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晚明的国本之争避免了皇权专政的发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5 13:28: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万历年间的册立太子之争被称为“争国本”或“国本之争”,是明代朝廷围绕册立皇太子为长子朱常洛还是皇三子朱常洵,而进行的旷日长久的政治博弈。

整个事件从言臣的温和建议开端,到激烈的斗争、谣言四起,再到借助太后的力量,立长子为太子、皇三子为福王结束,中间整整经过了15年。

晚明的国本之争避免了皇权专政的发展

那么这场长久而激烈的政治博弈带来了什么后果?又折射出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运作内在逻辑?

中国古代厕所的发展及其相关问题的探索

1、简述明朝末年“国本之争”及其背景

万历皇后王氏没有子嗣,而“国本之争”的中心皇长子实际上是明神宗与宫女王氏所生。

1581年,神宗在其母李太后宫中“私幸”宫女王氏,不久之后王氏便有了身孕,皇太后有所察觉。

起初因为其身份卑微低下,加之私幸与太后宫中,神宗并不愿意承认这件事,但因其起居注已记录在册,李太后也盼孙心切只能被迫承认。于次年六月封王氏为恭妃,八月恭妃生下了皇长子,并取名为常洛。

晚明的国本之争避免了皇权专政的发展

事件的另一中心皇三子命运就有所不同了,其是淑妃所生,在众多嫔妃之中淑妃郑氏不仅漂亮,还聪慧机警,深得神宗的喜爱,1586年,郑氏诞下皇三子,取名为常洵,自己也因此被册封为皇贵妃。

皇贵妃借着皇帝的宠爱,向神宗乞求立皇三子为太子,自己为皇后,神宗为满足其心愿便答应下来,并在道教庙宇中立誓。

黄宗羲有过关于此事的记载:“神庙时,光宗生,其母无宠。已而福王生,其母郑氏也。上嬖之甚,常与玄帝神前盟曰:‘有子则为后于天下。’书其盟于约,中分之,上藏其半,郑藏其半。”

晚明的国本之争避免了皇权专政的发展

神宗这样的做法,有悖于明朝祖制“以嫡为长”的皇位继承原则,再者皇长子其母生长子未加任何册封,而郑氏仅生皇三子地位已仅次于皇后,这样的行为在朝臣中引发了剧烈的争论。

皇帝仅凭个人喜好就可以违背祖制,这是朝臣们无法容忍的,于是纷纷上书建议依祖制,立皇长子为太子,“国本之争”便由此开始。

1586年,先是大学士申时行等人上书,他们说到:“国本系于元良,主器莫若长子。”“早建储位,以慰亿兆人之望。”

晚明的国本之争避免了皇权专政的发展

神宗却推脱“稍候二、三年举行”。这一举动引起了群臣的反对,为了稳住群臣,神宗使用了种种方法,包括对谏言的朝臣进行处罚、将奏疏留中及不收也不回复群臣关于此事的奏折等等。

1591年初,省亲归朝大臣王锡爵请求册立,神宗又以《皇明祖训》中的“立嫡不立庶”为借口,提出“三王并封”,“少待数年后,皇后无出,再行册立。”而这一举动实际上是直接剥夺了常洛优先为太子的权利。

群臣当然不能同意了,于是上书不下百本指责神宗的行为,在一片声讨中,神宗迫于压力将“三王并封”作罢,并与1593年同意皇长子“明春先行出阁讲学礼”。

晚明的国本之争避免了皇权专政的发展

1596年至1600年间,群臣依旧不断上书催促册封进行,然而神宗依旧是使出浑身解数推脱。

直到1601年,一直站在群臣这边的皇太后出手干预,再加上神宗与郑贵妃之间产生矛盾,使得神宗同意了册立礼的举行,年龄已至20的皇长子朱常洛终于成为了太子。

万历四十二年,福王常洵就藩洛阳,郑贵妃及其子对太子已无威胁,至此以群臣一方为代表的“国本之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晚明的国本之争避免了皇权专政的发展

2、“国本之争”对于朝廷的影响

长达15年的“国本之争”,最终虽然以群臣及李太后为代表的一方胜利而结束,却因对峙持续时间过长对朝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甚至推动了明朝的衰落与灭亡。

首先,为了避免面对不断上书请求册立的群臣,实施拖延战术,明神宗甚至不上早朝、不批阅奏折、不理政务。

明朝自正德以来政治越发黑暗腐朽,但在隆庆至万历年间明代朝廷曾经对前朝政治进行过改革,神宗初政之时,他也曾励精图治,“日视朝讲,万几亲总,……诏对辅臣,咨访部院,开诚纳谏,虚己受言。”

晚明的国本之争避免了皇权专政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执政的新鲜感逐渐消失,神宗对于繁杂的礼节与政务表现出厌恶的倾向,而对于郑贵妃的喜爱又推动厌恶朝政的情绪进一步发展,恰逢“国本之争”,神宗就恰如其分的给了自己怠政的理由。

长时间的国本之争,群臣上书成千上万本,这其中除了催促皇帝尽快行册立之事外,无一例外都对皇帝的行为进行了批评与指责,皇帝起初对上书者进行惩罚,但过于庞大的数字让神宗无可奈何,只能尽量避免与群臣的接触。

明末夏允彝曾说:“自贵妃宠,上渐倦勤,御朝日希。”神宗的不理朝政以及有意立皇三子为太子的行为,使他站到了封建礼制与道德观念的对立面,必然导致其的失败。

晚明的国本之争避免了皇权专政的发展

再者,激烈的“国本之争”又引发了不同党派之间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明末统治阶级分为了三派:册立派、反册立派以及处于两党之间的摇摆派。

党派之间为了斗争,使得大臣之间的矛盾恶化,也为他们进一步攻奸提供了论题。《明史》中写道:“神宗怠于政事,章奏多不省,廷臣渐立门户,以危言激论相尚。”

在“国本之争”结束之后,党羽之前的斗争也并未结束。参与明末党争攻奸的主要是东林党与其反对派,而东林党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在“国本之争”时被神宗罢免、惩罚过的官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本之争”挑起了党派的争斗并将这种斗争一直延续了下去。

晚明的国本之争避免了皇权专政的发展

另外,明神宗不重视培养其子常洛的处理政务能力,从侧面带来了常洛之子明熹宗的庸懦和宦官魏忠贤专权等事件。

神宗不愿册立常洛,也不让他尽早出阁讲学。由于万历年间受到的教育极少,导致常洛在即位之后表现出明显的政治经验不足。

而常洛又在早年猝死,其子由校的教育可想而知,他平时不理朝政却对手工制作十分感兴趣,史料中描写他为“性机巧,好亲斧锯髹之事,积岁不倦。”

晚明的国本之争避免了皇权专政的发展

宦官魏忠贤正是摸清了其的脾气秉性,一步一步逐渐控制了朝政。而明末政治极端黑暗正是明代灭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综上所述可以说“国本之争”使得朝廷统治者不务正业、统治力量被削弱、推动明代朝堂的腐败更盛,是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3、大臣一方的胜利有何意义

作为争论胜利的一方,虽然最后是李太后不得已出手才使得“国本之争”结束,但群臣在觐见以及对抗神宗皇权方面起了不小的作用,那么大臣们以及李太后的胜利意味着什么?大臣们在斗争中又发挥怎样的作用?

晚明的国本之争避免了皇权专政的发展

明代中后期,言官基本都是科举进士出身,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使得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在“国本之争”的事件中,他们不断地上书以及觐见,给神宗带来的极大的舆论以及思想压力,在斗争之初就迫使神宗承认不得违背长幼之序,使得他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就直接否定常洛的继承地位,只能依靠拖延战术使常洛暂时不得即位。

在神宗一次次对于觐言宦官进行处罚的情况下,言官们依旧毫不妥协依旧上书抗争,使神宗不得已让常洛出阁讲学,再配合太后的游说成功捍卫住了常洛的太子之位。

晚明的国本之争避免了皇权专政的发展

而正是因为,大臣一方的胜利,封建正统皇位继承秩序得以被成功维护。

“立嫡为长”是明太祖制定的皇位继承基本原则,这个制度对于保证皇位的顺利过渡,维护封建阶级内部统治秩序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臣们正是通过“立嫡为长”这一传统祖制为出发点,对神宗进行谴责,使其站在传统礼教以及道德观念的对立面,在“国本之争”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斗争的胜利使得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秩序不得被破坏,避免了神宗因一己私欲导致阶级内部斗争更盛的局面。

晚明的国本之争避免了皇权专政的发展

另外,言官群体在斗争中规范了皇权,将君主专制的萌芽扼杀在了摇篮。

神宗在早期处罚上书大臣姜应鳞时的借口为:“贵妃敬奉勤劳,特加殊封。立储自有长幼,姜应鳞疑君卖直,可降极边杂职。”因此此后所有大臣上书都以神宗说过的“立储自有长幼”为依据,迫使神宗失去在语言上的主导权。

而神宗在万历29年立常洛为太子,不仅宣告着神宗在此斗争中失败,更代表着其想利用专制皇权篡改皇位继承顺序的阴谋破产。

总结

明代末期,因为皇帝神宗的一己私欲,导致了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爆发。

晚明的国本之争避免了皇权专政的发展

一边是为自己诞下长子的宫女王氏,一边是自己宠爱却只诞下第三子的郑贵妃,皇帝在私欲的诱惑之下在两者之间选择了后者。

皇帝的选择引起了深受封建礼制熏陶的大臣们以及太后的不满,他们不断上书迫使皇帝承认长子常洛的地位,最终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然而长达十几年的国本之争使得朝廷受到不小的影响,皇帝终日不理政务、党派斗争激烈、后代统治阶级无能与奸臣治朝,对明代朝廷打击不小,最终促使明代走向衰落。

晚明的国本之争避免了皇权专政的发展

在这场斗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群臣在其中起到了主导的力量,他们正是依据封建祖制,以及不退让的决心,压迫皇帝,最终取得胜利,稳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内部秩序,避免了皇权专政的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5 1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官不得干政”的铁牌要后继之君遵守,可是从永乐时期的国本之争开始,明代的文官集团开始崛起,至宣德时期,一代英主明宣宗已经明显感受到了文官集团的崛起对皇权形成的威胁,所以,明宣宗
2024-06-15 17:51:00
大明最贪财的皇帝,派太监到全国挖矿,搞得百姓怨声载道
...重税,使得民不聊生,成为民间一大祸害。一、万历朝的国本之争皇权与朝臣的冲突问题由来已久,历朝历代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存在这一问题,而在万历朝这一问题却又尤为明显。神宗与朝臣们的冲
2023-02-23 17:29:00
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是怎样回事
国本之争,又称争国本,指的是明朝明神宗朱翊钧册立太子的问题,由于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所以被称为国本之争。当时有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
2024-06-26 09:45:00
聊聊导致上百名官员被罢官流放的大明“国本之争”
...大哗,朝廷之中议论纷纷,由此也引发了历时十多年的“国本之争”(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万历十四年(1586年)冬,“国本之争”以内阁首辅申时行上疏请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拉开序
2023-04-23 16:19:00
万历皇帝的一次“放纵”,导致明末乱局
...社福也。母以子贵,宁分差等耶?”二、爱屋及乌引发争国本在李太后的压力下,明神宗只好承认此事,在万历十年四月册封王氏为恭妃。四个月后,王恭妃为万历皇帝生下皇长子朱常洛。可是万历
2023-08-27 19:02:00
明朝万历争国本事件具体情况是什么
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且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朝中大臣受到流言影响,纷纷建议尽早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以破除流言。他
2024-06-24 22:03:00
为何说“一月天子”朱常洛是明朝最苦命的皇帝
...出生,从小不得父爱。身陷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万历48年(1620年),明神宗驾崩后,正式即位,年号泰昌。泰昌元年(1620年),因病去世
2024-05-16 20:17:00
万历皇帝为何不上朝,也不接见官员?
...万历皇帝与文官集团就发生尖锐的矛盾,问题主要出在“国本”上面。所谓“国本”就是太子的问题。万历皇帝的长子名叫朱常洛,是宫女王氏所生,这对母子并不得万历皇帝的喜爱。万历皇帝最喜
2023-08-27 19:49:00
...册立朱常洛为皇太子,而明神宗则态度强硬的表示拒绝,国本之争的大幕由此拉开。万历四十二年三月,张差谋刺皇太子朱常洛的梃击案发生,朱常洵和母亲郑皇贵妃成为人们普遍怀疑的对象,明神
2024-06-15 17: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