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A股大幅走弱多受基本面、流动性、监管政策的明显收紧,以及外部冲击共同作用所致。
具体来看:
一是200414-200517期间受盈利持续走弱影响,且期间内央行收紧货币政策,2004年4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0BP,同年10月又有加息操作导致货币供应偏紧,叠加美联储也同样在加息周期内,国内外流动性均有所收紧的环境下市场大幅走弱;
二是2007110-2008111期间基本面同样趋弱,2007年内央行共加息6次,10次上调准备金率,同时海外次贷危机爆发压制全球经济发展,上证表现也较弱:
三是201014-201017期间受“新国四条”的出台地产端政策显著收紧,期间基本面和流动性同样偏弱,同时海外欧债危机爆发,上证出现大幅调整;
四是2010111-2012112期间国内盈利走弱同时通胀压力上行,央行采取收紧货币政策(期间内提高准备金率12次共计300BP),欧债危机蔓延下股市表现依旧不振:
五是201516-201611受811汇改、证监会清理场外配资以及熔断新规的影响,叠加美联储开始加息,A股明显走弱:
六是201811-201911期间金融去杠杆、中美贸易摩擦和海外紧缩周期开始均压制市场情绪;
七是201914-202013期间盈利走弱,中美贸易摩擦延续,叠加新冠疫情的爆发,上证跌幅也有所扩大;
八是2021112-202214期间俄乌冲突爆发,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扰动市场情绪且当时上海疫情扩散紧急封城,均对市场形成剧烈冲击:
九是202217-2022110房地产风险暴露国内盈利有走弱趋势,叠加海外拜登签署芯片法案、美联储在同年7月和9月持续超预期加息,股市明显承压。
那么大跌之后,探底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强力的政策或高层表态扭转预期,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政策底。
低估值和流动性宽松也是必要条件,这个相对而言更重要,低估值我们换个次叫做超跌,超跌之后会有一定的博弈性价比,而之后博弈能否真正起来,在于市场流动性是否宽裕。
政策底、情绪底、市场底,这个三个的先后顺序,首先是政策底,因为利好不能改变趋势,但以慢慢影响下跌的预期变化,然后才是情绪底,只有市场杀跌偏弱缓和,或者是指数虽然没有止跌,但个股跌幅很小甚至开始抗跌。
最后还是市场底部,在情绪砸盘消耗殆尽之后,资金开始选择超跌,市场的底部也就慢慢走出来。
只有情绪这块,除了从盘面感受市场变化之外,还可以参考平均股价指数,因为其才是反应整个市场的强弱指标。
很明显现在该指数还是很弱,至少情绪方面还未明显见底。
这波通过中字头救市力度还是很强,但却造成了其他题材的血崩,本质上来说,还是流动性并不充裕,这种拆东墙补西墙。
正常来说,当下也只有突击的小机会,其余还是耐心等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2 20: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