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慈禧是如何发动辛酉事变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7 20:3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慈禧是如何发动辛酉事变的

慈禧由一个小小的嫔妃,一步一步晋升到贵妃,再到皇太后,在这个过程中,都会留下很多印章。譬如,她由嫔升妃时,会有金册金宝、玉册玉宝;当她由妃升为懿贵妃的时候,还会有同样的金册金宝、玉册玉宝。这些东西,对她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即使在她死后,这些东西的威力仍然存在,后人看到它们,就好比见到圣旨,见到皇太后本尊,是相当了不得的。

后世一般认为,慈禧天生就有很强的权力欲。有人说,她当年做懿贵妃的时候,就已经暴露了她的政治野心,按捺不住想要展示自己的政治才华了。更有人说她在承德山庄服侍咸丰皇帝的时候,帮咸丰批阅奏折,很可能就是有意而为之,有很大的预谋之嫌。

其实,站在女性的角度来看,女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期望能够安稳度日,有什么事有丈夫顶着。虽然后来慈禧丈夫不在了,儿子太小,又依靠不了,但在此之前,如果没有一些现实带来的刺激,相信也不会让她产生抓住权力的念头。她作为一个女人,应该也是受形势所迫,毕竟只有手握权力才有出头之日。

时值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八月初八,英法联军的大炮轰进京城,咸丰皇帝带头弃城逃走,还带领了一众宫娥后妃、王公大臣。逃跑是需要交通工具的,所以,这批人有的骑马,有的坐轿子。

当时负责安排后妃交通工具的是肃顺,他给正宫娘娘慈安皇后安排了最好的轿子,而当时虽然慈禧已经做了懿贵妃,但还是比不上皇后,肃顺给她安排的轿子就不太好。所以一开始,慈禧就因为轿子质量太差,一路颠簸还十分硌屁股而气得不行,然后就去要求换轿子,没想到,在肃顺那里碰了一鼻子灰,人家一句“换什么换”就给顶了回来,还冷嘲热讽说了些“又不是在宫里,哪有那么多条件,凑合坐吧”这样的话。慈禧被这么噎了一遭,老公虽然健在,自己还不算孤儿寡母,但是,皇帝当时哪顾得上她呀!于是,慈禧自己抱着孩子坐着不好的轿子,一路颠簸到了承德。路途十分遥远,一路上,她也着实受了不少苦。档案里面也有记载,当时肃顺给了慈禧不少气受,所以慈禧跟肃顺那时候就产生了矛盾。

到了承德之后,慈禧受到的待遇依然没有好转,给皇帝和皇后安排的自然都差不了,但身为贵妃的她,就略显凄凉,给她准备的东西都不是十分好,无论是生活起居方面,还是饮食所用的餐具,都肯定跟皇后的比不了。然而,慈禧这人攀比之心极其严重,跟人家比较之后,又惹了一肚子气。

当时慈禧的内心活动是十分复杂的:自己的儿子是未来的皇帝,自己是要当皇太后的,这肃顺也太不会看事儿了!这么办事实在让她接受不了。同时,还有一个人在她身边煽风点火、添油加醋,这个人就是太监安德海。这个人不停地鼓动唆使慈禧,使得慈禧对于权力的欲望急剧膨胀。再加上这一番遭遇,她深深地意识到了权力的重要性。

对慈禧来讲,最有意义的一个“香宝”,应该就是“同道堂”,那是咸丰皇帝临死前,赐给同治皇帝的。咸丰皇帝去世后,小皇帝下旨,规定:要先在首章印上赏给慈安的御赏章,然后在尾部扣上这个同道堂印。实际上,同道堂印原本被咸丰皇帝当成一个闲章,很少使用。

但这个同道堂印对慈禧却产生了重要的效应,尤其是在辛酉政,变这段时间里面,慈禧靠它,把握住了权力。这让她有了胆量,也有了目标,也使她初步尝到了权力的甜头,所以,这个同道堂印章非常有名气。

其实,慈禧是没有资格使用这个同道堂印的,她这种行为,说白了就是通过霸占小皇帝的印章,来行使不属于自己的权力。就算小皇帝是她儿子,这个东西也不能由她来用。按照规矩,就算是保管都轮不到她,皇帝身后是有一批太监总管的。慈禧这种行为完全是欺负皇帝小,然后借机上位。

咸丰帝死后,朝廷分为三股势力:以醇亲王奕譞、恭亲王奕訢为首的皇亲贵胄势力;以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和同治小皇帝为首的帝后势力;还有就是以肃顺为首的赞襄政务八大臣势力。

那个时期的矛盾错综复杂,当时八大臣十分专横跋扈,根本没有把慈安、慈禧和同治这孤儿寡母放在眼里,这令慈禧意识到自己处境危险,不管是为了防止皇权落入他人之手,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她都不得不挺身而出。

于是,慈禧先去拉拢慈安,以历代奸臣专权欺负孤儿寡母为引子,又举例曹操逼宫的故事,一来二去打动了慈安,两宫太后首先上了一条船。然后,二人要做的工作就是一起去拉拢六王爷奕訢。

实际上,虽然八大臣的矛头是直指慈禧的,但奕訢与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是相当深的。因为八大臣是咸丰皇帝这一脉的,一向排斥六王爷。奕訢因为与咸丰皇帝有过夺位之争,一直以来为了保命,都以一个闲散王爷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其实他对咸丰皇帝早就心怀不满。因为无论文治武功,奕訢在道光皇帝的九个儿子当中都是最出色的。咸丰五年,奕訢被革去了军机大臣等要职,只给他留下了恭亲王这么一个虚位,一直被放在京师当留守大臣,和核心权力相距甚远,不能够参与核心机密,奕訢的心里十分不平衡。所以,慈禧给他提供了这个机会,他是一定要参与进去的。

奕訢及时掌握住了这样一个叩谒梓宫的机会,先去叩谒哥哥的棺材,然后再去拜见两位皇嫂,实则三人是在承德密谋发动一场政,变,主要目的就是干掉八大臣,这场政,变就是历史上的“辛酉政,变”。

北京是奕訢的天下,承德是八大臣的天下,所以当时奕訢坚持要回到北京再发动政,变,这样方能达到天时地利人和,方便自己施展拳脚。于是,慈禧以皇帝太小经不起折腾为由,抄近道先回京城,而肃顺护卫咸丰灵柩走得很慢。因此,慈禧比肃顺早到京城两天。瞄准这个时机,回京后,慈禧大吐苦水,当着大臣们的面哭诉肃顺,历数他如何欺负她和小皇帝。大臣们看出了慈禧的用意,纷纷把矛头指向了肃顺。随后两宫皇太后降了旨、盖了印,卸去了肃顺等八大臣的顶戴花翎。肃顺被立即斩首,端华和载恒在牢中自尽,其他人没再深究。

慈禧可谓成功地迈出了得权的第一步,这为她得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切明显多亏了奕訢,按理说慈禧应该感念在心,但是,后来叔嫂之间又发生了很多变故。

在政,变之后,皇权就回到了两宫皇太后和奕訢王爷的手里,虽然在他们执政之初,有一个合作的蜜月期,但是,慈禧这个人最善于卸磨杀驴、过河拆桥,过了这个蜜月期,她就翻脸不认人了。

垂帘之初,奕訢作为议政王事实上是忠心耿耿、事无巨细地为慈禧太后安排着、布置着,把朝廷上下大事小情弄得井井有条,与此同时,权力也在逐步集中。这个时期,主要权力都集中在议政王的手里,也还算和谐。但慈禧的头脑十分冷静,她发现,这个时候朝野内外似乎眼中只有一个议政王,只认这个恭亲王,都忽略了还有皇帝,一旦意识到这样一种局势,慈禧必然不会坐以待毙了,她开始警觉,准备找机会就要对付奕訢。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一个让慈禧找碴儿的机会来了。事情缘于慈禧非常讲究生活品质,爱奢侈铺张,喜欢金银器皿,既然已经位居皇太后,要使用好东西也无可厚非了,自然有资格摆谱。尤其是她身边还有个安德海,时常鼓动唆使她,这个安德海老是跟慈禧念叨,说皇太后应该使最好的东西,咱们现在这个碗啊、盆啊什么的也该换换了。慈禧一听,是这么回事,就吩咐安德海去安排。

只是这个事却不是那么好办的,必须经过奕訢这一关,按理说,这是慈禧宫里的私事,奕訢本不该管,但是,事情关乎朝廷,他都要管一管,鉴于当时国库紧张,国家正处在一个困难时期,奕訢就没有同意这个事,让慈禧先凑合着用。

其实,慈禧当时也是非常忙的,每天政务繁多,这个事情她可能也忘了,但是禁不住安德海提醒。在奕訢那里碰了钉子,他免不了要说道说道。当时,安德海就跟老佛爷说了,您看这事真是倒霉啊,我到六爷那要换瓷器,六爷居然不允许。这话一出,慈禧当即一个激灵,有了警觉,为什么不给换啊?然后,这个安德海就开始添枝加叶、添油加醋,污蔑奕訢怎么怎么糟践他了,这个话一传就变了味,慈禧一听气得眼都绿了,咬牙切齿说,好你个奕訢,你怎么着?要造反啊!

这么一来,慈禧和奕訢之间就有了实质性的矛盾,慈禧还就此放话,要调查奕訢的所作所为,然后,开始鼓动慈安,指出奕訢有夺取她们姐俩权力的嫌疑,并声称,朝野上下眼中都只有一个六王爷,都快忘了还有皇上,更别提她们姐儿俩。慈安一听,确实有些道理,但并没发现奕訢有造反的苗头,况且,有奕訢以来,朝野上下都是奕訢在处理,她乐得清闲。但是慈禧不能苟同,她是极力劝说慈安,垂帘听政不能付诸东流,权力也实在得来不易,这么白白拱手让人岂不可惜,要采取措施才行。这回慈安点了点头,慈禧就利用这个机会马上进行暗中操作,把调查奕訢的命令发了出去。

恰恰这个时候有个钻空子的人,这个人叫蔡寿祺,是一个十分善于钻空子的人,要是没有他,还不知谁能来说这个事。他看准慈禧的心态之后,马上就上了一个折子,这个折子历数奕訢贪墨、骄盈、揽权、徇私等罪过,慈禧皇太后看了之后,把这个折子默默地留了下来,伺机而动。

紧接着,恭亲王就接到慈禧旨意,被免去了差事,赋闲在家,这回慈禧总算松了一口气。可这毕竟是她初步运用自己的权力,政治手腕还尚不成熟,她虽然革了恭亲王的职,但朝野内外都是恭亲王的党羽,恭亲王不会轻易罢手,这件事也不会这么轻松就了结。

因为这几年奕訢的功劳是朝野上下有目共睹的,即使有些事不是什么大事,奕訢也都责无旁贷,奕訢一经罢免,引起不少人的不满。慈禧接连收到上书,请求免去奕訢的处分,慈禧一看这大臣对自己的处理是不太满意啊,就赶紧去跟慈安商量。慈安还是比较厚道的,主张适可而止、得过且过,毕竟六爷功劳不小。慈禧一看,既然这个事情确实是处理得过于鲁莽了,那就改变策略,放长线钓大鱼,于是,就恢复了奕訢的议政王身份。这是第一次罢免恭亲王,到其恢复职位,前后仅持续了十天的时间,慈禧算得上惨败。

但要知道,慈禧并不是那种善罢甘休的女人,奕訢再一次独揽大权,慈禧的心中更加难以平复,她早晚还是要找机会彻底扳倒奕訢。

在那个时期,慈禧认为,分担她权力的人只有她儿子和慈安,再容不下他人,除了他们之外,别人是绝不允许来触碰她的权力的。因为慈安是正宫娘娘,她无法与之竞争,有事儿和她商量就已经足够了,而自己的儿子是皇帝,这个时候不能亲政,那只有两宫太后可以分担权力,奕訢身为一个议政王的历史使命早该结束。

从那以后,恭亲王与慈禧相处的过程中,就时常发生摩擦。说到他第二次遭到罢免,还是因为这个安德海。

同治八年(公元1869),安德海以皇帝就快要大婚为由,奉慈禧太后之命,到南方为同治皇帝采办龙袍。其实,太监是不被允许出宫的,安德海得以出宫,应该也是在慈禧面前下了一番功夫,才求来这么个机会,并且找了个借口。安德海一出宫门直奔苏州,不料,早已被慈安和恭亲王给盯上了。其实,慈安与慈禧多多少少也是有矛盾的,包括与小皇帝之间,也有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所以,这次慈安跟恭亲王同仇敌忾,合力对付安德海。

要怪也就怪安德海这个人太不安分,想不引起别人的注意都难,本身一个太监出宫就是违规操作,他在路上还不检点,十分张扬,找了许多女人上他的官船,沿运河南下的过程中还大张旗鼓、吹拉弹唱,要多高调有多高调。所以,他的船游到山东地界的时候,就碰上一个胆大的巡抚要治他,那人就是丁宝桢。他在办安德海之前,决定先去探了探慈安的态度,他火速八百里加急上书请示慈安。当时慈禧正在病中,慈安独当一面,把折子一看,心想这安德海了不得啊,出了宫不说,在路上还有这么多嚣张的事,当即一道秘密口谕,下令就地正法安德海。丁宝桢很快接到了谕旨,有太后撑腰,那还等什么,立马前去拿下安德海,二话不说就给他斩首示众了。

慈禧得知此事之后,衔恨在心,气不打一处来,她知道慈安是与恭亲王串通一气的,所以在小皇帝面前,言语间,透露出对恭亲王的深刻憎恨和极致不满,撺掇小皇帝找一个借口,把恭亲王再一次全权罢免。

当时,小皇帝提出要给两个母后修复圆明园,但是奕訢考虑,要以国家大事用银为重,所以反对,认为修圆明园这些事都太浪费了,这就触了小皇帝的霉头,使得他十分生气,想起母亲说的一些话,就把恭亲王的一切差事又给罢免了。随即,招来朝野上下一片反对之声,所以,西太后又不得不摆出姿态,装模作样对小皇帝大加训斥了一番,然后让,无奈又给恭亲王恢复了一些差事,这第二回合,恭亲王还是赢了。

通过这两次的交手,奕訢的心灵可以说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最终,他彻底被免职是在公元1884年,当时,是中法战争非常激烈的时期。就中法战争这个问题,奕訢是主张议和的,然而慈禧是主战的,两人再次产生矛盾,最后,法国人竟然“不战而胜”,使得大清国丢尽颜面。慈禧一怒之下,又以此为借口,再一次罢免了奕訢,让他从此赋闲在家。

然而,事实并不像慈禧预料的那么简单,此时她还不能够真正独揽大权,因为还剩下一个永远横亘在她面前的正宫慈安,这个障碍是无法跨越的。只有除去慈安,慈禧就能够真正一人独大,所以,慈安这个阻碍她专权的绊脚石,就是她下一个开刀的对象。

之前,宫中一直在传慈禧患上了一种血崩之症,慈安当时还下懿旨,让各督抚找寻名医,请进宫为慈禧调理医治。所以这期间,大家都知道慈禧卧病已久,而且大臣上朝的时候,发现只剩慈安一人在里面垂帘听政了,慈禧则在养病。这种情况时间一长,大家都认为慈禧的身体不行了,肯定命不久矣,可是没想到,有一天去上朝的时候,宫门打开,突然太监在里面传出一句话是“慈安皇太后驾崩了”,这帮大臣一下子震惊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甚至怀疑是太监说错了。一直在病中的明明是慈禧皇太后,怎么会是慈安皇太后去世了呢?大家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面面相觑。

之后,急急忙忙到宫里一看,果真是慈禧太后在上面完好端坐着,而慈安在里面已经小殓了,衣服都穿好了,脸也盖上了,当时,大臣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登时哭倒一片。

在《翁同龢日记》中,有这样一则记载,有人制止痛哭的大臣,提醒说西太后正看着。可见慈禧和慈安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大臣因为惧怕慈禧,甚至不敢为慈安哭丧。

如此看来,慈安之死应该是大有文章,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性很大。据说,慈安太后一贯喜欢吃小点心,所以,慈禧就让她的太监和宫女给慈安送去了一个食盒,送去的食盒中有一些小点心,慈安吃完之后,当夜就暴亡了。

不过,不管慈安的真正死因是什么,慈禧在通向专权的道路上确实没有了任何阻碍。这个结果,无疑是她经过一步一步的努力,处心经营、谋划计算得到的,最后,终于一个人独揽了大权,然而,还有更多的风暴,更多的坎坷,在等着她去战胜和跨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起来看看慈禧对安德海有多宠
...持朝政。为了夺权,慈禧暗中命安德海设法赶到北京去找恭亲王,准备联合恭亲王发动政,变。安德海冒着生命危险,将慈禧写的信,安全地送到恭亲王的手中。随后,他又从中穿针引线。最终,在
2023-05-18 06:03:00
慈禧和李莲英都之间的关系到底有多好
...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年仅13岁的李莲英受命与在北京的恭亲王奕进行联络,传递信息,为慈禧成功除掉顾命八大臣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这个意义上说,李莲英实为从龙亲随,遂成为慈禧的心腹
2023-01-11 14:23:00
安德海帮助慈禧夺取政权,还与同治帝结仇
...入场,而慈禧相中的这个外援,就是咸丰皇帝的弟弟——恭亲王奕䜣。奕䜣为人机智、练达、颇有才干,如果好好重用,不失为国家的股肱之臣。但庸碌的咸丰皇帝害怕弟弟的光芒盖过自己,所以一
2022-12-13 11:43:00
慈禧眼前的红人小安子,为何丁宝桢说杀就给杀了
...宫太后当时还在承德避暑山庄,在安德海的从中协作下,恭亲王奕䜣赶去承德秘密商谈,经过里外配合,慈禧和奕䜣联合发动了辛酉事变。最终,顾命八大臣被废,慈禧和慈安开始垂帘听政,恭亲王
2023-02-08 10:43:00
皇帝驾崩,为什么皇后连夜召见皇帝的弟弟
...心让权力掌握在他人手中,此时她想到了一个,此人就是恭亲王奕訢,他是咸丰异母弟。但恭亲王早就被肃顺排挤。因此,咸丰皇帝到承德后,恭亲王只能在京城当一个留守人员。慈禧认为联合恭亲
2023-08-11 21:59:00
慈禧绞尽脑汁,为何一辈子都斗不过慈安
...也是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由于慈禧和慈安结盟,又有了恭亲王奕䜣的加盟,顾命八大臣很快被打倒,这就是著名的辛酉政,变。政,变成功后,正像预料的那样,慈禧依旧看重慈安,她的地位没有
2023-03-02 12:17:00
山东巡抚丁宝桢为何杀了慈禧的心腹太监安德海
...们帮助小皇帝稳固朝堂。但是慈禧和慈安两个人想要联合恭亲王奕忻夺取政权。慈禧在承德,奕忻在北京,如何让奕忻来到行宫成为难题。这时安德海挺身而出决定为两人奔走牵线,这是砍头的大罪
2024-06-13 09:49:00
他10岁进攻当太监,深得咸丰和慈禧宠爱,最后却身首异处
...,他的儿子载淳称帝。慈禧太后为斩获最大领导权,协同恭亲王奕启动了辛酉政变,安德海在那时候就当作了慈禧和奕中间的联系人,为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立过了赫赫战功,因而也荣升为大总管。慈
2023-01-01 22:33:00
丁宝桢除掉慈禧心腹安德海,慈禧为何没降罪于他?
...放在咸丰帝身边的耳线。咸丰帝驾崩后,在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的辛酉政变中,安德海冒死于热河和京城之间往来密报军情。两宫垂帘后,安德海被慈禧视为心腹。据说,安德海身形伟岸,
2023-01-24 21: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