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以改革之力温暖“生命终点”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24 01: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

以改革之力温暖“生命终点”

——我市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见实效本报记者 陈墨怡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厚养礼葬,民风益清。殡葬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民生工作的重要一环;而殡葬改革工作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变革,不仅事关百姓切身利益,更事关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备受社会关注。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准确把握殡葬工作职责定位和努力方向,不断完善殡葬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增强新时代殡葬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把百姓“身后事”办实、办好、办到位,高水平打造暖心服务金名片。

政策兜底 殡葬改革稳推进

殡葬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成功地区的经验无一不表明,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是做好殡葬工作最重要的体制保障。我市将殡葬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作为民生保障、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逝有所安”制度。

2022年,市民政局联合市委文明办印发了《渭南市殡葬改革“1+5+50”推进工作方案》,推进殡葬改革工作。2023年,继续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制定了殡葬改革“1+5+50”专项行动目标和计划。城市周边、公路沿线、“1+5+50”的试点地区散埋乱葬全部治理到位,实行滚动管理,褒奖先进,鞭策后进,形成长效机制。

谋定而后动,全市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统筹规划,科学制定殡葬改革相关政策,为殡葬改革实现兜底保障。富平县制定下发《富平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乡新型殡葬改革工作意见》《富平县殡葬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截至目前,全县268个行政村红白理事会全覆盖,把移风易俗、文明治丧、节俭办事纳入村规民约、写进居民公约;华阴市与市委文明办联合印发《华阴市殡葬改革分步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系统规范了殡葬领域公墓建设和管理,制定出既符合规定又受群众拥护支持的红白理事会职能及办事标准。

公益惠民 办好群众“身后事”

按照节地生态、规模适度、公益惠民的原则,我市加强以殡仪馆、农村公益性公墓为重点的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殡葬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在城市地区和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优先发展公益性骨灰堂,统筹建设公益性公墓,市民政局以“以奖代补”形式对农村公益性公墓给予支持,加快实现城镇居民安葬生态化、祭扫便利化、服务普惠化。

在富平县,公益动作正在释放积极效应——占地30亩的公益性骨灰安放堂、占地103亩的城市公益性公墓,更有投资1275余万元的农村公益性公墓,已建成85个,由富平县民政局“三统一”方式建设,以“交钥匙”方式交付村上使用。

华阴市城市公益性公墓已初步具备运营条件,建成墓穴2334个,总投资780万元,配套建设办公区、接待服务区、礼仪服务区用房、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我市始终把维护群众合法殡葬权益、满足群众合理殡葬需求、尊重群众人格尊严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整合政务资源、优化办理流程、线上线下融合等方式,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殡葬需求。

绿色先行 文明殡葬不停步

殡葬改革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老”在千年旧俗,“大”在千家万户,“难”在除旧布新。这道难题如何解答?

唯有“破与立”统筹推进,破封建思想,立文明新规;破铺张浪费,立勤俭节约;破入棺土葬,立遗体火化;破占地为坟,立节地造林。

我市在文明殡葬的道路上先行先试,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厚养礼葬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过去单纯关注火化改革,发展到更加注重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治丧环境和服务的优化提升,强化殡葬基础投入,改革土葬,推行火葬,积极倡导节地生态安葬,大力倡导文明、绿色、人文的殡葬理念。

为形成科学健康、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尚,我市大力提倡厚养薄葬、文明节俭办丧事,积极倡导文明治丧,低碳安全祭扫,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行为。市民政局明令禁止在公共场所停放遗体、灵柩、搭设灵棚(堂)、游丧等妨碍公共秩序、污染环境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殡葬行为;禁止生产、销售封建迷信的殡葬用品,积极推广现代文明的殡葬礼仪和殡葬用品,大力倡导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遥祭、植树缅怀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积极组织集体共祭、社区公祭、家庭追思等现代追思活动,形成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殡葬文化。

大力宣传 移风易俗树新风

殡葬改革关系到逝者的尊严和生者的慰藉,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是成败的关键。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成果,推动群众从“要我改”为“我要改”的根本性转变,我市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宣传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引导公众关注、参与殡葬改革,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殡葬改革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实施殡葬改革以来,各县(市、区)纷纷响应,频出“新招数”。华阴市开展“一动一静”两种宣传,“动”是利用宣传车开展流动宣传,利用各试点社区广播站、电子屏反复播放殡葬改革、婚俗改革移风易俗倡议书、专题片等;“静”是指在各试点社区显著位置张贴红白理事会领导小组、章程,殡葬、婚俗改革移风易俗内容的宣传标语等。

为提升群众对殡葬改革有关政策的知晓度,富平县大胆创新采用“3+1”宣传方式。“3”即“全面宣传、立体宣传、针对性宣传”三梯次宣传。“1”即“平台宣传”,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出“殡葬改革专栏”等系列报道;线下利用公告栏、村内广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宣传。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殡葬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还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下一步,我市将出台更多鼓励性、引导性的政策措施,加快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以更优质的服务、更有力的保障赢得群众的认可与支持,推动渭南殡葬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4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眼关注|让“生命终点”走向青山绿水间
在传统生死观念下,大多数群众会习惯性地避讳不愿谈及“死亡”与“陵墓”。而现在,随着贵阳殡葬改革工作的推进,依托“治风”,移风易俗取得成效,草坪葬、树葬、花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正逐
2024-04-08 05:52:00
给逝者尊严 让生者慰藉 她是“人生终点站”的“摆渡人”
...,王宇辰以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致与坚韧,让这座“人生终点站”更有温度。 张家口市殡仪馆工作人员 李晶:王宇宸是我非常敬佩和欣赏的一位同事。她在日常工作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和敬业
2024-10-30 08:17:00
...政策研制座谈会在博兴县召开。会议集中听取了山东殡葬改革情况及博兴县丧俗改革相关情况,并就海葬工作、殡仪馆、公墓、骨灰堂、殡仪服务站等殡葬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进行分组讨论。会议期间
2023-06-19 16:33:00
...性骨灰堂相继投入使用南京加快推进殡葬设施建设和丧俗改革布局规划建设57座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大仁山生命园;探索开设生命文化博物馆;投入使用南京城市公益性骨灰堂……南京市着力补齐
2024-04-04 02:16:00
...各方信息来源丰富的优势,助力党委政府走出去学习殡葬改革工作。通过“走出去学”“网络上学”等方式积极探索学习先进的殡葬模式,先后在济南、滨州等地参观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
2023-11-28 12:2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清明节是观察殡葬改革成效的一个窗口。办好群众身后事、满足“逝有所安”需求,是重大民生关切,也是殡葬改革的落脚点。伴随绵绵春雨,3月25日至28日,新华日报
2024-03-31 14:06:00
...谈会上,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我市殡葬改革、绿色殡葬发展情况及各项惠民政策,与会人员就如何更好推动我市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展开交流探讨,并对永思园事业发展提出建设性
2023-11-14 00:18:00
...是此行的目的地,也是船上96个家庭最后一次送行亲人的终点。这是福州市今年举行的第二场海葬仪式。64岁的刘雨泽在爱人和儿子的陪伴下走到船舷,随着舷边水光逐渐透出深邃的碧色,发动
2024-04-05 01:26:00
...葬,567位已故逝者迁入公墓。近年来,诸葛镇坚持把殡葬改革作为推动移风易俗,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推手,探索形成了革新厚养礼葬的观念、建设群众认可的公墓、倡树移风易俗的新风“
2023-06-16 17:3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深秋时节,世界目光再次投向黄浦江畔。11月5日,秉承“新时代,共享未来”主题,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启幕
2025-11-05 07:59:00
今年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全面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与自防自救能力
2025-11-05 08:00:00
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举措,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025-11-05 08:05:00
河北省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前列国企创新动能持续迸发——大数据里“读”河北(九)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025-11-05 08:06:00
河北省交易团参加第八届进博会带上“购物车” 寻求新机遇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黄浦江畔,万商云集,再赴进博之约。11月5日至10日
2025-11-05 08:07:00
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成立达成全省首笔公共数据交易、首笔社会数据交易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1月4日,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举行
2025-11-05 08:07:00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2025年12月底前,全国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地区至少将50种重点监测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纳入智能监管覆盖范围
2025-11-05 07:57:00
央媒看太原近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等多家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了“万古一脉——晋祠博物馆基本陈列”在太原面向公众开放
2025-11-05 07:5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崔帆)“路灯被树木遮得严严实实,影响夜间出行。”近日,会昌县网友通过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县城财富广场靠近206国道的小区出入口机动车辅道旁的香樟树枝叶茂盛
2025-11-05 06:42:00
江西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范围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沐雨)10月30日,江西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云平台公布江西省及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
2025-11-05 06:42:00
索道成梅岭景区创业风口?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唐代王勃曾在《滕王阁诗》中提到的西山,即现在的梅岭。梅岭,南昌人的后花园。坐落于南昌市西郊30公里处
2025-11-05 06:42: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邬强)11月3日,记者从2025南昌马拉松组委会获悉,11月6日至9日,所有参赛选手凭参赛号码布、工作人员凭工作证件
2025-11-05 06:42:00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颁发了安徽省首本轨道交通地下空间不动产权证,标志着合肥市在立体空间权属界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23:27:00
远离“雾霾天”,烟台“十四五”凭啥让蓝天成为日常?
胶东在线11月4日讯(记者 王竞男 摄影 李刚 )一年中超过320天可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9
2025-11-05 00:02:00
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郭健 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30日上午,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现场调研重点民生项目
2025-11-05 0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