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公去世后,尸骨为何被人挖出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游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4 14:1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导语: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病逝。一年之前,他刚刚和八国联军签署了《辛丑条约》。对于当时中国人来说,他绝对是一个卖国求荣的小人。李,鸿章死后,满清政府给予了表彰,不过却秘不发丧。要知道,李,鸿章得罪的人太多了,他更为慈溪太后背了无数黑锅。如今李,鸿章走了,人们依旧会唾骂他。

李公去世后,尸骨为何被人挖出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游街

在临终之前,李,鸿章已经想到了这些。他告诉儿子,一定要把自己的墓地选在老家偏僻角落。儿子们听从了父亲的话,他们把棺材悄悄下葬,然后又用水泥加固了坟地。为了防止盗墓贼侵入,他们不敢在墓地中放置陪葬品。在李,鸿章墓地周围,儿子们又种上了一排排的柳树。只要柳树成荫,相信外人不会前来打扰了。

李公去世后,尸骨为何被人挖出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游街

在族人们心中,李,鸿章的名声值得万古流传,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官员。时间一晃而过,后来李,鸿章的墓地还是被人发现了。1973年,安徽几个农民将墓地凿开,然后又抬出了棺材。他们砸开棺材,把李,鸿章的骸骨挖了出来。那时的人们异常疯狂,他们已经缺乏了理智。在他们眼中,李,鸿章就是一个替满清封建政府卖命的走狗。他干的勾当罄竹难书。一个农民甚至开来了拖拉机,他们用绳子捆住李,鸿章的尸骸。

李公去世后,尸骨为何被人挖出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游街

拖拉机嘟嘟冒烟,李,鸿章的尸骸直接被拖拽着游街。人们都快慰万分,如同真的批斗了李,鸿章。李家族人虽然心痛万分,但是根本不敢上前阻拦。后来,他们趁着夜色偷偷背走了尸骨。然后找了一个土坡简单掩埋了。第二天农民们发现李,鸿章尸骨不见了,他们四处寻找,可是一无所获。1979年,当地政府找到了李家后人,并提出为李,鸿章重新修建坟地。在一番劝说之下,李家人如实透露了掩埋位置。于是,一座崭新的李,鸿章墓建成了。看到此番情景,当年的人们都羞愧万分。

李公去世后,尸骨为何被人挖出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游街

结语:如今那里依旧打着李,鸿章的旗帜吸引外地游客,农民们也做起了农家乐。李家后人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只是希望类似事情不要重蹈覆辙。实际上,李,鸿章对中国的历史还是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如果没有他,满清朝廷哪里有人敢于去同列强周旋。虽然李,鸿章签下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是他依旧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棺外,陪葬品也被哄抢一空。狂热的人们将他的遗体拴在拖拉机后面进行游街,直到尸骨散尽为止。一个为清王朝呕心沥血的重臣落得如此下场,到底是罪有应得呢还是千古奇冤呢?
2023-08-18 13:55:00
...卦早已经腐烂。尽管如此,他的尸骨还是被人拿了出来绑拖拉机后面进行游街,最终他尸骨无存。在进入李鸿章的墓室之后,人们在他和他夫人赵小莲的墓穴中发现了,两块共重60斤的金属。人们
2023-08-18 13:56:00
揭秘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的下场最惨
...经历了多次盗窃,最终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挖开,尸骨被拖拉机示众。这种下场堪称晚清四大名臣中最为悲惨的一位。
2024-04-19 11:22:00
李莲英的墓地被挖出来了吗?
...莲英生前权势熏天,穷奢极欲,但死后仍难逃孤茔一座,尸骨无存的悲惨结局。(参考资料:《清史稿》)
2023-08-18 06:46:00
为何“雷公”独宠李家山
...其中,24号墓葬的规格最高,出土100余件随葬品,墓主人尸骨早已腐朽,却在其遗骸位置发现一件用上万颗玉石、玛瑙、绿松石等装饰的“珠襦”。可以想象,当年下葬之时,这件“珠襦”是
2023-03-14 21:44:00
晚清重臣李公虽身居高位,但是难得的专情
李鸿章晚年和全家人拍的合照被保存至今,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正妻端庄大气,眉目间尽是一家之母的威严。站在李鸿章身后的小妾年轻貌美,一张白皙小巧的瓜子脸,眼神清澈,面容平和,让人印象深刻
2022-12-30 10:54:00
此女死后受无数人敬仰,官员们跪倒一片,如丧考妣
...句话。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个大脚的女人,她就是李鸿章的生母,她虽然有一双大脚,长得也不是倾国倾城,死后却受无数人敬仰,无人敢说她一个不字,但这可不是仅仅因为她生了李鸿章这个
2022-12-27 15:50:00
长平之战的赵军究竟是怎么死的
...。在长平之战后,这里的村民时常能在自家田地里面挖出尸骨,但是从来没有挖出巨大的尸骨坑,而且解放后依旧如此,耕田挖出尸骨成了家常便饭,但是都是零碎的,以至于村民丝毫不在意。但是
2023-05-15 19:52:00
河北女会计携巨款离奇失踪,21年后从水泥地中挖出尸骨
1984年,张家口启动了对东河沿岸老居民区的改造计划,但就在工人们如火如荼地拆除一栋老房子时,他们突然从一个老屋角的土地基里挖到了一块巨大的水泥。突然,敲水泥的工人一下子跌坐在地
2024-06-29 13: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