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的四大“流放”地,都是现在的哪里?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9 11:17: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古装剧中,大臣若激怒了皇帝,往往会在皇帝的雷霆震怒下遭遇抄家灭产的惩罚,甚至全家被流放到遥远的三千里之外。对于不太了解内情的人来说,看到这一幕时,常常会不由得松一口气,心想:幸好没有直接被处斩,至少还保住了一条性命。

然而,流放作为一种刑罚,实际上令许多人极为恐惧,以至于他们宁可选择自杀,也不愿承受被流放的命运。

为什么会这样呢?流放究竟有多么可怕?在古代,最常被流放的地方又是哪些呢?让我们一同探究一下吧。

古代的四大“流放”地,都是现在的哪里?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何为流放?

流放,顾名思义,是指那些犯了错误的人被迫离开家乡,前往朝廷指定的地点生活,且在没有朝廷的命令下,不得返回故土。

放在今天来看,流放至少能保住性命,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然而,事实上,流放的恐怖程度远胜于死刑。

流放表面上看似提供了一条生存之路,但实际上,在流放的途中要经历各种折磨,未必能顺利抵达终点。

一来路途遥远,长途跋涉使人身心俱疲。试想一下,即使在今天,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帮助,跨越数千里依然会感到十分疲惫。更何况在当年,他们只能靠双脚一步步走过去,身体虚弱的人往往在路上就倒下了。

古代的四大“流放”地,都是现在的哪里?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二来路途中会遭遇差役的盘剥和虐待。因此,出发前凡是还有能力的家庭,都会事先贿赂差役,只为求他们在路上能网开一面。例如,暂时解开枷锁,让老人轻松一些,不要骚扰家中的女眷。

即使顺利抵达目的地,也未必能够生存下来。因为到达后,仍需服劳役,承担繁重的苦力工作。

因此,有些人一旦得知自己将被流放,宁愿选择自尽,也不愿承受那无尽的痛苦。毕竟,死亡只在一瞬之间,而流放却意味着无尽的折磨,最终仍可能难逃死亡的命运。

古代的四大“流放”地,都是现在的哪里?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流放者为何不逃?

既然流放者的境遇如此悲惨,为什么他们不选择逃跑呢?毕竟在古代,没有像现在这样遍布的监控设备,走到哪里都被监视。

实际上,他们并非不想逃,而是无法逃脱。

尽管古代没有监控,但看守犯人的差役承担着连带责任。若犯人在流放途中逃脱,差役们的前途便会毁于一旦。因此,他们对犯人的监管非常严格。

古代的四大“流放”地,都是现在的哪里?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此外,流放者在行进途中都要携带着数十斤重的枷锁,不仅逃跑无望,就连完成每日的规定路程都相当费力,根本没有体力或心思再去考虑逃跑的事。

此外,古人出行时必须携带路引,这类似于我们如今的身份证和出国签证。那些逃亡的人由于没有路引,根本无法行动。一旦被抓,后果自然不言而喻。

此外,那些被流放的人如果遇上了皇帝的大赦,他们便有机会重返家园。正因为抱着一丝希望,他们选择了接受流放的命运,而不愿意冒险逃跑。

古代的四大“流放”地,都是现在的哪里?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王孙贵族流放地

古代被流放之人地位各异,而房陵自古以来却是历朝历代专为权贵流放而选定的地方。房陵即今天的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作为流放之地,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时期。

传说丹朱当年与父亲尧争夺帝位,结果失败。尧盛怒之下,将丹朱流放至房陵的深山之中,最终丹朱便死在了那片山林中。

战国时期,赵王被俘。秦王命人将他押送至房陵的偏远深山,让他在那里听天由命。从此,赵王再也没有从那片深山中走出来。

古代的四大“流放”地,都是现在的哪里?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在汉武帝时期,许多宗室子弟被流放至房陵,清河王刘年得知自己将前往房陵后,竟一路上滴水未进。隋朝时,太子杨勇因骄奢淫逸被父皇杨坚废黜,随后也被迁居至房陵。

李显也曾被流放至房陵,在那段时间里,他过着如履薄冰的生活。每当有人从长安到来,他便心惊胆战,怀疑是武则天派来的刺客。

可以说,从胡人到汉人,房陵这片土地上,权贵们的“落难”历史持续上演了上千年。

古代的四大“流放”地,都是现在的哪里?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文人墨客流放地

如今,三亚和广东地区已成为人们冬季最青睐的旅游胜地。然而,几百年前,这些地方却被称作“鬼门关”。若有人被流放至此,他的处境必定痛苦不堪,生不如死。

三亚在古代被称为崖州,而广东则被称为岭南。由于地理位置十分偏远,这些地方常被视为流放罪犯的理想之地。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文人墨客都曾被贬谪到此,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苏东坡。

苏东坡被流放到崖州时,已是62岁高龄。面对浩瀚的大海,他深知自己或许此生再无归途。然而,他很快调整了心态,将崖州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古代的四大“流放”地,都是现在的哪里?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苏东坡见当地百姓常因饮用海水而患病,便带领众人挖井。为了纪念他,人们将这口井命名为“东坡井”。

苏东坡还教当地的孩子们读书识字,使得原本不识字的崖州孩子逐渐成长为饱读诗书的学子。甚至还有其他地方的孩子专程来到崖州,向苏东坡学习。

尽管从苏东坡的描述来看,他的流放生活似乎颇为悠然自得,实际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乐观与豁达,他总能在困境中找到自娱自乐的方式。

古代的四大“流放”地,都是现在的哪里?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重刑犯囚禁之地

在清朝时期,宁古塔成为了流放罪犯最为集中的地方,这里就是如今的黑龙江宁安市。

因为这个地方当时位于关外,且人烟稀少,难以防范外敌。将犯了重罪的人流放到这里,不仅可以填补人口空缺,还可以对外界构成威慑。而这些流放者大多是汉人,清朝初期,许多汉人对统治不满,时常发生反叛。

宁古塔的寒冷程度极为严酷,八九月份便已飘雪,最寒冷时气温甚至可降至零下四十多度。对于那些长期生活在江南的流放者而言,要想在这里生存下去,必须严肃面对生存的挑战。

古代的四大“流放”地,都是现在的哪里?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如何熬过寒冬,如何找到食物,如何确保自己不生病,这些问题每天都在脑海中萦绕,又哪里还有心情去思考是否要谋反呢。结语

中国古代的这些流放之地,尽管充满了苦难与磨砺,但也见证了人类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这些地方逐渐从荒蛮之境变为了如今的繁华富饶之地。尤其是三亚,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早已无法想象当年的萧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探讨古代九大著名的流放地,揭示它们的历史意义和地理特色
...放的又一地点。儋州地处偏远,经济文化落后。北宋文豪苏东坡曾被流放至儋州,他在此地度过了艰难的岁月。贺州,位于今广西东部,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流放地。贺州地处山区,土地贫瘠,生活
2024-10-07 21:02:00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苏东坡在海南获赦迁居廉州期间,多次给他人诗文题跋,这些跋文都颇有深意,像《张田与妹仁寿夫人书跋》(又作《跋张广州书》),就彰显了苏东坡崇尚廉洁的品格。苏东坡徙
2024-02-21 16:58:00
浸润一座城,点亮每颗童心!舞台剧《少年苏东坡》震撼来袭
...龚彦月)5月24日,由眉山市歌舞剧院创排的舞台剧《少年苏东坡》在眉山市会展中心进行开演前最后一次联排,该剧以苏轼的少年成长为主线,母子情、父子情、兄弟情、故乡情贯穿其中,以“
2024-05-25 10:19:00
...之力担荷全人类的痛苦,堪称“人而圣者”。比较杜甫,苏东坡则可以说是“人而仙者”,苏东坡有“坡仙”之谓。李白很早就被称为“诗仙”,但叶嘉莹先生认为李白是“仙而人者”,李白是天才
2023-12-15 06:25:00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光的建议下,一批因为反对新法被贬的大臣纷纷被召回。苏东坡也获得了东山再起的机会。短短一年半,他从一个犯官一路直升到三品大员,提升了六个品阶。外任10多年,苏东坡吃尽了变法派的
2024-06-28 10:50:00
过有力量的生活2
...笔北京日报出版社读客文化/出品明日看点:快乐和理想苏东坡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赤壁赋》,就是在黄州写的。到了写《定风波》,他讲走过了风风雨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2023-02-09 03:42:00
...珍品,或许就是从这条黄金水道漂洋过海的吧?北宋时,苏东坡从被流放的海南经赣州北归,游览庐陵古后河时感叹:“此地风光半苏州”。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徐霞客在《江右游日记
2023-02-23 08:23:00
高俅真的十恶不赦吗
...在初入仕途的时候,因为是一个破落子弟,所以在苏府(苏东坡家)当个小官,与苏东坡很是熟识,苏东坡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文豪,而这高俅也同样是会舞文弄墨,写得一手好文章。高俅经常会将
2023-01-02 15:45:00
话剧《载酒东坡》将于12月26开演 带你穿越时空遇见东坡
...济开发区滨海文化广场文化馆上演。话剧《载酒东坡》以苏东坡晚年流放儋州时设立载酒堂,招收海南学子为引,通过讲述海南学子的感人友谊来引出苏东坡与章惇的陈年往事。 全剧以兄弟情谊为
2023-12-24 20: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