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西藏民生改善工作综述:奔向美好生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12 10: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藏日报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从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到实施乡镇周转房、工作暖棚、棚户区改造;从社会持续稳定、就业优先战略稳步推进到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过去五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民生先动,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刷新着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心中的幸福指数。

民生建设增力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生大事。过去五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教育事业发展更有质量。西藏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15年公费教育和农牧民子女“三包”教育政策,74个县(区)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94%。

如今,西藏教育工作实现了由“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的飞跃。

过去五年,西藏民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民生实事正向纵深推进,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全区惠及26.6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74个县(区)全部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开局良好,推进有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503元、16935元,增速连续七年位居全国首位。西藏城乡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分别达到45.62平方米和40.63平方米,实现了住房保障全覆盖。就业创业、教育优先、文化惠民、健康西藏等“十大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在雅鲁藏布江边的森布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斯曲曲加正在大棚中采摘新鲜的瓜果蔬菜,“一开始有些不敢也不愿意搬迁,害怕失去羌塘草原的放牧生活。可搬过来后,不仅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还能在家门口就业挣钱,真好!”斯曲曲加满脸笑容地说。

如今,沙地变成了“聚宝盆”,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贡嘎县人,巴桑亲眼见证着这一变化。

“曾经这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沙地,从没想过这里能长出树木、瓜果来。如今,这里有番茄、黄瓜,还有苹果树,经济林不仅起到了防沙治沙、保护水土的作用,还就近就便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巴桑感慨万千。

据了解,过去五年,西藏加大以扶贫脱贫为目标的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全区产业扶贫资金的5%用于安置点产业发展,确保每个搬迁户至少“一户一人”就业,实现了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民生实事有温度

“现在买菜,不仅方便,还便宜了很多。”家住拉萨市城关区丹杰林社区的央金老阿妈告诉记者。近年来,拉萨市城关区积极实施惠民平价蔬菜直销车项目,把比农贸市场、超市便宜10%至30%的蔬菜送到居住在老城区、廉租房内的居民家门口,真正做到了方便实惠,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百姓的吃穿住行用、“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民生,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群众的幸福指数。过去五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善于细致入微地体察民情,从百姓最希望解决的具体问题抓起。

过去五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下,西藏的民生建设越来越细致入微,真正把民生工作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建立了以拉萨市为中心,遍布全区城乡的藏医、西医、中医相结合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了“一村一卫生室”目标。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50个,床位数19650张,卫生技术人员25392人,400多种较大疾病不出区就能治疗,跨省异地就医实现直接结算,各族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2.19岁。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覆盖全区农牧民,对城乡居民和在编僧尼进行免费健康体检,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以内,农牧民转移就业人数年均55万人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保障人口全覆盖。

产业发展势头强

过去五年,西藏积极探索推动西藏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的思路、举措和途径,坚持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发展模式逐步由“输血”向“造血”转型升级。我区清洁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绿色工业、文化旅游产业、高原特色农牧业、藏医药产业、高新数字产业、边贸物流业等产业呈现出发展步伐加快、技术含量提高、发展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

过去五年,西藏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全域全时发展,电力实现从紧缺限电到富余输出的历史性转变;高新数字产业加快发展,全球海拔最高、西藏地区最大的宁算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在拉萨高新技术开发区建成运营,全区上云上平台企业3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国家级创新基地11家;农牧区电商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对口支援省市累计投入援藏资金367.08亿元,实施援藏项目6302个;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4459亿元。

一个个不断提升的数字,代表的不仅是成就,更是自治区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是老百姓的日子从活得有保障向活得更滋润的跨越。随着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来西藏的“民生蓝图”,必将浓墨重彩,更为可期。(记者 次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11: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央视快评】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 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动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正是6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在这个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村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美好生
2025-06-29 19:41:00
...中国始终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其中,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推动力,在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即日起,《科技日报》开设“人权
2023-10-13 03:51:00
...藏高原的真实图景,也将“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使命,转化为看得见的行动、可感知的温暖。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高原,如何打通保险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如
2025-07-15 10:01:00
习言道 | 这个“桃花源”,习近平牵挂在心
...写信,汇报村里发展变化情况,表达感恩奋进、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决心。4年前,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曾来到嘎拉村,漂亮整洁的村庄、热情淳朴的村民,给他留下深刻印
2025-07-02 20:30:00
驻村日志里的“民生密码”
...展成果体现在群众满意度上。守护格桑花:保险温度呵护美好生活深秋时节,一片片雪花飘落羌塘草原。昌都市芒康县农民普珍(化名)的手机响起滴滴声,提示她保险公司的大病理赔款到账了。这
2025-07-24 16:27:00
中国江苏网讯 6月16日至18日,以“畅游幸福新西藏·携手开创新征程”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在拉萨举行,吸引海内外近千家企业参与,参展产品近万种。江苏是对口援藏
2023-06-19 06:59:00
《爱心传递》西藏自治区灾后重建地方债券:意义深远,价值凸显的深度剖析
在广袤无垠的青藏高原上,西藏自治区以其神秘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然而,自然灾害的频发也给这片神圣的土地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应对灾后的重建工作,西藏自
2025-02-21 18:12:00
鲁藏姐妹一家亲|山东省妇联率团到日喀则等市考察对接援藏工作
...台、促进两地妇女增收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循着总书记的足迹,考察团一行参
2023-09-10 14:2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上展现更大作为——写在西藏民主改革六十六周年之际本报评论员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和百万农奴解放66周年,也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设立
2025-03-28 05:5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唐山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更绿色 在新能源赛道上补链条聚集群
日前,新能源重卡在河北港口集团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石码头运输。任小霞摄停车,扫码,启动换电程序……11月9日,在唐山市滦南县的一座电动重卡换电站
2025-11-23 07:46:00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陈培培:用真心换理解,做百姓的“贴心人”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陈培培用真心换理解,做百姓的“贴心人”11月12日,陈培培在图书室翻阅民法典。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11月12日
2025-11-23 07:54:00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我省第五批群众信访举报案件61件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1月22日,河北省接到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第五批群众信访举报案件61件(重点关注案件9件)
2025-11-23 07:57:00
塑料袋飘进铁路线动车\
轻飘物侵扰供电线。(南铁厦门供电段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杨霞瑜 通讯员 张文华)看似轻盈的气球、塑料袋,却可能危及铁路线路的供电安全
2025-11-23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 通讯员 陈萍)昨天,厦门十中举行建校50周年发展大会,千余名校友回到集美纺织东路7号参加活动。厦门十中成立于1975年
2025-11-23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余蕊)昨日,第五届“大航海时代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峡两岸学术论坛在厦举行。6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2025-11-23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昨日,一场儿童性教育亲子平行课堂在海沧新垵公益图书馆举行。这堂课是市妇联主办、厦门童缘社会服务中心承办的2025年“凤凰之约”公益创投项目——“益儿伞”儿童保护项目的一个缩影
2025-11-23 08:11:00
马銮湾新城孚中央西小学竣工验收 明年春季投用
马銮湾新城孚中央西小学。项目名片孚中央西小学孚中央西小学位于马銮湾新城孚中央片区核心位置,北临东孚西二路,东临孚中央东路
2025-11-23 08:11:00
11月22日,以“雄奇山水间・新韵红叶情”为主题的第十九届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在巫山县开幕。“满山红叶,是数十载深耕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11-23 08:30:00
三明清流沙芜乡:渔业稳健发展 生态赋能绘就乡村振兴“丰”景
“庆渔业丰收 绘渔乡丰景”系列主题活动现场。东南网11月23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 通讯员 郭诗妤 邱东莲)11月22日
2025-11-23 09:44:00
科技赋能基层 初心点亮乡野
近日,2023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标兵名单公布,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璐,凭借在基层科普服务和科技助农领域的突出表现获此殊荣
2025-11-23 10:27:00
城市更新 共创美好|从“有得住”到“住得好” 吉林省住房水平全面提升
“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居住环境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5-11-23 10:28:00
第十九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在邯郸启幕
11月22日,第十九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赵王阁广场举行。图为《大戏山水间》表演。董源摄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陈正)11月22日晚
2025-11-23 12:13:00
策划:王文静制作:董源、李珊珊
2025-11-23 12:17:00
11月22日晚,以“文启中原,艺兴邯郸”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开启。沉浸式、分布式的展演模式,舞龙舞狮、草编时装秀、苇子灯阵等9个节目沿街呈现,让游客
2025-11-23 12: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