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龙年将至,说说龙的故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09 09:53:00 来源:齐鲁壹点

假如要从浩若烟海的中国文化典籍中,遴选出一种动物,最能够代表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宏伟的气势以及浓郁的东方神秘色彩,那么非龙莫属。

在农历甲辰年就要到来的时候,我们说说龙的故事。

龙是怎么来的

近百年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很多人都认为,龙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如果龙不存在的话,这个概念又是怎么来的呢?

现在学术界较流行的说法是,早期各部落崇拜的图腾形象,大多是崇拜物本身面目。后来,黄帝氏族创造出了一种以蛇身为主体,溶入其它动物特征的综合性族徽,取代各部落原先使用的单一族徽。这种族徽被称之为“龙”。

如果用这个观念来审视一些考古发现,却有些说不通。1987年,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仰韶文化的一处墓葬中,发现了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蚌龙的造型,也是马首、鼋身、鹰爪,而蚌虎的造型,则与现在的虎没有区别。既然蚌虎是对真实动物的模拟,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推理,蚌龙也不仅仅是想象的产物?要知道,仰韶文化时期,黄帝氏族还没有开疆拓土,如果龙真是黄帝氏族创造的,就有些说不通了。

龙年将至,说说龙的故事

此外,我们都知道十二属相。最迟在东汉时期,人们便用此来记录生岁,十二属相中,有十一种动物是在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如果龙是虚构的动物,不由得让人问一句,大千世界,物种这么多,为什么要在十一种实实在在的动物之中,插入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动物呢?

此外,如果龙是黄帝氏族创造的,后来又演变为封建帝王统治万民的皇权象征,为何在十二属相中,它仅排在第五位?连鼠、兔这种小动物都能排在它的前面?讲究等级的儒家对此竟然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对于这些问题,只能有一个解释,龙或许真的存在,只是我们现在找不到它的踪迹而已。

这么说并不是无的放矢,确实有人曾经见过龙。有学者曾对《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中“见龙之事”进行统计,指出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至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共806年间,见龙的记载就达108次。

有人可能会说,因为封建统治者早就把神龙视为“祥瑞”,这些记录中可能有作伪的成分,那么我们把目光转向近代。

1934年8月8日,在辽宁省营口市发现了一具与传说中的龙极相似、特征一致的尸体,《营口市志》中是这么描写的:“8月8日午后,辽河北岸东小街一农民在附近苇塘发现一巨型动物白骨,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1米余,脊骨共28节。伪营口第六警察署将其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前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导致去营口的火车票一度紧张并涨价”。

对于此事,当时的《盛京时报》还派人采访,报道说:“……该龙体气参天,头部左右各生三支甲,脊骨宽三寸余,附于脊骨两侧为肋骨,每根五六寸长,尾部为立板形白骨尾,全体共二十八段,每段有尺余,全体共三丈余,原龙处,有被爪挖之宽二丈长五丈之土坑一,坑沿爪印清晰存在,至该龙骨尚存有筋条,至皮肉已不可见矣。”同时还配以照片,图文并茂,轰动一时。

除了这起事件外,1944年,在黑龙江省肇源县也曾发生“坠龙”事件,据说有数百人目击。

这些事实的存在,让人无法排除龙存在的可能性。

源远流长的龙崇拜

生物学意义上的龙是否存在,目前尚是一个谜,但是这并不影响中国人对龙的崇拜。

虽然“不识庐山真面目”,但是中国人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美学认识,创造出了理想中的龙。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龙,是依据“三停九似”之说创造出来的。这种说法见于宋人罗愿的《尔雅翼》:“龙有三停九似之说,谓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虵,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也就是说,如果把龙身分为三等份,自龙首至前爪占全长的三分之一,自前爪至腰占全长的三分之一,自腰至尾占全长的三分之一。龙的角像鹿角,头似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鳞,爪似鹰,掌似虎掌,耳似牛耳。按照这种要求创造出来的龙,是各种动物的混合体,粗看杂乱无章,细品气势非凡,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非凡的想象力。

自汉代起,龙成为帝王的象征。《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这一段记载把刘邦的出身进行神化,说刘邦就是蛟龙所生之子。

自此之后,龙变成了皇权的象征,皇帝以真龙天子自居,君主的相貌被叫作“龙颜”,穿的衣服被称作“龙袍”。

随着龙的地位提高,人们把龙的出现作为一种祥瑞。

在古代,人们把麟、凤、龟、龙、白虎称之为“五灵”,每当这五种动物的任何一种出现时,就是一种祥瑞之兆,表明盛世出现。后来,这五种祥瑞的动物又被附会以五行,宋朝罗泌《路史·夏后纪下》说:“汉儒之言,左氏以五灵妃五方,行而为之说。龙为木,凤为火,麟为土,白虎为金,神龟为水。”

根据五行学说,青龙在东方,为春天的象征,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除了青龙之外,龙王也是人们崇拜的对象。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龙王也进入了中国的神话体系,由于中国人的崇龙心理和尊王心理,龙王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诏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诏天下五龙皆封王爵。自此后,龙王成为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的神。

在众多龙王中,最著名的当数四海龙王。《西游记》中就提到了四海龙王的名讳,东海龙王名敖广、南海龙王名敖钦、北海龙王名敖顺、西海龙王名敖闰。借助小说的流传,四海龙王妇孺皆知。

山东“龙”字景点知多少

龙年将至,说说龙的故事

济南五龙潭公园的五龙壁。

龙在中国受到崇拜,还有一个例证,那就是中国人喜欢用龙命名身边的事物。在山东,就有不少带“龙”字的景点。

济南号称泉城,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泉名七十有二,济南“七十二泉”之名遂流传于世。在这些泉中,以龙命名的就有青龙泉、五龙潭、腾蛟泉、白龙湾等。

其中名声最大的便是五龙潭。五龙潭长70米、宽35米,水深4米多。泉池为石头砌成,泉水一汪碧蓝,明澈如镜、波光粼粼,泉水周边还建有灵雨亭、鲛人馆、杖影阁、倚仗桥等多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清代著名学者桂馥修建的“潭西精舍”和随之而来的“七十三泉”。

在济南民间,五龙潭可以说是最为神秘的存在。这种神秘,和唐朝开国名将秦琼有很大的关系。据说,天下平定之后,秦琼在老家历城建立了一所豪华府邸,这处府邸的位置就是现在的五龙潭,至今五龙潭内还立有一块“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故宅”的石碑。当然,那时候还没有五龙潭的名字,当时人们称这处泉水为静池。

秦琼去世之后,他的后人一直居住在这里。到了唐玄宗年间,皇帝无道,宠信贵妃杨氏,荒淫无度,不理朝政,致使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看到这种情况,秦琼的后人把一些仁人志士聚集在府中,准备向君主上本死谏。不料此事被小人告发,弄权贼子在皇帝面前告了御状。唐玄宗勃然大怒,派兵东进,准备将秦府满门抄斩。

据民间传说,朝廷官兵很快到了济南,快到秦府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异象。有人见到五条金灿灿的巨龙从天空显现,随即“轰隆”一声,秦府塌陷在静池中,池水面积迅速扩大,顷刻间秦府不见了踪影,从此静池便更名为五龙潭。

如今的五龙潭已经辟为公园,地址在济南西门外路北。公园内分布着28处名泉,共同构成了五龙潭泉群。

除了五龙潭外,济南还有龙洞山。

济南人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要看好水到趵突,想瞧奇景去龙洞”。这里的龙洞,指的便是龙洞山,这座山是济南东部一处名胜,传说大禹曾在这里制服了为害济南的黑龙。

海滨城市青岛也有很多以龙命名的景点。在崂山南部八水河上游,距离上清宫一公里处,有一处龙潭瀑。河水自上而下在这里形成一股激流,又从高约30米的悬崖陡壁奔腾而下。由于崖高水急,瀑击潭水、声若龙吟,气势雄伟壮观。瀑水在空中形成蒙蒙细雨,落入潭中激起满谷水雾,就像置身雨中,故有“龙潭喷雨”之称,是著名的“崂山十二景”之一。

龙年将至,说说龙的故事

青岛崂山龙潭瀑。

在崂山太清宫中,还有一棵古柏,这是崂山最古老的树,栽培于汉代。这是一棵藤缠树,缠在树上的藤,就是凌霄。凌霄是一种寄生藤,藤上生出一簇簇气根,依附在大树上,从中吸收养料和水分来维持自己生长。凌霄每年于夏秋之际开出漏斗状的大喇叭花,花色橙红非常艳丽,花期长达三个月,是非常重要的园林栽植植物。缠在汉柏上的这棵凌霄,已经有一百多岁了,像一条龙一样盘在汉柏上,直达树梢,故被称为“古柏盘龙”。

另外,泰安的黑龙潭、曲阜的九龙山汉代摩崖墓群、三孔中的“龙迹”,牟平的龙泉温泉、单县的百狮坊透雕云龙,都是山东“龙”字景点的代表。在这个春节假期,大家不妨一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9 11: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和泉娃游记——首届青少年实景解密研学活动启动解密五龙潭 共爱母亲河本报9月17日讯作为“爱在智博”第十一届济南国际泉水节系列活动之一,“济南-黄河少年行”和泉娃游记——首届
2023-09-18 11:47:00
...进到小桥流水,别有一番震撼。1965年,郭沫若游井冈山五龙潭,沉醉于此间美景,欣然题诗道:“井冈山上有龙潭,瀑布奔流叠作三。”如诗句中所言,井冈山五龙潭以碧玉潭(青龙瀑)、锁
2024-02-05 07:20:00
...与泉的发展故事。上午9点,各学校教师和学生代表齐聚五龙潭公园。“泉水为什么会喷涌而出?”带队老师告诉学生们,这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作为储备,需要有坚硬的岩浆岩使地下水形成压力,
2023-09-18 14:14:00
济南五龙潭樱花盛开 观赏樱花地方都在这里了
春暖花开,济南五龙潭的樱花盛开了,晶莹剔透,吸引众多市民纷纷观赏和拍照。据了解,五龙潭公园共有樱花7种、近300株,花期绵延一个多月之久。济南赏樱打卡地众多,济南有哪些推荐观赏樱
2023-03-15 11:36:00
济南五龙潭公园月牙泉水位缓涨
8月6日,济南五龙潭公园月牙泉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欣赏。4天前这个泉眼恢复出水,但水量极少滴滴答答。目前随着水位又升高了几厘米,滴答终于变成连续的水流,但水量还是不大。 由于预报中
2023-08-06 14:11:00
2024济南花朝节在大明湖畔启幕
...园、中山公园、济南植物园、济南森林公园、百花公园、五龙潭公园、花圃公园、佛慧山景区等市属公园景区联动,推出千佛山登山赏花、汉服大赛、“三月三”民俗文化庙会,济南动物园“爱鸟周
2024-03-24 12:41:00
情报站|暖!济南五龙潭一游客不慎落水,市民保安协力救援上岸
...端齐鲁壹点情报站发来情报,16日中午12点左右,在济南五龙潭公园,一游客不慎落入水中,园区保安及时地赶到现场,最终在保安和热心游客的共同努力下,落水者被成功救上了岸。“当时我
2023-03-16 15:22:00
“青蛇吐瑞”——张军博乙巳迎春十二生肖中国画作品展盛大开幕
...迎春十二生肖中国画作品展,亮相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五龙潭公园武中奇书法篆刻作品展览馆东侧职工之家展厅。本次展览共展出张军博先生近年精品力作40余幅(其中包括部分瓷绘作品),全
2025-01-22 15:46:00
...道来。有气势的龙地太原市有气势的龙地莫过于迎泽区的五龙口了。五龙口俗称五岔口,这里原本是一片洼地,天长日久成了一潭积水,并与东山的殷家沟、郝家沟、大枣沟、小枣沟、耙儿沟五条沟
2024-02-26 18:3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0月9日讯 据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其规范合理使用关系着广大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
2025-10-09 15:03:00
【有理有句】大江流日夜,鹿鸣天鹅洲
主创:王舒娴 詹蔷 汤立毅 李砚青统筹:陈俊旺 李川 伍佳佳 董晨旭【责任编辑:王舒娴】
2025-10-09 15:12:00
近日,百年人寿河北分公司分享了一则适老服务案例,展现了其在保障老年客户受尊重权方面的积极实践,为金融行业适老服务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5-10-09 15:28:00
淄博师专“王一君技能大师工作室”黑陶作品亮相陶琉会
鲁网10月9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苏清华)9月29日,2025中国(淄博)国际陶瓷琉璃博览会盛大开幕。本届陶琉会践行“文旅+展会”融合办会理念
2025-10-09 15:50:00
通讯员 翟亚坤近日,省工信厅公布了首批人工智能大模型“百景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泰安高新区中科恒信智能科技(泰安)有限公司人工智能上甑机器人集成解决方案应用场景成功入选
2025-10-09 16:34:00
骨折伤者被困搁浅货船 无为市多部门紧急求援
大皖新闻讯 10月6日,无为市西河水域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当日10时11分,无为市公安局刘渡派出所接到报警
2025-10-09 17:12:00
无人机空投物资 潜山市天柱山镇成功营救出两名被困青年
大皖新闻讯 10月8日,一场历时近四小时的紧急深山救援行动在潜山市天柱山镇展开。两名青年因在未开发的虎头崖景区迷路,其中一人脚踝扭伤
2025-10-09 17:13:00
大皖新闻讯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9日13时17分在四川甘孜州新龙县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0
2025-10-09 17:14:00
在金秋送爽的美好时节,中国进出口银行河北省分行迎来了成立九周年的重要时刻。九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河北省分行始终坚守政策性职能定位
2025-10-09 17:34:00
新生儿口吐白沫,山大附属儿医紧急为食管闭锁宝宝抢回“生机”
国庆假期期间,一名新生儿雯雯(化名)出生后即出现口吐大量泡沫,“像螃蟹一样吐沫,而且一吃就吐”,经当地医院食管造影确诊为“先天性食管闭锁”
2025-10-09 17:40:00
近日,中国银行邢台沙河健康街支行厅堂内秩序井然,工作人员正为客户办理业务时,大厅内一位老年客户突然身体不适,跌倒在地,情况十分紧急
2025-10-09 17:44:00
余干县古埠镇中心小学成功举办诗文朗诵大赛
童声琅琅,诵不尽百年风华;赤心拳拳,咏唱着时代新篇。近日,余干县古埠镇中心小学诗文朗诵大赛隆重举行。25名参赛学子同台竞技
2025-10-09 17:46:00
山海经主题研讨会在吉林动画学院举办
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吉林动画学院承办的畅叙·互鉴汇融:山海经主题研讨会,日前在吉林动画学院举办。本次研讨会旨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为核心
2025-10-09 17:55:00
凌晨1点,林女士(化名)终于关掉直播间。她揉了揉酸胀的眼睛,习惯性地清了清喉咙——“咳……咳……”然后苦笑了一下,看着滴水不剩的水杯
2025-10-09 18:13:00
鲁医健康说|破除精神疾病污名化,科学认知是关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关系着大众的健康幸福,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2025-10-09 18: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