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有些银行门前排起长队,为什么一些老人宁愿不要利息,也要取钱?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04 11:19:00 来源:至臻海购

对于很多收入来源有限的老人来说,常常会把半生的储蓄存在银行中享受利息收入。然而却有银行门前排起了长队,一些老人们不是来存钱的,反而是来取钱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为啥一些老人宁愿不要利息,也要取钱?答案来了。

有些银行门前排起长队,为什么一些老人宁愿不要利息,也要取钱?

1、担心银行本身有风险

近几年由于口罩的原因,不少人开始关注起了热搜。一些人也进而得知了一些关于银行的不好的事件,比如村镇银行取款难,比如28亿存款被质押,比如存折记录被伪造……虽然在银行存钱大体还是安全的,这些事情均只是小概率事件。然而对于老人来说,由于收入渠道有限,前半生的积蓄是其后半生幸福养老生活的基础,经不起风浪。

所以,一些担心银行本身有风险的老人,就会选择把钱从原先存钱的银行取出来。当然,其中一些老人是将钱从中小银行取出来,转而存到安全性更高的国有银行中。

2、领养老金用以生活

由于人们生活中有很多种巨额支出,比如养育子女、医疗费、买房买车等,这也使得很多人即使辛辛苦苦一辈子,也攒不下太多钱,无法全靠存款生活。其中一些老人想要养老,还要靠每个月发下来的养老金作为补充。为了维持正常生活,这些养老金常常在银行存不了多久就要被老人取出来用以养老生活了。

3、对子女进行支持

俗话说,儿女都是债。在我国,有很多老人对子女的爱是很深沉的。这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很多中青年人也过得一地鸡毛,有些人遭遇中年危机,被迫下岗,却还需要还房贷。有些人积蓄不多,想要创业,启动资金却不足。这时,一些老人会把银行里存的钱取出来,用以让自己的子孙们过得更顺利些。

有些银行门前排起长队,为什么一些老人宁愿不要利息,也要取钱?

4、为应对急事

对于老人本身而言,有时候也会有些急事。就比如老伴由于多喝了两碗甜汤,血糖没控制住。或者老伴不慎起猛了,摔跤了,一下子就进医院了。当面临这种急事时,一些老人不得不把钱拿出来用作医疗费。

5、想要创业

当然,还有一些老人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自从口罩阴云渐渐淡去,很多人又开始了堂食、吃路边摊等。有些老人年龄大了,找不到单位接收,就想着自己支个摊子,多少赚一些。不过创业也是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的,而老人手头的这点钱可能不够。因而,有些老人宁愿放弃利息也要取钱。

6、考虑到通货膨胀

当然,还有老人是见如今存款利率越来越低,眼见着全靠银行存款打理,很难跑赢通货膨胀,钱可能越存越贬值,便想要将钱取出来,选择其余收益性更高的方式进行打理资金。

就比如有些老人智能手机玩得比较好,会选择余额宝+储蓄国债的打理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到流动性和收益性。还有老人见银行理财好转,选择将钱取出来,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也有一些老人对形势比较关注,会借助一些政策强力支持的外贸经济平台的代销,10万每月得1000元利润,也颇为划算安全。

有些银行门前排起长队,为什么一些老人宁愿不要利息,也要取钱?

总之,之所以一些老人宁愿不要利息,也要取钱,有时候是出于避险心理,有时候是想要更大的好处,还有些是由于要应急,不得不这么做。不是吗?你怎么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1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部分银行门口排起长队,为什么一些老人宁愿放弃利息也要取钱?
...感觉比较妥当些。然而有时候,在部分银行门口却会排起长队,一些老人宁愿放弃利息也要取钱,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原因呢?一些负面资讯的影响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对于一些老人来说,之所以将钱
2023-01-31 11:13:00
部分银行门口老人排起长队,为何宁愿不要利息也要取钱?答案来了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发生,那就是部分银行门口老人排起长队,为的不是存钱而是取钱。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老人宁愿不要利息也要取钱呢?对此,内行人给出答案。一、消费观念在如今这
2023-02-28 11:48:00
...苗大爷非常抵触,对民警的询问拒不配合,就是不愿告诉取钱的缘由。民警请苗大爷到派出所详细了解情况,他不仅不去,还埋怨民警不让他取钱。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沟通,苗大爷终于向民警说出取
2023-06-15 16:33:00
老人把钱存银行定期安全吗?内行人:安全,但要注意四个问题
...种行为,很有可能会发生别人盗取财产的情况,因为现在取钱只需要密码即可,所以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账户密码。如果不小心泄露,一定要及时去银行冻结账户,避免造成较大的损失。总之,
2023-06-03 18:06:00
人到晚年,存款放在哪里会比较划算?你怎么看?
...加上如今公共卫生事件政策放松,也不建议老人常跑银行取钱,因而,适当在家里存放一些现金,以备日常花用,以及随礼、发压岁钱等人情往来还是很有必要的。4、钱生钱对于一些老人来说,仅
2023-01-05 11:29:00
屋里翻出50年前“巨额”存单
...拿到银行咨询,到现在查证有效,这些存单已经可以顺利取钱了。但老人打算把存单收藏起来,想给儿孙留个念想。当天上午,杨先生来到三秦都市报社向记者展示了他手中的旧存单。记者看到,这
2023-09-25 01:11:00
生病老人被要求亲自到银行取钱后离世?湖南一地多方回应
...,其女儿带着身份证和存单去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取钱,被工作人员告知必须要本人亲自去银行办理。老人家人告诉工作人员老人患病,但工作人员还是要求要本人前来。老人家人随后用轮椅
2025-05-15 13:43:00
...,湖南株洲,一银行被曝要求62岁带病老人必须亲临现场取钱,家属将老人抬着轮椅送到现场,因办理时间过长,致带病老人离世。据大象新闻报道,当事人侄子彭先生表示由于家人不清楚银行有
2025-05-15 16:23:00
老人受利诱帮人取钱拿到1600元“好处费” ,结果全部被抓
...后,对方称已向其账户内进行了转账,老人便来到银行内取钱。在银行ATM机取走卡内2万元现金后,老人将钱财交给二人,随后进入银行内柜台取钱。两男子诱导老年人去银行取钱。“这是一种
2023-04-20 22:3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对话陈铎:让更多人关注沙滩文化
多彩贵州网讯我觉得应该加大对沙滩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此来扩大影响力。”11月11日下午,受邀参加遵义沙滩文化诗文名篇朗诵会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2025-11-11 22:0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穿”上它,还能多走一公里!
大皖新闻讯 系好腿带、扣紧腰带,穿上“机械护膝”爬楼梯,竟然毫不费力。11月11日上午,“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5-11-11 21:29:00
融合艺术与体育,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穗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广州香江1号艺术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本次展览遴选雕塑家
2025-11-11 21:29:00
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启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今天,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开幕
2025-11-11 21:29:00
多国诗人相聚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与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2025-11-11 21:29: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