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翻山越岭2000多公里,“千万工程”经验扎根四川阿坝州理县小村落——高原藏民家门口当老板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12 07:21:00 来源:杭州网

阳光打在海拔2300多米的日波村土地上,四周是横断山脉特有的斑驳景致,红顶的藏式石砌房散落阡陌间,村前蜿蜒而过的孟屯河,修葺一新的滨河游步道,三五成群的游客,以及不时传来的欢笑声,让这个藏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上孟乡北部的村寨,动静间落成一幅光影鲜活、光阴舒展的画卷。

而我们此行要探访的,恰是这幅画卷背后,一段浙川携手的佳话——

2021年,温州乐清与阿坝州理县对口支援结对后,经过调研,选定地处孟屯河谷核心区、嘉绒藏族聚集的日波村,作为特色优势村落进行重点打造。带着源自浙江的“千万工程”经验,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出发,破局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和旅游业态提升等核心要素。

两年来,这个高原之上的村寨,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随着改造提升基本成型,生态文旅经济愈加活跃。全村114户藏族村民中,除了5户居住在外,其余109户都已吃上旅游饭,在家门口当起了民宿老板。2022年全村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2000万元……

村民主动

让出21亩地

从理县县城出发,车行一个多小时,位于薛孟路旁新修的寨门,让日波村的辨识度一下子显现出来。

日波是嘉绒藏语音译,意为“坡上村落”,因老寨建在山坡上而得名。这里是天然氧吧,一直以来是成都等周边城市居民,特别是中老年游客的避暑之地。

村口石碑上,刻有“再见日波”四个大字。乍一看是告别之意,但来自成都的游客洪华泰却说,“再见”如今已成了他们对下一次相遇的期待,“这两年,我们亲眼见证了日波村的改变,从乱石河滩遍布,到河岸整治一新,整个村子大变样。”

他口中的“乱石河滩”,指的就是石碑背后约两公里的孟屯河两岸,也是这两年变化最大的地方——新修的河堤,间或配以各式小桥。河西侧特意铺了红色塑胶跑道,取名“吉祥步道”。东侧卵石路面逶迤向前,移步设有小景、休闲廊架等,让这里走走停停间,总不失风景。

身穿藏族服饰、胸佩党徽的日波村村支书杨友明,在一座小桥上与我们相遇,见面便笑着问起,这里像不像浙江的乡村。

刚从浙江乐清参加干部工作交流回到家乡,杨友明对于现在村里的环境改善发自心底的欢喜和自豪,“其实村里一直有改造的想法,但缺资金,思想也没有统一。”杨友明说。

显著改变是从2021年乐清对口支援工作队抵达后开始发生的。

乐清援川干部,挂职理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朱小恭回忆,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他们与理县干部商量,决定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突破口就是这条滨河路,援建投资1500万元。”上孟乡副乡长、日波村联村干部许哲勇说,这一“攻坚”选择出于两个考虑:一是通过滨河路改造,彻底解决水患问题;二是打造游览景观,给游客更多选择。

在滨河路东侧,一张特殊的“光荣榜”格外显眼。上面张贴着15户村民的全家福,记录下他们为改造项目推进,退出了21.1亩土地和李子、核桃、花椒等310株经济作物,其中单户最多征占土地7亩,果木92株,“只用了15天做工作,村里没有补偿钱。村民大力支持是因为知道发展最终受益的是我们自己。”杨友明说。

发展理念统一,村民积极配合,资金及时到位。2021年9月,改造项目正式动工。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游客再来日波村能沿着宽阔的环村滨河路绕村而行,新寨门、景观小品、亭子、休闲廊架等一众打卡点特色鲜明,已经成了全乡的旅游地标。“整个改造过程中,我们工作队也是率先冲在前头的。”朱小恭说,不断把标准品质提高起来,把好事做实。

95%村民

吃上旅游饭

日波村不断变化的日子,印刻了这里日渐红火的样子。

我们到访的这天是个寻常的工作日,可村里游客却络绎不绝,恍惚间还以为撞上了节假日。杨友明说这还远没到高峰期,等到避暑旺季,日接待量能达到5000人。

临近中午,不少院里摆起了大圆桌,化身民宿老板的村民们,基本是全家老小齐上阵,忙着给游客张罗饭菜。

村民王友才家开了一间日昇客栈,看见我们路过,他热情地招呼我们进来坐坐。

一问才知道,王友才的全家福也在“光荣榜”上,当时他家让出了3亩土地、12棵核桃树、13棵花椒树,“说不心疼是假的,但为了村子的发展,也为了自己的增收,是真心愿意付出的,现在看来很对。”

如今,王友才夫妇和儿子、儿媳一起,打理着自家近30个房间的民宿客栈。“房间已经预订到了10月份,生意很火爆。一年二三十万元收入没问题。”王友才说。

“都是党的政策好,特别是对我们边远山区的老百姓。真的开心,也真的感谢。”王友才特意作了个揖,脸上露出的笑容,自然且真挚。

从靠天吃饭的农民,到家门口当上民宿老板,日波村109户、95%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如今村里已有2200多间客房,床位4000多张,是名副其实的民宿村,且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渐形成了高、中高、普通三个档次的接待格局。

引一批村子

争相“加盟”

日波村经历改造的600多个日夜,带来的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改变,它更像一个支点,撬动着这里的发展愿望,让“忙着改变”“齐心协力越变越好”成为了这个高原村寨的共识。

我们在村里探访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几乎每家民宿都把价目表贴在墙上。

明码标价,价格根据档次相对统一,也折射了日波村的民宿老板们,对整村品牌确实格外珍惜。

从想发展到主动抱团发展,日波村民的理念之变不仅带来本村的焕新,示范的效果让周边村子也有些“坐不住”了。从日波村出来,车行十多分钟,一个正在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遇见塔斯”格外醒目。20亩葡萄架子已经支棱起来,还有20多亩的香香李树苗已经栽下,一条近1公里的环村游步道将这些果园串联起来。

这是浙江乐清在上孟乡援建的另一个项目——塔斯村一期观光农业项目。项目虽然还在建设中,但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志程对援建的思路很是认同:“这片土地原本是村集体所有,一直荒着。各家种自己的田都来不及,谁都没想过还能把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带动老百姓一起致富。”他带我们穿梭在田间地头,描绘着当绿莹莹的阳光玫瑰挂满枝头,葡萄藤蔓爬满花架,游客们沿着环村步道来塔斯采摘观光,村里将是多么热闹的场景。

“浙江援建资金投下去后,老百姓的收益是非常大的。浙江不遗余力帮助,让整个村的品质,有了质的提升,浙江干部的理念和思路也让当地干部很是受益,可以说‘千万工程’经验在理县见了效果。”理县医保局局长、日波村的“包村干部”杨学军感慨良多。

在朱小恭看来,通过加强交流、灌输理念、传授经验,理县各村干部和村民对于如何把产业发展好,想法越来越多,能力也越来越强。眼下,除了日波村、塔斯村,一大批村子开始了大改造:卡子村打造以核桃为主题的农旅基地,丘地村正重塑藏羌婚俗文化,甘堡村挖掘屯兵历史文化唱响“辫子魂”实景舞台剧……

“这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一个趋势,这样即使我们工作队以后撤了,当地老百姓的日子也会变得越来越好。”朱小恭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2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共同体”系列报道(八十二)阿坝州理县:用活民族地区“两项资金” 浇开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近年来,四川省民族宗教委持续在全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2024-07-16 16:44:00
...张宇)2月11日,记者从省体育局获悉,由省体育局主办,阿坝州人民政府承办的四川省第五届全民健身冰雪季暨“燃动冰雪·畅游阿坝”阿坝州首届冬季运动会大众亲子滑雪训练营(太子岭站)
2023-02-11 13:20:00
30辆房车领航共赴雪山景观公路之旅 环四姑娘山(理小路)自驾盛宴启幕
...线路首发仪式在四川成都东安湖畔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由阿坝州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主办,小金县、汶川县、理县人民政府,四姑娘山景区管理局协办。四姑娘山环线自驾线路首发沉浸式体验
2024-08-01 12:26:00
... 阿坝观察 刘文佳6月21日13时左右,跋涉2000多公里行程,阿坝州理县今年最后一批共63箱雪山下的黑珍珠车厘子“坐”飞机抵达浙江省温州乐清市。一天前,理县桃坪镇桃坪村的任
2024-06-23 06:33:00
游客自驾被拦路收费500元,四川理县:涉事人员停职记过
...开展调查。经查实:网友反映情况属实。拦路收费卡点为阿坝州川西国有林业保护局304林场小木场沟森林草原防火检查点,收费人员为川西国有林业保护局304林场职工岳XX。理县县委、县
2023-08-25 08:49:00
四川阿坝州:感受特色浓郁的“非遗”文化
...自治州,深度体验类型多样、特色浓郁的“非遗”文化。阿坝州是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汇集带,也是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腹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富集的自然资源,孕育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样
2023-11-01 16:07:00
四川省第五届全民健身冰雪季活动暨阿坝州首届冬季运动会启动
...记者 张宇)1月4日,四川省第五届全民健身冰雪季活动暨阿坝州首届冬季运动会启动仪式在阿坝州理县鹧鸪山自然公园滑雪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四川省体育局、阿坝州人民政府主办。作为全省每
2023-01-04 17:25:00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杰8月,沿国道317线驶进阿坝州理县薛城镇较场村,蓝天白云下,村子古朴整洁,李子挂满枝头,鲜花盛开,与村民们的笑容相互掩映。较场村位于理县东北部,面积7.
2023-08-29 03:03:00
...鸪山景区要额外买保险等问题的投诉,12月22日,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文旅局通过“问政四川”平台解释,景区并未强制要求游客购买保险,保单采用无记名投保,如果游客在园区出现意外,可提
2024-12-24 17: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多彩新论】“称重执法”之外,电动车治理需更多温度
最近,多地加大对电动车的整治力度,却引发广泛争议。从深圳交警街头称重扣车,到无人机追踪违规电动车,执法方式、技术不断升级
2025-08-31 05:27:00
工信部近日发布《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2025年版)》。我市的中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环保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5-08-31 06:59:00
秋已至,暑消退,但杏花岭区消费市场依然火热。当下,该区的消费经济正以立体多元、丰富鲜活的形态加速升温,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2025-08-31 07:00:00
央媒看太原暑假即将结束,日前,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开学在即 图书馆内忙“收心”》为题,报道为了迎接新学期
2025-08-31 07:00:00
8月30日,太原饮食服务集团晋菜博物馆暨林香斋解放路老店开业。该项目的落成标志着百年老字号林香斋正式焕新回归,并以“博物馆+餐饮”融合模式
2025-08-31 07:00:00
大众网记者 武文惠 通讯员 尹小航 潍坊报道为确保2025年秋季新学期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潍坊市潍城区芙蓉小学提前规划
2025-08-31 07:12:00
潍坊临朐:大山里的“致富瓜” 串起乡村振兴新图景
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通讯员 范超 孙靖 潍坊报道时下,潍坊市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8000亩佛手瓜进入采收季,从海拔300米的河谷到800米的山腰
2025-08-31 07:15:00
潍坊市圣卓实验学校打好育人“组合拳”跑出育人“加速度”
大众网记者 武文惠 通讯员 胡凯 孙全涛 武心舜 潍坊报道2025年新学期启幕在即,潍坊市圣卓实验学校以“文化传承、科技赋能
2025-08-31 07:15:00
大众网记者 武文惠 通讯员 张娜 潍坊报道新学期的号角嘹亮吹响,为明确学校下一步发展方向,凝聚奋进力量,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有序
2025-08-31 07:17:00
大众网记者 王菲菲 通讯员 丁勇 潍坊报道为确保潍坊市农村清洁取暖长效运行,切实降低农户冬季取暖负担,日前,潍坊市财政局积极争取2025年省级清洁取暖补助资金3781万元
2025-08-31 07:17:00
华商网讯 据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消息,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3号留学预警。详情如下: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3号留学预警近段时间以来
2025-08-31 07:18:00
大众网记者 王菲菲 通讯员 丁勇 潍坊报道近日,潍坊获批省级天然气储气能力建设补助资金302.4万元,补助资金额度居全省第一
2025-08-31 07:18:00
第八届潍坊市职工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原标题:多维赋能激发创新活力,全链生态成就创业梦想——第八届潍坊市职工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暨全市职工创业赋能成果展示交流会成功举办大众网记者 魏静 通讯员 陈姮 杨建岗 潍坊报道8月28日
2025-08-31 07:22:00
大众网记者 刘臻臻 通讯员 韩家琪 潍坊报道日前,潍坊护理职业学院计划财务处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与医疗团队走进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上小街村
2025-08-31 07:22:00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精心做好新生开学前准备工作
大众网记者 武文惠 通讯员 王修友 李杰 李春蕾 武心舜 潍坊报道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了确保2025年新学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025-08-31 0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