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姚启圣:从浪迹天涯到收复台湾,康熙却恨不得杀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1 12:14: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我们是否曾惊诧过,1682年时已经65岁的姚启圣,为何会被康熙皇帝不断启用?一个本已被顺治皇帝下令“永不启用”的汉臣,却在台湾收复的关键时刻反复受到康熙的信任托付。

姚启圣又曾做过什么,有哪些过人之处,才能屡屡打动这位满清皇帝的心?且让我们从头道来这个故事。

姚启圣:从浪迹天涯到收复台湾,康熙却恨不得杀他

一位浪迹天涯的“奇人”

姚启圣,这个名字最初并不为人所熟知。他出生在浙江会稽一个普通人家,自小便萌发出离家见世的志向。姚启圣性格开朗乐观,充满好奇心,他总幻想自己乘坐一叶扁舟,远离尘嚣,去遨游天涯。17岁那年,他终于鼓起勇气,背上行囊离家出走,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浪迹生涯。

这十余年里,姚启圣逐水荡漾,浪迹天涯。他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并沿长江而上,游历到川蜀地界。这一路上,姚启圣见识广阔,每至一处便打听当地人文风土和奇闻轶事。他尤其钟情于帮助弱者,义助贫苦。

姚启圣:从浪迹天涯到收复台湾,康熙却恨不得杀他

有一次,他在一个小镇上发现一个地主欺压农民,毫不畏惧地出手制止了地主的暴行,还将那恶霸治了个翻天覆地。这在当时的极端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可谓令人窒息的大胆举动。也就在这一系列游历途中结识民间疾苦、为弱者伸张正义的义举里,姚启圣渐渐打响了自己的名声,被周围人称作“奇人”。

姚启圣后期的游历路线则主要围绕江浙一带。这期间他目睹了南明势力的日渐衰微和清军渐次占领江浙的过程。尤其是1645年南京沦陷,这座昔日鼎盛的国都沦为残破之城,深深震撼了姚启圣的心。他也从中看清了腐朽的明朝究竟是怎样败亡的。

这让他对当下的朝政现状也颇有微词。后来清军入闽进行统一战争,姚启圣又亲历了一场场血雨腥风。更让他对人生有了转折的,是于某次返乡路上,遭遇从小欺负自己的一个地痞流氓。这恶霸竟然公然拦路要挟自己,姚启圣一肚子气无处诉说,恨之入骨。

姚启圣:从浪迹天涯到收复台湾,康熙却恨不得杀他

入旗报国再遭革职

于是,他决定入伍清军,亲身体会这股新兴势力。1650年,姚启圣凭着自己的学识和人脉,很快晋升为通州知州。上任后第一时间,他找来了那恶霸,将他严刑拷打了一顿以泄心头之恨。很快,他又看清了内部同僚间的拍马屁和分门别类的丑态。正直的姚启圣实在看不下去,35岁这年,他选择卸任归田。

归乡的路上,一场英雄救美让姚启圣结识了他的终生伴侣——何氏。这位何氏生性刚烈,使的一手樵斧十分精准,轻轻举石就有数百斤重,正是这异于常女子的力气,才让她逃脱了歹徒的凌辱。姚启圣不禁为他这般刚正不阿的少妇倾心,两人很快步入礼堂。

姚启圣:从浪迹天涯到收复台湾,康熙却恨不得杀他

婚后,姚启圣靠着家族产业和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小小汇聚。何氏也在几年后为他诞下了一子,取名姚仪,意为“端正有礼”。见自己有了儿子承继香火,姚启圣便打算重出江湖,拼搏出一番作为。

1660年,他重新加入镶红旗汉军,准备重新出山。然而几年后,因为海禁政策损害沿海百姓生计,姚启圳又忍不住发声反对并私自开放了海禁。结果依然是遭到革职,最终沦为了一个养马小吏。

姚启圣:从浪迹天涯到收复台湾,康熙却恨不得杀他

三番出山收复台湾

尽管如此跌宕起伏,姚启圣在汉臣中的影响力丝毫不减。他历练多年,见多识广,且为人正直,深得民心。1682年,在大臣如王士性等人的极力推荐下,已年过花甲的姚启圣被康熙起用为台湾收复计划的总督附属。当时康熙面临台湾沦陷的危机的压力,左右为难。起用姚启圣是权衡再三的抉择。

起初,康熙的用意并不单纯。他想借姚启圣之手完成收复台湾这项奇战威望,然后找个名义灭口。毕竟一个如此得民心的汉臣,始终是心腹大患。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65岁的姚启圣丝毫没有因不得志而有怨言,反而倾心投入这场收复事业,兢兢业业。

姚启圣:从浪迹天涯到收复台湾,康熙却恨不得杀他

七年间,姚启圣身先士卒,率军历练。他建立严明的军纪制度,还从战术上出谋划策增强水师实力。这让康熙大为赞赏。台湾收复的七年里,姚启圣的才华与忠心也深深击动了康熙。

1689年,台湾收复传来捷报。此时的康熙早已不忍杀姚,甚至想更重用,奈何姚启圣已年过古稀。在两人一番坦诚数次的深谈中,姚启圣巧妙化解了康熙的猜忌,表达了退隐江南的心愿。康熙甚为无奈,最终只能尊重地将他安置于江南行宫,这样一个传奇的政治生涯才划上句号。

姚启圣:从浪迹天涯到收复台湾,康熙却恨不得杀他

结语:放眼当代依旧奇人

姚启圣与康熙的关系,可谓显山露水、互有试探,却也不乏真挚情谊的片段。正是姚启圣过人的胸怀与气魄,才让他屡次化险为夷,最终全身而退。他虽身处清初满汉矛盾频发的动荡时期,却始终怀揣盈一世间事的广阔胸襟。这使他得以跨越种族藩篱,不偏不倚,奉献终生。

放眼今日,我们仍需要这样道义凛然、敢于直言、心系民生的奇人。正如姚启圣历经磨难不屈服,始终保持高尚人格和道义勇气,在乱世中做最真实的自己。当下,面对各种不公,我们也需要自强不息,勇于挺身而出、伸张正义。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敬佩与传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1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官越当越小”的姚启圣凭什么得善终
姚启圣,一个“官越当越小”的汉臣,“三只眼”索额图向康熙陈述姚启圣的履职记录:“顺治2年,姚启圣便官居福建巡抚之职,郑成功收台时,因资助粮草颇有微功,顺治6年,因抗拒朝廷的治闵方
2024-04-22 09:46:00
姚启圣正直清廉才能卓著,康熙对他既爱又恨
...》中,有三名汉臣贯穿了整部电视剧,分别是周培公,姚启圣和李光地。三人都才华横溢,但性格天差地别,最后也造成了三人结局的差别。清兵入关后,姚启圣游历于北直通州,受辱于土豪,一怒
2023-06-26 13:17:00
康熙重用过的5大汉臣,不仅善终且一个比一个厉害,他们都是谁?
...靳辅去世后,康熙下令在黄河岸边为他修建祠堂。四、姚启圣:平台功臣,功成身退在《康熙王朝》中,姚启圣很特别,别人当官职位上升,他却反降,且脾气倔强。不过经周培公推荐,康熙认识了
2024-08-20 14:23:00
康熙盛世:五位汉臣的传奇人生与不朽功勋
...兴衰,更彰显了一个汉臣勤勉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姚启圣与施琅:收复台湾的功臣除了文臣,在康熙朝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武将。其中,姚启圣和施琅就是两位不可不提的人物。当时,郑成功
2024-05-09 21:35:00
...的精神。他的治河工程为大清带来了安定与繁荣。四、姚启圣:豪爽嫉恶如仇的性格让他走过一条坎坷的道路,但他的功绩却是不可磨灭的。他与施琅合作成功收复台湾,为大清立下不朽功勋。五、
2024-04-30 15:30:00
周培公给康熙画了中国地图?姚启圣为何比不上施琅
...是依旧没有什么政绩,更别提画那幅中国地图了。二、姚启圣。平定三藩之乱和收复台湾,这都是康熙引以为豪的政绩。实际上这一政绩背后,姚启圣这个人的功劳绝对是不小的。而且他是个很有个
2024-06-13 10:32:00
施琅与姚启圣的恩怨情仇
...作头等大事。▲康熙皇帝剧照为了平定台湾,他启用了姚启圣和施琅两位能臣,但两人在福建任职期间却多次发生不愉快。“将帅失和”在战场上本是大忌,但为何康熙始终不另选能臣,且成功收复
2023-12-14 18:43:00
康熙有哪两类物品从不赐人,却将其中之一赐给姚启圣
姚启圣是康熙王朝里非常有个性的一个人物,与李光地并为康熙身边最重要的两大谋臣。姚启圣学问渊博,见识远略,而又性格孤傲,令康熙帝既爱又恨。都知道施琅收复台湾,然而背后谋划,运筹帷幄
2024-06-21 17:34:00
姚启圣:康熙时代收复台湾的幕后英雄
...复台湾,还离不了一个人,他正是康熙年间著名的贤臣姚启圣。大清因为是满族政权,所以在朝中大多都是满人比较多,可以说像姚启圣这样汉人做到那样的位置,足以看出康熙对他的重视。一、步
2024-03-02 14: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