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在铁门关市丰诚农机专业合作社,陈昆(右)和社员一起检修农机具(资料图片)。 陈红 摄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进
4月8日,在二师三〇团万亩棉田里,播种机、拖拉机隆隆作响,一天的工夫,2000多亩土地就全部种上了棉花。“种地还得靠这些‘家伙’,省力、省事、干活儿还快。”看着几十台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在地里不停地忙活,该团的职工群众赞叹道。
用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挑起”乡村振兴的新生活,这些强有力的春种“帮手”,都是三〇团“农机达人”陈昆创办的铁门关市丰诚农机专业合作社“派”来的。得此助力,在三〇团的田间地头,春耕春种机械化的热闹场景随处可见,为全年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54岁的陈昆是三〇团二连职工。在外打拼多年,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后,他回到三〇团,当起了一名新农人。
“我从小在团场长大,以前虽然在外打拼,但每年都回来帮父母种地。每次回来,团场日新月异的变化都让我感到惊讶,农业机械化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我觉得大有可为。”返乡创业,陈昆将目光停留在家乡的田野上。
2006年,陈昆和朋友筹资90万元,购买一台新纽荷兰大马力机车和配套的农具,成为团场第一个购买大马力机车的职工,因他服务好,每项作业质量都让承包户满意,当年就盈利19万元。此后,他陆续投入资金购买了7台大马力机车和2台采棉机,在满足本团职工群众需求的前提下,开辟地方场乡机耕作业市场,每年机耕收入都在60万元左右,他因此成了团场农机行业的“明星”人物。
尝到农机致富的甜头后,2017年7月,陈昆联合其他4名机务工人注册资金260万元,成立了铁门关市丰诚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为团场职工群众提供棉花种植全程机械化服务。2018年年初,农机作业市场竞争无序,个别农机户靠压低价格获取作业订单,却不注重农机作业质量。陈昆深知这种做法不会持续太久,他要求社员把坚持作业标准和提供优质服务作为经营根本。经过一年的实践,该合作社的“明星服务队”的品牌打响了。
2019年,找陈昆干活的人越来越多,而那些压价竞争的农机户反而没了市场,他们主动找陈昆合作。当年,陈昆就吸纳35名农机驾驶员入社,还有20名职工以8000亩土地的方式入社。从此,合作社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为做大农机合作社,陈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优惠政策,申请购置了棉花播种机、旋耕机、拖拉机、采棉机等多种农业机械,用于提供耕、种、植保、收“一条龙”服务。该合作社总资产已达2800多万元,入社社员53人,拥有各类农机机械近90台,采棉机12台,辐射三〇团作业面积5万亩,二十九团作业面积2万亩,带动100余人就业。
2021年至2022年,合作社连续两年年均纯收入超过1500万元,社员人均分红50多万元。
“接下来,我想把附近的种植大户都吸纳到合作社里,让他们以土地、机具、劳动力等多种形式入股,进一步做大合作社,带动更多的职工群众增收。”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大显身手,陈昆信心十足。
如今,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走好农业现代化之路上,陈昆创办的农机合作社勇做“主力军”,正以先进的装备、精准的服务,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实现农业增产、职工增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1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