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吕雉心狠手辣,为何史学家对她的评价这么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8 22:1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一说起吕后,所有人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心狠手辣、滥杀无辜的女人形象,从诛杀彭越、韩信,到杀死刘邦的几个儿子,再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简直是骇人听闻。]但是,史书上对她的评价却非常高,难道史官是违心洗白吗?当然不是!对于宫廷斗争来讲,处在吕雉的位置上,许多人可能比她还要残忍,硬要用现代人的视角去评判她,无异于南辕北辙。

吕雉心狠手辣,为何史学家对她的评价这么高

戚夫人的下场为何如此悲惨在吕后所有的“罪状”中,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是让人最不能接受的,那么,吕后为何要下如此毒手呢?戚夫人容貌娇美、能歌善舞,非常受刘邦宠爱,一直陪伴在刘邦身边。而此时的吕后,年老色衰,又不经常在刘邦身边,刘邦对他日渐疏远。刘邦对戚夫人爱屋及乌,最后甚至想立他与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为太子。这样一来,吕后所生的刘盈就要被废掉太子之位。假如数年后,刘如意登基为帝,势必要展开血腥的清洗,吕后、刘盈必然死无葬身之地,而吕氏一族也必将被连根拔起。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啊!戚夫人这是在要吕后的命啊!既然大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有必要心慈手软吗?吕后自幼跟随刘邦,吃遍了千辛万苦,吕氏一族更是全力帮助刘邦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戚夫人就凭着受宠,就要夺走吕后的所有,吕后能乐意吗?戚夫人既然参与了夺嫡,就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历史上参与至高权力角逐的,哪个有好下场?不要说是吕后,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放过戚夫人。

吕雉心狠手辣,为何史学家对她的评价这么高

诛杀韩信是刘邦默许的吕后诛杀齐王韩信,难免让人觉得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然而这是刘邦默许的!天下大定之后,刘邦广封功臣,就连当年打开沛县城门的小官,都封了个侯,更不用说当年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了,从这一点上来讲,刘邦确实挺厚道的。但是,却从来没有封过一个王。刘邦所封的王,都是天下未定、与项羽争霸时所封,这些异姓王,不仅功高震主,飞扬跋扈,更是能征善战。对于任何一个帝王来讲,都是心腹大患。韩信更是在刘邦被困荥阳时,伸要要官,“威胁”刘邦封他为齐王,刘邦心里能舒服吗?只是当时形势所逼,只答应韩信罢了。天下平定之后,韩信却毫不收敛,收留了项羽旧部钟离昧,又趁刘邦外出平叛时假传诏书,收拢了一批罪犯准备攻击皇宫,拿下吕后和刘盈。这不明摆着是谋反吗?有再大的功劳也是个死!最后韩信被吕后用计擒住,在长乐宫钟室将它杀掉。刘邦回来之后,其实是心中窃喜的。吕后的所作所为,正是刘邦所要做的。换成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容下韩信、彭越这样的异姓王。她无非是做了刘邦不方便做的事情而已。

吕雉心狠手辣,为何史学家对她的评价这么高

频频下毒手,为了是吕氏的未来吕后是个相当强势、手腕强硬的女人,但他的儿子刘盈却是个仁厚懦弱的皇帝,吕后在,刘盈尚可掌控局面,万一吕后走了呢?以刘盈的心性手腕,如何能够压得住那些彪悍的功臣集团?万一那些老功臣兴起了废立之心,刘盈只怕要悲剧!除此之外,吕后大肆封吕氏子弟为王,群臣早已经不满,难道吕后看不出来?吕氏一族能否抵挡得住功臣集团的反扑?如果功臣集团与吕氏一族翻脸,刘盈的皇位势必不保。吕氏执政掌权时期,大汉朝已经是暗流汹涌,只等吕后一死,朝中必然大乱!所以,从毒杀刘如意开始,吕后就不断地清除、打击、排挤刘姓王爷!清除王陵等“反对派”。把一切不安定因素提前消灭掉。其目的只有一个,剪除异己,为刘盈保驾护航,确保自己死后的长治久安。处在权力顶峰的人,所要考虑的是权力的承接和平稳的过渡。对于他们而言,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利益考量。像吕后这样行为,历朝历代不是都是这么做的吗?只不过有人做得比较体面,做得比较隐蔽而已,根本上并没有任何区别。对吕后这样野心勃勃的女人来讲,身后的毁誉根本无所谓,只要吕家能够获取最大利益就行。然而,曾经为刘邦开汉立下汗马功劳的吕氏,在史书中居然难寻“踪迹”,被史官擦涂得干干净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书》中认为:“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但是在另外一些史学家眼中,吕雉却是一个祸乱朝政的皇后,她这一生经历了无数曲折波澜,功过是非还是只有留给后人评说。吕雉从年少时起就过着颠沛流
2024-06-01 18:18:00
萧何韩信遇难,张良为何不作为
...取得天下,有三个关键人物,即:萧何、韩信、张良!历史学家将这三人,总结为“汉初三杰”!如果说萧何韩信这两人还有点“俗气”,那么张良标准的浑身都是“仙气”,可为三杰之首!对于张
2023-08-11 20:47:00
《史记》中汉朝时期的三大冤案
...的回忆,人的记性不会太完美,所以难免会有偏差,加之史学家自身也有立场和观点---尤其是早期的史学家们,历史学的中立性精神还没有被完全觉悟,因此书写中会有超乎寻常的主观意志的体
2023-12-02 05:09:00
史学家们为何会发出“秦岭六道,子午为王”的感叹
...兵家谋划偷渡,却又从来都没有成功的险峻要塞。所以,史学家们才发出了“秦岭六道,子午为王”的感叹。陈仓道:被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陈仓道,又称故道、嘉陵道。向西南出散关,可
2023-03-19 19:59:00
吕雉:从贤内助到临朝称制的传奇太后
...础,老百姓的生活开始富足。这是吕雉"正"的一面。故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予以高度认可,以公元前187年她称为"高后"这一年纪元,列入本纪。二、开启大汉外戚专权、宦官封侯的先
2024-01-04 19:05:00
...人们认为是韩信的“高级参谋”。蒯通,原名蒯彻,因为史学家避讳后来的汉武帝刘彻,所以历史顺便帮他改名为蒯通。根据历史的一丝“蛛丝马迹”得知,在三国风云时代当中,蒯越这个三国知名
2024-04-23 10:14:00
开国皇帝刘秀的存在感为何远低于刘邦、朱元璋?
...、吕氏外戚与刘邦旧臣之间的宫廷博弈,铁血政变,都是史学家乃至街头巷尾说书人口中,最脍炙人口的故事桥段。在东汉结尾,三国时期的各种历史故事,在三国演义的渲染之下,整个历史时期都
2023-09-30 08:12:00
刘邦、项羽、张良、萧何、韩信的早年经历与时代背景
...刘邦:游走江湖的混江龙刘邦是五人中最年长的一位,有史学家考证,他只比秦始皇小三岁,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那一年,刘邦35岁。后人一致认为刘邦是“贫民”出身,穷得只能蹭吃蹭喝
2023-10-08 09:06:00
中国历史上西汉的明君们与他们的丰功伟业
...间不长,仅活了23岁,但是从他的谥号“惠”可以看出,史学家对他的评价并不低。刘盈延续了父亲刘邦的政策,崇尚与民生息,还废除了不许民间藏书的政策,重新开创诸子百家的思想萌发。文
2023-10-11 08: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