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
经过鼓励,一名孩子勇敢爬过攀爬架。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模式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家长注重家庭教育,注重亲子关系的建立。不少家长选择采用鼓励式教育,培养孩子健康、快乐、自信的性格。心理专家提醒,鼓励式教育有益孩子的身心健康,但需要注意尺度的拿捏。
鼓励式教育让孩子更加阳光自信
孩子寒假在家,日夜与家长相处,让家长有更多时间建立亲子关系。如果家长不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就容易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刚放寒假的时候,我与孩子一起商量制定了一些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运动、玩耍等。刚开始还能坚持几天,后面慢慢就懒散了,大部分时间用来看电视。叫不听,也骂过几次,感觉孩子也开始厌烦了。”家长赵小洁的小孩读小学一年级,寒假还有近一个月时间,她知道骂孩子会让亲子关系变得不好,也在想办法改变沟通的方式。
“鼓励式的教育和交流,会让孩子获得优良的品格、品质,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心理咨询师(高级)、玉林市远洋教育兼澳鲨篮球俱乐部总经理何媚,从事教育工作15年,她倡导家长用鼓励式的教育与孩子沟通。“家长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要温和而坚定,在爱的教育里同样要建立规则,这非常考验父母的沟通艺术,但这种沟通艺术不是一说就会的,需要经常学习和练习才能获得,所以作为父母首先是要学习,要自我改变。特别是平时和孩子沟通时不能控制情绪,经常‘吼’孩子的家长,高管、高要求、高压的家庭,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创伤,而父母却没有觉察到,这样的家长就更加需要学习和修炼。”
良好的家庭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画面是温馨的。“我有个朋友的孩子读小学三年级,这位朋友会经常关注孩子,觉察到孩子的身心状态,并及时对孩子说鼓励的话。因此,他的孩子兴趣广泛,并且表现得都很优秀。有一次,在朋友圈看到他发孩子打乒乓球的视频,孩子打得很稳,每次扣球都非常成功。家长则在一旁专注地陪伴,关注孩子的练习,并不断地鼓励。”何媚表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热爱学习、自信、自立、自强、乐观、懂得感恩……而这些品格可以通过鼓励式教育让孩子获得。品格教育与鼓励式教育相辅相成,品格教育是学科教育的基础,品格教育好了,孩子就能自觉去完成很多事情。
鼓励式教育要把握好“度”
“对孩子的教育既要有爱,也要有规则。没有规则的爱是溺爱,没有爱的规则是控制。”何媚说,鼓励是一种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天赋资产与能力上,以建立他们自信与自尊的过程。“家长可以把孩子值得鼓励的行为用具体的言辞表达出来。例如‘你把书放在书桌一旁,笔放在笔筒中,其他东西收入抽屉中,真是井然有序。’当家长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认可,感受到他的价值,会为自己的付出感到有成就感,自然而然心存感激,也找到了生活的方式。经常鼓励,让孩子感受到爱,久而久之,亲子关系就会好起来。”何媚提醒,当家长评论孩子的努力时一定要很谨慎,避免用家长的价值判断去看孩子的成果,要把握“帮助孩子相信自己”的原则。另外,鼓励除了口头上的用语,也可以是非语言的肢体语言,如肯定的注视、微笑、点头、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头等。
“在生活中,有些父母会采取全盘否定、一味赞同、先肯定后否定等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自我认识越发偏离,引发亲子之间的信任危机。”儿童心理专家、玉林市第四人民医院儿少科主任黄和福说,孩子需要表扬,如何表扬才是关键。表扬与肯定并不是为了控制与打压,而应该基于事实,从客观出发,转换角度,关注细节,只有发自内心的表扬才能让孩子真正接受并学会反思。当孩子表现优异或出现不良行为时,父母需要在当下及时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反馈,表明态度,让孩子留下深刻印象,以强化好的行为或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另外,父母之间要充分协商,保持意见统一、做法一致。同时,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要一以贯之,不要反复变化,让孩子心生落差。孩子虽然年纪小却很敏感,真心实意的表扬还是别有用心地操控,他们会有自己的判断,家长需要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黄和福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鼓励孩子时要具体化,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哪一个节点上做得好。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多夸赞别人,营造喜欢鼓励别人的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