自己脑袋里没有水。

从兵书和史料中找答案:诸葛亮使用的原始木柜地雷,威力有多大?

炼丹术士在无意中发明了火药之后,并不仅仅用它来制造鞭炮,因为就是智商只有五十的人,也知道鞭炮能炸伤人,扔到战场上还能吓惊马。鞭炮炸完就没了,自然不会有实物埋在土里变成文物,所以也没有专家承认大爆竹曾经当过武器。

其实没有实物存世也不要紧,古代史料和兵书中也可能藏着答案。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以史料和兵书为依据,来推测一下如果诸葛亮在南征之战中真的使用了原始木柜地雷,这种地雷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这里半壶老酒要强调一点:诸葛亮战斗的汉末三国时期火药有没有大规模使用,当时的地雷跟现代意义上的地雷有何区别都暂且不提,咱们今天要聊的,是按照演义小说的方式制造的地雷有多厉害,那些地雷放在今天是否还有杀伤力。

从兵书和史料中找答案:诸葛亮使用的原始木柜地雷,威力有多大?

在诸葛亮南征的建兴三年(225年),火药已经发明出来数百年甚至更早,春秋军事家范蠡的《范子计然》中就有了硝石产地的记载,硝石就是火药的重要成分之一。

诸葛亮的“地雷”跟现代的地雷当然大不相同,既不是绊发也不是触发,而是用了最古老的“竹筒导火索”,是要人工点火的。

既然是人工点火而且延时较长,就必须把敌人困住后才好使用,这也是当时地雷的局限性,到了明朝,这种地雷就被成了触发式:“(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曾铣)制地雷,穴地丈余许,柜药于中,以石满覆,又覆以沙,令与地平,伏火于下,可以经月。系其发机于地面,过者蹴机,则火坠药发,敌惊以为神。

从兵书和史料中找答案:诸葛亮使用的原始木柜地雷,威力有多大?

比较起来,诸葛亮的地雷比明朝的地雷要落后很多,甚至也不如宋朝的地雷和手雷,但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专家不但否认汉末三国时期可以把火药作为武器,甚至连七擒孟获也一笔勾销了:“缚渠屡遣(抓到敌方首领屡次释放),直同儿戏,一再为甚,又可七乎?”

不相信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是元朝史学家胡三省,他实际应该算宋朝人: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陆秀夫一同考中进士,还当过贾似道的幕僚。

在胡三省之前之后,都有史学家到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进行过实地考察,晋代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和常璩的《华阳国志》都记载了诸葛亮七擒七纵南人心服。做《三国志集解》《三国志集注补》、《三国志引书目》、《三国志职官录》和《三国志地理今释》的卢弼实地考察并逐一确定了七擒的具体位置。

从兵书和史料中找答案:诸葛亮使用的原始木柜地雷,威力有多大?

据卢弼考证,诸葛亮一擒孟获于定州定西岭白崖,二擒于邓川州豪猪洞,三擒于浪穹县巡检司东二里佛光寨,四擒五擒于顺宁府冶渠山和爱甸,六擒于宝山县怒江边,七擒于怒江之蟒蛇谷。

蟒蛇谷火烧藤甲兵,实际是七擒孟获的最后一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蟒蛇谷去凭吊一下古战场,复盘一下当年惨烈的战况: “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将兀突骨并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蛮兵被火烧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

《三国演义》的说法当然不能作为历史依据,但是我们从宋朝兵书《武经总要》记载的地雷、手雷中推测,也能发现在诸葛亮时期,使用比较原始的火药武器是完全有可能的。

从兵书和史料中找答案:诸葛亮使用的原始木柜地雷,威力有多大?

《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一》中的蒺藜火球、霹雳火球,《宋史·卷四百五十一》中的“火药炮”、“炸炮”、“霹雳炮”,既可以埋在地下,也可以从城头丢下,还能由敢死队抱着冲锋:“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这就是燧发式点火),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火炮燃之,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外,兵多惊死者,火熄入视之,灰烬无遗矣。”

宋朝大规模使用地雷的这次战役发生于南宋景炎二年,元至元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277年,跟诸葛亮南征孟获相隔了一千年,所以诸葛亮的地雷只能用人工点火而不能燧发,按照常理推断,汉末三国使用比较原始的桐油掺杂火药制造爆炸燃烧装置,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从兵书和史料中找答案:诸葛亮使用的原始木柜地雷,威力有多大?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要是到蟒蛇谷进行一番实地考察,对诸葛亮是否曾用原始地雷作战,可能会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

诸葛亮用地雷作战,只见于演义小说而不见于正规史料,所以此事只能存疑:既不能完全肯定,也不好完全否定,我们今天只是在假设的基础上推测一种可能。

公元225年,火药已经出现了三五百年,军事发明家诸葛亮使用火药作战一点都不出人意料,他改进的连弩、发明的木牛流马,至今也没有人能完全仿制出来,所以读者诸君尽可以根据古代兵书和史料记载进行合理推测:在汉末三国时期,诸葛亮有没有可能将地雷应用于实战?诸葛亮发明的的原始木柜地雷,制造起来真的很困难吗?我们今天用诸葛亮的方法,还能制造出有杀伤力的地雷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上方谷之战三个诡异之处很难解释:诸葛亮为什么不提前一天开战?
...老狐狸,或者是一个面无表情的金鱼眼,实际上司马懿和诸葛亮站在一起称兄道弟,大家看了也没必要太奇怪:司马懿只比诸葛亮大两岁,诸葛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司马懿“聪亮明允,刚断
2024-11-17 10:01:00
诸葛亮留下兵法二十四篇,姜维到底学到了几成?邓艾:很恐怖
...今讨论最多还属隆中隐士,当年的蜀中丞相,姜维的恩师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能够如此之火?得益于两个方面,一个来自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浮夸剧情,第二个便是来自于民间的古老传说。说到
2024-08-17 10:37:00
曹操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对比
若单论军事才能,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曹操要比诸葛亮更强一些,其实不然。常言道:“大坑养大鱼,小坑养小鱼。”当两个才能一样的人,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掌握的各种资源比另一个人好很多,那
2023-11-17 15:04:00
“兵书宝剑峡” 峡壁上藏了2000年的兵书,真相终于揭开了
...数的传说也从来没有间断过。最令人信服的一个传说就是诸葛亮的天书。传说在三国中后期,刘备的义弟关于傲慢不就,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害于东吴。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准备举全国之力伐
2023-01-05 15:21:00
三国时期真的已经出现地雷了吗
三国时期,诸葛亮肯定是属于顶级谋士的,即使是在古代史上,诸葛亮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对蜀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刘备病逝白帝城后,诸葛亮成为了蜀汉真正的掌权
2023-04-28 12:20:00
诸葛亮弟子姜维:才华与失败的背后原因
在很多管理学的书上,对诸葛亮的管理不是很认可。认为诸葛亮事必躬亲,缺乏对下属的锻炼培养,将士无法成长,导致了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悲哀。甚至还有说蜀国的灭亡与诸葛亮有直接关系。总
2023-11-12 14:36:00
盘点历史上六大如有神助的大战
...者。四、上方谷之战:天降大雨司马懿死里逃生司马懿和诸葛亮斗了一辈子,直到诸葛亮去世,每次都是司马懿败,但基本上都未伤根基。只有上方谷一战司马懿父子三人差点被诸葛亮烧死,幸有上
2023-02-01 16:59:00
火器发展史:从诸葛亮火箭到明朝地雷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时,曾有一次把司马懿父子及数万大军引入到上方谷中。由于谷中早已埋好地雷,所以诸葛亮以为会把司马懿父子炸死,可惜天降大雨,最终还是让司马懿捡了一条命。三
2023-09-04 12:33:00
诸葛亮一生有3个发明,最后1项现在成了交警专用
...都不缺人物,但要说到对刘备贡献最大的智囊,那绝对是诸葛亮,帮助刘备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打了那么多的胜仗,一开始的刘备只是一个逃命的小子,连自己的属地都没有,也是有诸葛亮的帮助,
2023-01-19 20: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