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母亲不在梦里
罗海波
李自健油画作品《母亲》 资料图
2022年10月16日晚8时8分,母亲离世,享年90岁。
2022年10月10日,星期一。弟弟做好晚饭,喊母亲吃饭,未见应答,径去母亲的卧室,见母亲已不省人事,身体的左侧已不能动弹,处于昏迷状态,我们兄弟仨急送母亲去医院。经GT检查,诊断为急性脑梗,且是主动脉,情况危重,即使手术也无把握,我们兄弟仨商定保守治疗。入院的第七天,母亲走了,从发病到离世,没留下一句话。
此后,母亲的身影始终浮现在我的眼前,然而却从未出现在我的梦里。记得2008年父亲去世后,约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常常会在梦里见到他。不知道为什么,母亲却从未到我的梦里来。她不来我的梦里,定然是不想在梦里扰我,让我受羁绊,定然是想让我好好地活着,不让我睡不安稳,因为她爱孩子。我禁不住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1932年,母亲在广西出生,二十刚出头便与父亲成婚。母亲与父亲的婚事,家里人大多不看好,外公却说,父亲看上去精灵,是棵好苗,便一锤定音成全了这门婚事。成家后,母亲在屯里劳作,垦荒种地,挑水施肥,洗衣做饭,脱谷粒,摘玉米,磨黄豆,做豆腐,榨花生油,样样不落。上世纪50年代初期,父亲响应国家号召参了军,在海南军区所辖的一个炮团服役,复员后安置到农垦中建农场。母亲这才带着我三岁的姐姐,千里迢迢从家乡来到中建农场安家落户,一家人总算团聚了。之后,父亲工作调动,我们一家迁至五指山腹地的通什茶场(今五指山茶场),扎根至今。
母亲一生吃苦耐劳。当年,农场安排母亲到粮油综合加工厂工作。我们农场1956年建场,以种植茶叶为主,同时兼种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
母亲每天早出晚归,有时还要加夜班,非常辛苦。一天,我放学后去找母亲,在厂门外大声地喊母亲,没听到回音,便径自走进厂子里,见厂子里的叔叔阿姨们,有的在榨花生油,有的在榨油棕油,有的在脱稻谷粒,忙个不停,却唯独不见母亲。后来才知道母亲是跟车去拉稻谷了。
我坐在厂门外的空地上,等了很久,终于看到母亲回来了。她穿着劳保围裙,双手戴着劳护护套,围裙上全是尘灰,她用手掸了掸,俯下身子,把我抱起来,说:“你怎么来了,放学了不回家。”我说,“我想妈妈了”。她笑着说,“哦,想妈妈了,妈妈和叔叔阿姨还要把车子上的稻谷卸完才能回去,你先回去吧”。我说,“不,我要和妈妈一起回家”。母亲于是找了个凳子让我坐着,她继续去卸稻谷。那稻谷每一袋足有五六十斤重。我看着一袋袋稻谷放到母亲背上,母亲双手放到身后,托着稻谷包的底部,一步一步艰难地走进堆放稻谷的仓库……母亲的背变得越来越驼,逐渐变成了弓形,她的脊椎、腰椎完全变了形,身板再也直不起来……为了生活,为了我们的成长,母亲承受了生活的所有重负。她没有抱怨,没有停下脚步,顽强地坚持着。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妇女刚强坚毅的品质。
母亲一生勤俭质朴。我们姊弟四人,因父亲工作繁忙无暇顾及,都由母亲一手带大。母亲生于农家,勤俭持家。她以自己的言行教导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堂堂正正,决不能偷偷摸摸。一个人活着,哪怕再困难,都要走得直,行得正。
母亲走了。她不在我梦里,她就没有走,她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9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