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郑和与朱棣:一场改变命运的战斗与赐姓的谜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3 18:18:00 来源:戏说三国

现在主流的说法是因为郑和在靖难之役中帮助燕王朱棣有功,所以被赐为“郑”姓,也就是郑村坝之战,这一仗朱棣以少胜多。

以8万兵马击败了李景隆率领的50万大军,当然这种以少胜多的战役一般都是局部胜利,并不是说50万军队一仗就被朱棣的8万人报销了。

郑和与朱棣:一场改变命运的战斗与赐姓的谜团

这一仗是朱棣第一次取得的大规模胜利,对朱棣来说十分重要,扭转了之前被朝廷压着打的被动局势,倘若说这一仗朱棣失败了的话,估计也就没有后来的胜利了。

郑和极有可能是在这一次的战役中为朱棣做出了贡献,为了纪念这一次的胜利,所以给他赐了一个郑姓,而不是国姓。

《明史》中并没有提及他被赐姓的事情,这些都是史学家推测的结果。

其实不赐国姓这种现象在古代是很常见的,有可能是因为郑和的功劳还没有达到朱棣要赐他国姓的地步,譬如像郑成功被赐国姓,是因为当时南明小朝廷已经岌岌可危了。

那时候刚刚建立起来的弘光政权已经被灭亡,史可法等人也殉国。之后就是隆武政权,这时候隆武政权主要依靠的是谁呢?

就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所以当郑芝龙把郑成功引荐给隆武帝的时候,为了表示对郑家的拉拢和器重,原本是想让郑成功当个驸马爷,但是隆武帝没有女儿,所以就赐了他一个国姓表示笼络。

郑和与朱棣:一场改变命运的战斗与赐姓的谜团

这些都是有客观原因的。

而像郑和虽然也有功劳,但是不大,朱棣也没有必要赐他一个国姓。所以可能就用郑村坝之战的“郑”字赐给他一个新的姓氏,表示他在这个地方做出的功劳。

其实这种现象在古代还是很多见的,譬如隋朝杨坚的父亲杨忠在西魏朝的时候被赐姓普六茹氏,西魏的国姓是什么呢?

就是拓跋氏,北魏的开国皇帝叫拓跋珪,不过到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时候,他积极推行汉化政策,拓跋就改为元姓了。

但西魏皇帝也没有赐给杨忠国姓,只是赐给他一个鲜卑姓氏普六茹氏,所以以前的时候杨坚的名字叫做普六茹坚,后来杨坚掌权才把姓氏改回来。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李渊家族了,李渊的爷爷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和宇文泰平起平坐,更比杨忠的地位要高,但是也没有被赐“元”姓,而是赐了一个大野氏。

郑和与朱棣:一场改变命运的战斗与赐姓的谜团

后来西魏灭亡以后,也是改了回来。其实这种赐姓在古代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它分为赐国姓,赐他姓,以及赐恶姓。

像郑成功属于赐国姓,而郑和、杨忠、李虎这些都属于赐他姓。

这种例子是最多的,像秦国的赢姓还是舜帝赐予的,赐他姓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一般以这个人的出生地或者功绩来赐姓。

所以郑和是因为在郑村坝之战中帮助了朱棣,所以被赐郑姓,这种说法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此外还有最后一种就是赐恶姓了,一般都是表示对罪臣的惩戒。

譬如最著名的就是武则天把王皇后和萧淑妃关起来以后,赐了两个恶姓给他们,叫莽、枭。

意思她们就是毒蛇害鸟一样,表示对她们的羞辱和反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是大明王朝第一位航海家,被封为国姓爷
...在一年后,赏赐马三保国姓“郑”,之后马三保便改名为郑和。至此以后郑和手下的人便称其为“国姓爷”。提到宦官我们的印象会停留在魏忠贤这样的人身上,祸国殃民、害了大明王朝;而郑和与
2023-01-24 21:10:00
明朝赐臣子国姓,为何是“郑”不是“朱”(郑和、郑成功)?
...姓的例子,最著名的就是“国姓爷”郑成功了,还有就是郑和。那么为何明朝皇帝赐国姓的时候是“郑”,而不是皇帝的姓“朱”呢?其实郑成功和郑和的情况不一样,郑成功有点复杂。郑和被赐姓
2024-10-18 09:56:00
郑和原名马三宝,靖难之役有功为何赐姓郑而不是朱?
郑和原姓马又名马三保,后来被赐姓郑名和,即三宝太监。最伟大的成就莫过于七下西洋了,带领着明朝两百多艘船下西洋直至东非部。据史册记载,郑和原是云南昆明人。云南当时有很多元朝时的官吏
2023-07-11 17:49:00
明朝皇帝姓“朱”,为什么赐国姓却是“郑”
...开国皇帝,朱氏自然是明朝国姓,而大名鼎鼎的郑成功、郑和都是被皇帝赐姓,其中到底有哪些故事呢。首先是明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年,这一年是明朝天启四年,郑成功出生在
2024-06-19 21:27:00
明朝皇帝姓朱,为何郑和却被朱棣赐国姓为“郑”?
...的就是历史课本上经常提到的大明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郑和。他原籍云南,一说本姓马,名和,小名三宝,有智略,知兵习战,在洪武年间朱元璋遣军攻灭元朝在云南残余势力的作战中被俘虏,随
2022-12-14 15:32:00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如此大规模的航海行动,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是踏遍亚欧大陆每一寸土地;明朝想要世界认识它,于是郑和七下西洋造访各国。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背后藏着什么教科书里没说的秘密?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一、贵族少年1371年元朝一位姓
2024-10-14 10:54:00
中国最著名的太监是谁
...最为著名的太监其实这些还不算,他就是明朝著名的航海郑和。郑和的大名我相信大家历史课本上就早早拜读过了,这个郑和不仅是个备受朱棣器重的太监,而且还是享誉世界的航海家,在当时的明
2022-12-26 17:04:00
魏忠贤是明朝最牛太监?并不是,明朝最伟大的太监是他
...并不是明朝的最牛太监,在明朝,最牛的太监应该是他,郑和。1371年,郑和出生在云南,原名叫做马三保,郑和一家都是伊斯兰教徒,而作为伊斯兰教徒,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终生的梦想,那就
2023-04-17 18:03:00
...战功,还七下西洋,名垂青史,他就是明朝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让我们走进历史,一起了解郑和七下西洋背后的故事,郑和原本姓马,元朝初年,他的祖先移居云南昆阳,是元朝云南王麾下的贵族。
2023-01-31 19: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闽侯廷坪乡各村村干部为“宝藏山货”代言,你认识这些山货吗?
2025-11-20 11:25:00
鲁网11月2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邹城峄山。峄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多处著名楹联,既有源自秦代《峄山碑》的篆书集联
2025-11-20 13:55:00
鲁网11月20日讯靖海卫故城位于威海荣成市人和镇,是明代海防体系的重要遗存,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见证了抗倭历史与卫所文化的融合
2025-11-20 15:10:00
河南首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发布,有你家乡吗?
大河网讯 地名,是地理位置的标识,是乡愁的情感载体,更是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哪些地名能承载一方的千年记忆?近日,河南省民政厅正式发布《河南省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5-11-20 16:33:00
大河网讯(记者 王怡潇)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这支两千多人的“娃娃军”,怎样鏖战独树镇冲出险境
2025-11-20 12:5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韬奋好书”暨“好书评”揭晓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两种出版物获评2025年“韬奋好书”
2025-11-19 08:36:00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