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81岁奶奶手术后走路一瘸一拐 有没有穿戴式辅助行走设备 让她照顾阿尔茨海默病老伴时轻松一些?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3-31 08:59:00 来源:杭州网

昨天,橙友“芍花”在橙柿互动“求助建议”论坛发帖:日常需照顾88岁的老伴饮食起居(老伴有阿尔茨海默病),自己也年逾80岁,右脚踝粉碎性骨折已做手术,但术后效果一直欠佳,出门上下楼梯行走费力难受,衷心希望能拥有一套穿戴式辅助行走设备,减轻出行痛苦。

希望有一套穿戴式辅助行走设备

帮助母亲照顾父亲时轻松一些

发帖的橙友是赵先生,他告诉橙柿直通车记者,父亲88岁,前几年确诊阿尔茨海默病,吃喝拉撒都离不开家人,一不小心没看住就可能走丢,平时都是母亲在照顾,但这几年,也越来越吃力了。

赵先生说,父亲自确诊阿尔茨海默病以来,记忆力严重衰退,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基本生活无法自理,而且脾气越发暴躁、阴晴不定。吃饭时,饭菜常常撒得满桌都是,上厕所也需要母亲时刻在旁协助。为了防止他独自出门后走失,只能把门锁住,限制他的行动。

赵先生的母亲81岁了,右脚踝现在还嵌着两块钢板,这是大前年一场粉碎性骨折手术留下的。“此前她的右脚踝就有旧伤,但老太太心疼钱,一直忍着没去治疗,后来实在忍不了了,才让我送她去医院手术。做完手术后走路依旧一瘸一拐,虽然家住一楼,平时不太需要下楼梯,但她说每走一步脚踝都有些隐隐作痛。”

赵先生说,父母原本是农民,二十年前他把二老接到杭州。

赵先生的声音听上去略带苦涩:“之前把他们接过来和我一起住,是想要方便照顾他们的,也想着大城市医疗条件好。但这两年我做生意经济上遇到了难题,现在只能四处奔波跑业务,早出晚归,还经常要去外省出差,没办法时刻陪在他们身边。社区也曾建议我试着把父亲送到养老院照护,但一方面养老院费用不低,我现在的家庭经济情况难以承受;另一方面,我们这代人传统观念还是蛮牢固的,也不忍心让父亲一个人在外面度过晚年……”

“现在我和妈妈都看得比较紧,我爸还没有过走丢的情况。”赵先生说,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在父亲脖子上挂了一块卡片,写着家庭住址和自己的联系方式。母亲和父亲几乎寸步不离,无论出门买菜还是倒垃圾,到哪儿都两人一起。

赵先生平时有看报的习惯,前天他突然看到都市快报正在报道的科技助老系列。

“看到报纸上写的老人们对科技的想象,我心里很有感触,希望有一套穿戴式的辅助行走设备,能帮助母亲减轻手术后行走的痛苦,当我出门在外母亲一个人照顾父亲时,也能让她轻松一些。”

程天科技创始人颜海:

科技助老是一场系统性变革

像这样身体行动不便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现有科技产品能否帮助他们?

程天科技创始人颜海告诉橙柿直通车记者,当前的外骨骼技术,主要还是聚焦于髋关节、膝关节等相对粗大运动关节的辅助支持,通过增强核心肌群力量,间接缓解踝关节压力,但赵先生的母亲这种踝关节术后康复的情况,直接帮助有限。“如果老人的问题是整体肌力衰退或平衡性差,外骨骼是可以提供有效助力的。”

颜海介绍,目前的外骨骼产品分为有源与无源两类:有源产品依赖电机驱动,助力强劲但成本较高(市场价普遍1万元以上),续航时间2-4小时,重量在2.2-3.8公斤,操作也相对复杂。

无源产品通过机械结构提供轻量支撑,重量可控制在2公斤以内,更适合仅需基础助力的老人。“无源外骨骼更像‘行走拐杖的升级版’,无需充电、穿戴便捷,但功能相对单一。”

颜海说,助老科技行业面临的挑战远不止技术层面,老年人对穿戴设备的接受度受社会观念影响显著:“许多老人担心使用外骨骼会被视为‘弱者’,甚至抵触拄拐杖、戴防丢牌这类基础辅助工具。推广外骨骼产品,关键还是在于这一代老人的观念转变问题,把老人们对外骨骼一类产品的认识,从‘一种可有可无的机械辅具’转变到‘一种帮助自身更舒适养老的生活方式’。”

“现有的外骨骼技术,还没办法完全适配复杂居家照护场景,比如长时间穿戴的散热问题,协助失智老人时的突发动作响应等等,仍需要技术迭代与社会支持体系协同解决。”

“科技助老不是单点突破,而是一场系统性变革。”颜海说,随着中国老龄化加速,外骨骼技术将逐渐从医疗级向消费级延伸,并推动着公众认知转变,“当70后、80后步入老年,他们对智能设备的接受度,或许将重塑养老科技的未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31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连云港市灌云县民警助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平安归家
...。”刘奶奶的老伴对民警说。后经询问,原来刘奶奶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幸亏遇到了民警,才得以平安回家。临别时,民警仔细叮嘱刘奶奶的老伴,今后一定要加强看护,可以提前在其身上放置写有
2025-05-23 16:12:00
成都这家“忘不了咖啡厅”里,一群认知症老人正在对抗遗忘
...合体(以下简称爱恩康养)内,店员由年轻的社工和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担任。“我们希望他们通过和普通人互动,收获积极乐观心态的同时也能延缓病情。同时,也增加社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
2024-03-30 11:02:00
记忆也许褪色,爱却从未消失
...的人”记忆也许褪色,爱却从未消失9月21日是第32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南京市溧水区第三人民医院组织省市医疗专家为当地患者义诊把脉,指导科学用药,普及健康知识。 通讯员 朱红
2025-09-22 07:40:00
一会儿说家里进小偷一会儿说有人在饭菜里投毒
...里进小偷一会儿说有人在饭菜里投毒感染新冠病毒会加重阿尔茨海默病?老人阳康后突然变“作”,需提高警惕周叶医生查房中迟淑梅医生门诊中 本报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王文婷 李彬90
2023-02-27 06:05:00
“回家的钥匙”落地青岛,破解走失老人难寻困境
...益行动青岛站活动,帮助易走失老人平安回家。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数据显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近1700万人,这些患病老人极易走失。此前,还有报告指出,我国每
2025-05-26 20:03:00
...和华伟连声道谢。警方提示:广大市民家中如若有患有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病人,建议制作一张带有联系方式的身份卡放在患者衣袋内;有条件的也可以为患者购买带有定位功能的科技产品;平时多加
2022-12-30 16:24:00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丨十堰专家:早防早治,守护认知
...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房华 通讯员 徐明国)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我国今年宣传主题是“早防早治,守护认知”。早防早治 守护“渐忘的美好”今年79岁的王奶奶,目前住在五堰
2025-09-24 20:30:00
...孙奶奶报警求助,称老伴和她散步途中走失,因老伴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担心发生意外,希望警方能帮忙寻找。新庄警务工作服务站民警王陆平立即赶到现场,孙奶奶告诉民警,散步途中老伴姜爷爷
2023-07-05 00:24:00
...和焦虑的“药”。最后结合一系列检查,陈奶奶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合并老年抑郁。在后续的治疗上,张滢为患者进行了系统的认知治疗,一点点梳理她混乱的记忆,并且结合药物治疗,一段时间
2025-06-07 07:0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