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阜阳日报
『草莓之乡』唱响原野牧歌
——颍泉区闻集镇畜牧业发展侧记
仲秋时节,沃土流金。在颍泉区闻集镇李关村宏风养殖场,数千只可爱的“咩咩羊”用欢叫声迎接访客到来。提起闻集镇,不少人会联想起“草莓之乡”。近年来,“草莓之乡”唱响了原野牧歌——闻集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培育出镇域经济增长新亮点。
“老北京”来阜当羊倌
在李关村宏风养殖场,“咩咩羊”的“待遇”可不低:一排排羊舍整洁有序,料房、消毒、粪场、给排水等系统配套设施齐备。
宏风养殖场的曹立宏和张风夫妇俩,张风是出了名的女强人,满口京腔的曹立宏则被称为“老北京”。
张风是闻集镇李关村张小庄人,10多岁就辍学离家到北京打工,打工的餐馆就是曹立宏父母开的——两人由此结缘,相识相恋,经过17年恋爱长跑,终于喜结连理。
婚后,夫妇俩在北京、温州等地先后创业,有了一定财富积累,并在创业过程中发现,城里人生活水平提高后,非常注重养生,对吃的东西很讲究,高品质肉类、绿色有机蔬菜等很受欢迎。基于此,夫妇俩谋划着返回阜阳老家,开辟事业新天地。
“2015年初,我回老家过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接您回家’活动了解到家乡创业政策很好,同时发现家中父母老了许多,并患有慢性病,就想着回家陪陪父母。跟老曹商量后,我们决定返乡创业。”张风说。
回到闻集,夫妇俩从名字里各取一个字,创建了宏风养殖场。起初只养了几百只羊,但由于不懂防疫和养殖技术,很快,一场瘟疫将他们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第二年,曹立宏和张风到江苏一个养羊大户家里学了3个多月,并参加了颍泉区养殖技术培训班,逐渐掌握了养殖技术。为了购买设备、兴建有机堆肥场地等,曹立宏把北京的房子卖了,举家搬到阜阳农村。
2017年,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夫妇俩办起了占地130亩、年出栏5000只羊的宏风养殖场。目前,养殖场出栏的羊远销广东、浙江、上海等地,有机肥除供应本地草莓、葡萄种植基地外,都销往长三角地区。2022年,宏风养殖场产值达900余万元,并影响带动周边20余家养殖户一起“发羊财”。
“牛行户”打造养殖村
30多年前,阜阳农村有个顺口溜: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种田,养鸡、养鸭换盐钱。而闻集镇李关村出现“畜”势迸发的繁荣景象,要从“牛行户”王守连说起。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王守连就在当地打响了名号。“牛行户”有多“牛”?牛经他一看,常常是“一口准”。
从2000年起,王守连开始在家养牛,每年平均出栏四五十头牛,净挣二三十万元。他的养牛经,成为当地群众养牛的法宝。
李关村下辖16个自然村,人口5000多人。王守连当上村党总支书记后,在他的带动下,村干部纷纷学会了养殖技术。
“跟王书记学养牛,我们家每年能出栏30多头牛,还带动了身边群众一起发展养殖业。”谈到养牛致富,村“两委”干部李仙梅说。
除王守连、李仙梅等村干部外,村委会主任王士军是养鱼大户和种植大户,村“两委”干部陈玲是养猪大户。越来越多的村干部通过学习养殖技术,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和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在村干部的直接示范下,李关村群众纷纷走上养殖路。
“在王书记的帮助下,我从1头牛开始养起,现在家里养了13头牛。”这几年,村民徐金华不仅还清了外债、脱了贫,还攒了钱,盖起了新房子。
“目前,李关村肉牛养殖户达到18户,几乎家家都养猪养羊。年出栏肉牛500多头、生猪1000多头,养羊4000多只,养殖业年产值近1000万元,不仅是闻集镇最大的养殖村,也是颍泉区的养殖大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关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陈付友介绍。
大户规模养殖 就地解决秸秆出路
过去,每到农忙季节,农户总会担心小麦、大豆和玉米秸秆的处理问题。
“现在村里年轻人少,秸秆运出去耗时耗力,也很麻烦,留在地里又耽误耕种,让人头疼。”让苏屯村养殖户郭佳没想到的是,随着养殖户增多,以往无人问津的各类秸秆,如今成了香饽饽。“今年,我家提前到农户田里收购,目前储存的秸秆已达120吨,足够600多只羊吃上一年没问题。”
在火营村,旭阳养牛场工人用铲车将发酵后的玉米秸秆连同粗粮等,一起送进搅拌机内,这些粗料很快就被加工成黄牛爱吃的上等“料理”。
火营村位于闻集镇西南处,距105国道直线距离仅1.5公里,交通条件便利。旭阳养牛场建于2012年,占地1.3万余平方米,总投资1200余万元。现存栏西门塔尔、辽育白牛等品种肉牛500余头,年出栏肉牛达800余头,远销浙江、广东等地,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按每头牛纯利润4000元计算,年利润可达320余万元。
“目前,二期计划改扩建后,可以存栏肉牛1000头左右,年出栏数量、产值、利润均有大幅提升。”旭阳养牛场负责人李培超介绍,养牛场的牛饲料以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为主,能够解决火营村1000余亩耕地的夏收和秋收秸秆,为附近群众及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
“草莓之乡”唱响原野牧歌。目前,闻集镇有养殖专业村2个(李关村、火营村),养殖大户20多家,牧原饲料加工企业1家,牛尚源肉加工企业1家,山羊交易市场1个,大型冷库3个。随着全镇养殖业不断发展,田地里的秸秆不但有了去处,还产生了经济效益。
颍泉区闻集镇党委书记王常亮表示,今后,闻集镇将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加大玉米青储饲料储备储藏,按照生态环保要求,结合小田并大田,扩大有机肥利用,延伸加强牛肉产业链,不断延链补链,形成区域产业闭环,提升肉牛产业经济效益和综合附加值,打造颍泉肉牛养殖强镇。
(余波文/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9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