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唐玄宗在《过晋阳宫》一诗中称赞太原“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余”,意为太原是一座龙翔凤跃的城市。在龙文化的影响下,太原人崇敬龙,喜爱龙,在生活中处处体现龙,遍布全市带“龙”字的街巷名、山水名、村庄名就是例证。龙年来临,太原人对于大大小小的“龙地”也是倍感亲切并引以为傲。下面就为您细细道来。
有气势的龙地
太原市有气势的龙地莫过于迎泽区的五龙口了。五龙口俗称五岔口,这里原本是一片洼地,天长日久成了一潭积水,并与东山的殷家沟、郝家沟、大枣沟、小枣沟、耙儿沟五条沟相通。每逢雨季,东山这五条沟的雨水就往洼地中流灌,从远处眺望就像是五条龙在张口倾吐,故称五龙口。以五龙口命名的街巷名有五龙口街、五龙口南巷、西五龙口前街、西五龙口后街(此街现已并入五龙口街)。
家族庞大的龙地
太原以龙城命名的地名有7条之多,其中以小店区的龙城大街最为有名。宽达110米的龙城大街不仅是太原最宽的街道,而且还是太原南部新的城市中心。除此之外,龙城大街还有一项纪录,即它是我市目前为止唯一一条通过面向市民征集名称活动命名的道路。在龙城大街的四周还围绕有龙城北街、龙城北街南一条、龙城北街南二条、龙城西大街、龙城南街。此外,在小店区曾经还有龙城街,后因名称与龙城大街相近容易混淆,故于2015年更名为龙盛街。
由龙庙得名的龙地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王又掌管着与民生最为相关的降雨,所以老太原不论城乡都有大大小小的龙王庙,以龙王庙命名的地名也有不少。杏花岭区府东街上督军府以东路段过去叫龙王庙街,就是因此地有龙王庙而得名。在五龙口北侧曾经还有白龙圣母庙,也叫白龙庙,是明代建筑。每到干旱年景,东山的农民就赶着羊来白龙庙求雨。以白龙庙命名的街巷有白龙庙街、白龙庙北巷、白龙庙南巷、白龙庙西巷。此外,在迎泽区朝阳街郝庄附近曾经还有个龙庙巷,也是因此处有龙王庙而得名。值得一提的是在晋源区,一条连接太原古县城进贤门和晋源新城的路叫作龙天路,是因路北口的龙天庙而得名。龙天庙祭祀的不是龙王,而是汉文帝刘恒。因为刘恒治代期间广施仁政,得到了晋阳百姓的拥戴,所以被立庙祭祀。龙天庙即真龙天子之庙。
状如龙形的龙地
杏花岭区南华门附近的双龙巷堪称太原老城区内最蜿蜒曲折的街巷。清末,有河北居民曾聚居于此,故称直隶庄。民国初年,山西省民政厅厅长孟元文建宅于此,为图好彩头,改称升官巷。后孟家连遭祸事,认为是屋后的玉皇庙作祟,因这里地形隆起,盘转回环,状如双龙,故改名双龙巷。以双龙巷命名的街巷还有前双龙巷和后双龙巷。在清道光《阳曲县志》中也有双龙巷的记载,此双龙巷在上马街东段北侧,与现在的双龙巷不是同一个地方,得名来历暂不可考。在尖草坪区上兰村还有条青龙街,因此街呈东南—西北走向,过去曾有北寺庙建于路东南端,形如龙头,西北端窄而弯曲,恰似龙尾,所以按地貌命名为青龙街。在尖草坪区北中环街与和平北路交叉口西北侧有两处地名,居民俗称龙卧里和龙洼里,盖因有龙卧于此地的传说,故于此地新建的两条小巷子得名为龙卧巷和龙洼里。
寄予美好愿望的龙地
在小店区长风东街以南有条街,现在多写为龙堡街,其实应为龙保街。龙保街得名于龙保村。龙保村原名钱家坟,随着坟墓增多,又称千家坟。由东而下和由西而来的洪水从未淹过该村,村民认为是龙王保佑,改村名为龙保村。由于保与堡同音,后人误将龙保写为龙堡,有龙堡街南一条、龙堡街南二条、龙堡南街、龙堡路、龙堡西路。小店区龙兴街,因位于原先的高新区内中心位置,俗称中心街。因街北侧有晋阳街,取“龙兴晋阳”之意,加之“中心”谐音“龙兴”,故正式命名为龙兴街,另有派生街龙兴南街。在尖草坪区有龙康新苑小区,是一处大型住宅区,在其内部有龙康街、龙康南街、龙康北街三条路,寄寓着美好的祝愿。此外,尖草坪区的龙云南街、龙云西巷,杏花岭区的龙樾巷,小店区的龙飞街、龙锦街,或有飞龙如云之意,或有腾飞之意,或有锦绣之意。
其他与龙有关的龙地
太原市区内其他与龙有关的龙地有晋源区的天龙山路、龙山街,尖草坪区的二龙山、龙角山、老龙头和龙溪路(因邻近龙溪小区而得名),杏花岭区的黑龙潭和龙鼎巷(因通往龙潭公园内的春秋大鼎广场而得名)、龙湾巷(因邻近龙湾小区而得名)、龙涧巷(因位于龙泉花园小区和涧河花园小区之间而得名)、龙槟巷(因位于东来龙城苑、香槟小区之间而得名),晋源区的龙涎巷。
放眼全市,“龙山”“龙水”“龙村庄”更是不胜枚举,主要有小店区的五龙沟村、大龙沟村,尖草坪区的石龙街村,万柏林区的河龙湾村、大卧龙村、小卧龙村,古交市的鱼龙角村、鱼龙庄村、王龙村、王龙沟村、南龙沟村、龙庄沟村、龙子村,清徐县的龙家营村,阳曲县的盘龙垴、龙山嘴、龙耳沟、龙泉河、龙泉、龙儿湾和龙兴头村、西龙庄村、青龙镇村、龙王沟村、龙王道村、龙王庄村、前龙王堂村、中龙王堂村、后龙王堂村、西黄龙头村、东黄龙头村、蟠龙村、南龙泉村、北龙泉村、龙窝村,娄烦县的龙尾头村、上龙泉村、下龙泉村、五龙沟村。这些龙地大多都是因有龙王庙、地形像龙、龙姓、龙的传说等得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6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