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5月5日消息(记者 孙春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看似平凡,却有不凡的担当;他们默默无闻,却有满腹为民情怀;他们坚守基层一线,用心践行初心和使命;他们立足本职岗位,用爱诠释责任与奉献。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救助管理机构和殡葬服务机构,聆听他们的感人故事,感受他们为民服务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救助管理机构工作人员:
用爱为受助人员铺就温暖回家路
在救助管理站,有一群人多年如一日地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流浪乞讨人员,并像对待家人一般关爱着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一边暖心照顾流浪乞讨人员,一边“满世界”帮他们寻找家的线索。
1988年出生的王健,在海南省救助管理站从事医疗服务工作。14年来,她履职尽责,用春风般的真情与温暖,让流浪乞讨人员感受到民政人的使命和担当。
救助工作有苦有累,但更多的是喜悦与感动。其中,让王健印象深刻的是帮助了一名离家26年的黄姓女子。
去年12月底,这名女子到省救助管理站寻求帮助。经过了解,女子26年前意外和家人分开,来到海南,由于不识字,无法寻找家人,生了孩子后,对家人的思念与日俱增,便萌发了寻亲的念头。王健帮助女子做DNA比对,通过多种途径发布寻亲公告,在多方帮助下,找到这名女子远在贵州的亲人。省救助管理站与机场派出所、车站协调,最后顺利将该名女子送回家乡。
“看到她与家人拥抱,跪在久未见面的父亲面前,我的内心触动很大。我深切地感受到,这就是我们救助人工作的意义。”王健说。
流浪乞讨人员是急需民政部门关心关爱的特殊困难群体之一。面对每一名流浪街头的人员,入职刚满一年的杨惠媚都真心对待,真诚帮助。
在海口市救助管理站工作,有时候会面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反抗,面对不愿接受救助人员的反感。曾有人问她,干这份工作图什么?杨惠媚笑着回答:“流浪乞讨人员更需要得到关心关爱。每当看到他们与亲人团聚那一刻,无论吃再多的苦,受再大的委屈,都值得!”
杨惠媚说:“在救助管理站工作,我们面对的是流浪乞讨人员和生活困难群众。我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帮助他们。”
殡葬服务机构工作人员:
用青春守护着“生命的终点”
1998年出生的黎德翠,阳光开朗,落落大方,从事着入殓师工作的她坚持用专业的素养、暖心的服务抚慰失去亲人的家属,让生命的告别更有温度,为这个传统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她刚到海口市殡仪服务公司工作时才20出头,大学毕业初出茅庐,尽管她从事着专业对口的工作,但很多人还是认为她很难在殡葬行业干下去。
为了尽快适应工作环境,黎德翠勇敢地克服心理障碍,在多个一线服务岗位轮岗实习。她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接触遗体时慌乱与恐惧,但她仍然战胜心理上的障碍,慢慢地进入了工作状态。逝者家属们一声声真挚的感谢和一次次深情的鞠躬,让她感受到了殡葬工作的温度。
“从事这行需要责任心和敬畏心。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保持初心。留些温暖给自己给他人。”黎德翠说,作为一名殡葬工作者,她将厚植深情,把生命的句号画好,不负“生命摆渡者”的责任和使命。
三亚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刘媛媛入行7年,由起初的好奇和畏惧,逐渐转变为敬业、钻研和热爱。每一次为逝者家属服务,她都一丝不苟地执行各项工作流程,并用心用情把服务做到最好。
自入职以来,刘媛媛始终保持青年员工的昂扬斗志,潜心学习并钻研技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职尽责,贡献青春力量,实现自身价值。
对于今后的工作,刘媛媛表示:“我要继续努力,不忘入职初心,在平凡岗位上尽职尽责,全情投入,以暖融融的‘殡葬温度’,努力托举沉甸甸的‘民生分量’。”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莫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