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有听友问:明朝皇帝姓朱,为什么赐国姓为“郑”?说的就是历史课本上经常提到的大明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郑和。
他原籍云南,一说本姓马,名和,小名三宝,有智略,知兵习战,在洪武年间朱元璋遣军攻灭元朝在云南残余势力的作战中被俘虏,随军至南京,入宫服役。
郑和
后被调入燕王府邸替朱棣服务,燕王朱棣后发动靖难之役,夺了侄子建文帝朱允文的位,郑和立有功勋被赐姓郑,从此又被称为“三保太监”。
但具体立了啥大功,在哪立的功,史书语焉不详。
永乐大帝
后人推测,可能是著名的郑村坝之战,朱棣仅率8万人跟建文帝50万大军对撞,力量虽然悬殊。但,作战经验丰富的朱棣利用机动灵活的骑兵,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左右夹击,连破7营,共毙伤建文帝军队数万人,获马2万余匹。这次大胜,朱棣反败为胜,以此为契机,经过四年血战,终于登得帝位,是为永乐大帝。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不过,为了宣扬国威,也可能是为了查找建文帝下落,朱棣决策下西洋,郑和兼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背景,正值壮年,忠心耿耿,被认为下西洋的使命非他莫属。几十年间,驾驭当世界上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载重800吨的四层木制宝船,那时的航空母舰。满了金银珠宝,出使了将近36个国家或地区,开辟了亚非的洲际航线,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了一些海洋考察,比欧洲早400多年,将我国古代的海洋事业推向发展高峰,对整个人类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而被用在史册。
朱允炆
但,就是这么一位在世界历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的著名人物,却一直有一个很隐蔽的未解之谜,那就是,看历史,以往的情况都是,皇帝为了表彰文武大臣之功,都会赐以皇家姓氏以梓恩宠。
李勣
如刘邦赐娄敬姓“刘”,杨坚赐尉迟义臣姓“杨”,宋徽宗赐马植姓“赵”,明太祖赐沐英姓“朱”,最有名当属《隋唐演义》徐茂公的原型,唐开国功臣徐世勣,字懋功,随秦王南征北战两击薛延陀,大破突厥、高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渊曾大悦封他为曹国公,加授右武侯大将军,赐国姓“李”。从此,徐世勣改名李世勣,为了避讳李世民,最终改为李勣。
郑成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4 18:54:5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