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武汉疾控提醒:路边的蘑菇别采,别吃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15 09:46:00 来源:科普社会

6月14日

武汉疾控发布提醒

随着梅雨季来临

各种野生蘑菇旺盛地生长起来

误采误食毒蘑菇的中毒事件

时有发生

近日

医院已接诊了多起

由误食毒蘑菇引发的中毒病例

多数病例有常年采蘑菇食用的经验

吃完毒蘑菇当晚住进医院

小小蘑菇真有这么可怕?根据《毒蘑菇中毒与识别防治》,在我国,可以食用的蘑菇有936种,毒蘑菇就有435种,毒蘑菇中毒死亡率高,其生存期相比癌症、肿瘤这些疾病更短。

远离毒蘑菇有“两个金标准”

第一金标准:

头上戴帽(菌盖)、

腰间系裙(菌环)

脚上穿鞋(菌托)的菌子

多有毒,尽量不要吃!

第二金标准:

自己不熟知的菌子不要吃!

注意!

这些蘑菇别碰

↓↓↓

武汉疾控提醒:路边的蘑菇别采,别吃

武汉疾控提醒:路边的蘑菇别采,别吃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关于毒蘑菇

还有这些小知识需要了解

↓↓↓

毒蘑菇中毒类型

胃肠炎型

这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中毒后潜伏期短,多在食后10分钟~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

神经精神型

潜伏期1~6小时。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死亡率低。

溶血型

潜伏期6~12小时。发病时除肠胃炎症状外,还有溶血表现。可引起急性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等体征。

肝脏损害型

这是引起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发病过程可分为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等6个时期。

对人体内肝、肾、血管内壁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组织细胞的损害极为严重,最终因造成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死亡率达90%以上。

呼吸与循环衰竭型

潜伏期约为20分钟~1小时。主要表现为呼吸与循环衰竭病症。死亡率高,应注意早期治疗。

光过敏性皮炎型

潜伏期约为1~2天。主要表现为日光照射处出现皮炎,如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样疼痛。

毒蘑菇中毒后如何处理?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治疗。

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蘑菇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防止窒息,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

保留剩余的毒蘑菇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路边的蘑菇

别采,别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5 13:46: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多人中毒!武汉疾控提醒“菇勇者”们,这些千万别吃
...有435种(摘自《毒蘑菇中毒与识别防治》),毒蘑菇中毒死亡率高,其生存期相比癌症、肿瘤这些疾病更短。夏秋梅雨季节,南方的农村地区,尤其高发毒蘑菇中毒,每一个惨痛的教训都在警告
2023-06-15 10:53:00
​本山叔的新剧《鹊刀门传奇》不仅让人笑不停,这个分辨毒蘑菇的顺口溜也十分实用
...外观非常相似,从外观形态上很难辨识。 03条盖盔孢菌死亡率也极高。夏秋季在针叶树腐木上成群或成丛生长,也经常出现在锯木厂的木屑堆上。04亚稀褶红菇误食后发病时间最短的为10
2023-08-30 11:35:00
一锅野生蘑菇汤,男子把自己吃进了ICU!专家:野外的蘑菇不要采,不要吃
...毒蘑菇是导致食源性疾病常见的致病因素,毒蘑菇中毒后死亡率更是高居榜首!有毒的蘑菇不仅仅会让你“见小人”(即神经精神型中毒),还可能导致肝肾损害、横纹肌溶解、胃肠炎症状等中毒。
2023-08-07 17:59:00
福建紧急提醒:别碰!别吃!福州已有人中毒……
...。野生蘑菇种类繁多一般人难以辨别有毒无毒一旦中毒,死亡率很高采食野生蘑菇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隐患稍有不慎就会危害生命健康面对这些野生的“美味”要坚决做到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综合
2024-04-12 17:46:00
吃菌中毒第一大省,把菌子纳入疾控了
...致云南省蘑菇中毒致死案例最多的物种,以其高达29.23%的死亡率[4],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毒王。如果说致命鹅膏是毒王,那么经常被云南人误食的亚稀褶红菇就是老二。亚稀褶红菇,属于
2023-08-11 22:58:00
海南省疾控中心“五一”期间食品安全提示
...河豚毒素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海南省沿海地区因误食河豚、织纹螺等含河豚毒素水产品而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常有发生。对此,专家建议,广大消费者应珍
2024-05-02 00:35:00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提醒:谨防误食野生毒蘑菇等有毒动植物
...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预防措施:不采摘。踏春郊游期间,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野生植物等。不购买。勿在
2024-04-09 15:59:00
警惕!吃了亲戚寄来的这些“特产”,3人中毒入院抢救
...!目前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可别拿生命来尝试美味都说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不止为了广大市民朋友的身体健康要说到每个人都记得牢牢的才行……再来学习一
2023-11-03 14:59:00
宁波62岁男子误食野蘑菇,全身肌肉抽动!
...难分辨。野蘑菇中毒没有特效药。预防毒蘑菇中毒,降低死亡率的最佳选择是:不采、不买、不吃野蘑菇!浙江省常见毒蘑菇种类图谱宁波疾控提醒不要食用野外采摘的蘑菇。一旦误食,不要等待中
2023-10-27 21:5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