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拨开上千藏民眼前“白雾” 揭开眼健康认知盲区 浙江医生三赴高原送光明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8-04 07:19:00 来源:杭州网

上周,浙江省眼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公益医疗团队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返回,这已是他们连续第三年奔赴高原。

三年间,这支队伍不仅为上千名眼疾患者带去了光明,更向当地群众传递了科学护眼的理念。在紫外线强烈、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土地上,他们努力和当地医生配合,破除群众认知盲区,实现从“治病”到“治心”的转变。

比眼疾更难攻克的是眼健康观念的盲区

高原的眼疾图谱,浸透着独特的风霜与挑战。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嘉初丹巴及其团队曾耗时数年,在甘孜州广袤的土地上,对5000余名50岁以上百姓进行了详尽的眼流行病学调查。

数字背后是严峻的现实:高原地区群众白内障发病率高,且发病年龄比平原地区早了约10年。嘉初丹巴解释,高原强烈的紫外线是罪魁祸首之一,它就像无形的刻刀,加速了眼晶状体蛋白的变性;此外,高海拔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使得眼底血管病变风险大增,成为致盲的另一大重要原因。

强烈的紫外线,还使另一种听起来有些陌生的眼疾——翼状胬肉,在高原上变得常见。“当地一些患者,从眼白向黑眼珠方向生长出异常组织,形状像昆虫的翅膀。”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李璋亮副主任医师说,这是长期暴露在强紫外线下的人群——如牧民、农民、渔民等容易患的眼疾。初期可能只是轻微充血,或有异物感,但慢慢地,它会逐渐向瞳孔中央蔓延,遮挡视线,导致散光加重、视力模糊。

比眼疾更难攻克的是眼健康观念的盲区。

“无论是白内障还是翼状胬肉,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拖久了危害很大。”李璋亮介绍,白内障晚期可能引发青光眼,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失明;胬肉一旦侵入黑眼珠中央,会永久影响视力甚至致盲。“我们建议当地50岁以上或经常在户外劳作的百姓,每年至少查一次眼睛,感觉不舒服尽早就医,不要拖延。”

语言是科普路上另一座“大山”,藏区方言繁杂,许多老年人既不识汉字,也不识藏文。为此,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公益医疗团队与甘孜当地医生配合,推广“双语科普”,由懂藏语的当地医护人员或志愿者担任翻译,用最贴近生活的语言做眼健康科普,并将一副副墨镜送到藏民手中。

双方协作 从“送手术”到“种观念”

面对复杂的高原眼疾和根深蒂固的观念壁垒,两地医生积极配合,三年间摸索出了一套效果好且可持续的方法:从过去单纯的“送手术下乡”,升级为“精准筛查+集中治疗+扩大科普”的全链条模式。

早期,各医疗队带着设备深入当地的偏远区县,开展集中的免费白内障诊治手术。虽然初衷良好,但嘉初丹巴坦言:“手术量大,部分检查设备精度不够,手术环境也不能与医院的环境相比,导致人工晶体度数偏差、术后小感染等并发症时有发生,手术效果打了折扣。”

如今,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公益医疗团队的核心任务是高质量筛查,他们带了一批专业的眼科设备,细细梳理每一名患者的眼健康状况,在义诊区排队的当地百姓越来越多。

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尤其是白内障患者,不再是就地“将就”,而是统一安排,直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康巴眼科中心进行手术。“在医院手术,设备更精良、流程更规范、无菌条件更好,手术质量和安全性显著提高,并发症大大减少。”李璋亮说。

不过,让习惯了“家门口看病”的藏民理解并接受“多跑路”,并非易事。大部分藏民居住在偏远牧区,单程到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就要在路上颠簸一天,“我们反复沟通,向群众耐心解释:虽然路程远,但能让眼睛手术多一分安全和保障!”李璋亮说,两地医生不厌其烦地向当地百姓做眼健康宣教。

72岁的姜贡呷和70岁的姜扎西是兄弟俩,他们都是这项公益医疗模式的受益者。去年,兄弟俩接受义诊筛查后,听从医生劝导,来到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了白内障手术,术后两人视力恢复良好,姜贡呷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孙子的脸,特别激动。今年,兄弟俩再次来到义诊点,姜贡呷另一只眼睛也接受了手术,术后查房时,兄弟俩脸上、眼里盛满了笑意,频频向医生竖起大拇指表达感谢。李璋亮感慨道:“这就是改变!信任在建立,观念在松动。”

高原旅游风光美 护眼莫大意

当下正值暑期,甘孜高原迎来旅游黄金季。在守护本地居民眼健康的同时,嘉初丹巴也向远道而来的游客发出提醒:由于高原环境独特,游客要有眼健康防护意识。

“高原空气稀薄洁净,紫外线强度达到平原地区的两倍左右!”嘉初丹巴强调,“而且雪地、冰川、湖泊等,像巨大的反光镜,将紫外线从四面八方反射过来,形成‘围攻’。”

此前,一名游客在雪域徒步了两小时,由于没有佩戴墨镜,第二天就感到双眼剧痛、畏光流泪,如同被电焊灼伤,结果被确诊为雪盲症(电光性眼炎)。“墨镜在高原绝不是装饰品,而是保护角膜的‘防弹衣’。务必选择镜框宽大、包裹性好的专业太阳镜,并搭配宽檐帽。”嘉初丹巴建议,早上10点至下午4点,当地紫外线最强烈,应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

做眼底手术时,医生会向患者眼内注入特殊气体,以帮助视网膜复位。针对近期经历过这类手术的患者,嘉初丹巴提醒:高原低气压环境会加剧这些气体的膨胀,可能导致眼压急剧升高,引发剧烈眼痛、头痛,甚至视力永久丧失。“有病人没有意识到这点,术后不久就登上高原,结果眼睛胀痛难忍。因此,术后务必详细咨询主刀医生关于高原旅行的禁忌,绝不可大意!” 嘉初丹巴说。

此外,高原干燥多风的气候易引发或加重干眼症状,游客可随身携带人工泪液,适时滋润双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4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藏北高原。在2017年之前,那曲的许多村镇还没有通电,藏民们照明靠的是酥油灯,取暖靠的是牦牛粪。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国网杭州萧山区供电公司员工秦维成为国家电网援
2024-09-18 07:34:00
阳光打在海拔2300多米的日波村土地上,四周是横断山脉特有的斑驳景致,红顶的藏式石砌房散落阡陌间,村前蜿蜒而过的孟屯河,修葺一新的滨河游步道,三五成群的游客,以及不时传来的欢笑声
2023-07-12 07:21:00
《县委大院》梅晓歌和乔麦的婚姻,两个人性格不合从
... 第三次是除夕夜,梅晓歌给乔麦打电话,可是乔麦却跟藏民们一起过新年,他们玩得很开心,梅晓歌本来想多说几句,可是乔麦听到藏民们喊她去听歌,她立马就挂掉了电话。梅晓歌从市里来到
2022-12-25 15:54:00
...好人”。“三代仁心传承,十载磨砺妙手。援藏,她是为藏民妙手回光的光明使者,援非,她是用医术讲中国故事的形象大使。”这是省文明办写给涂晶晶的颁奖词。高原上播撒医者大爱涂晶晶是位
2024-05-13 06:06:00
外籍男子接连踢倒藏民祈福的“玛尼堆”
来源:极目新闻 一名外籍男子在珠峰脚下,将藏民祈福的“玛尼堆”接连踢坏,一旁还有人跟随拍摄,这一幕被其他游客用视频记录了下来。7月23日,当地警方表示,已找到这名外籍男子,此事正
2023-07-23 20:09:00
《宝可梦》效果是预防能力下降的白雾,被动画误导成了什么样子?
...移动只是一个强化速度的技能,而本篇小二要介绍的技能白雾,也是一个游戏效果与动画效果有很大区别的技能,来看看它都被动画误导成啥样了吧。PS:本文纯属个人看法,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2023-01-06 21:56:00
建布达拉宫用了30多吨黄金,究竟用在了哪里?藏民:黄金不算什么
...绚丽的画作,还有雕饰。有很多去过西藏的人说在了当地藏民家里他们说有钱都不会存到银行,直接捐给布达拉宫或者是其他的寺庙,众所周知,藏民都有着一颗虔诚的心,有一年收成不好他们就会
2024-06-19 12:42:00
《TEVI》白雾森林地图走法介绍
tevi这款游戏中有很多地图,白雾森林地图这里玩家想要走主线的话需要跟着路线走,如果在白雾森林地图迷路的玩家跟着红色花丛走就行了。白雾森林地图怎么走答:白雾森林地图迷路的玩家,要
2023-12-08 21:01:00
云南会泽白雾村:“领头雁”带着村民一起“飞”
...制”“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因地制宜盘活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旅融合
2024-04-25 15: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
出租房内抓获两名违法人员,北京通州警方依法处罚违规出租房东
针对房屋出租人不按规定登记信息、不落实房屋管理责任、违规出租短租住房等违法违规行为,通州警方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近日
2025-11-07 15: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