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为了培养他付出巨大心血,早逝是明朝的遗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9 05:44:00 来源:戏说三国

朱元璋和马皇后伉俪情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明朝历史的皇帝上,痴情种还真有好几个,留下了几段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的故事。

但这不是今天要说的重点。

在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性情更加暴躁,诛杀的人也越多。太子朱标看到这种情况,常常感觉到不忍心。

这天,他终于鼓足了勇气,劝自己的父皇。

“陛下这么滥杀,恐怕会有伤天和。”

朱元璋听了,沉默了许久。

没有人知道,这个当时大明王朝地位至高无上的人,究竟在想什么。

第二天,朱元璋把棘杖放在地上,让朱标去拿着这个棘杖往前走。

朱标也不傻,上面都是刺,拿着它肯定会觉得扎手,但是自己的父皇就在这儿,一时之间感到很为难。

他不太敢看自己的父皇。

朱元璋和他说:“你拿不起它吗?我把棘杖打磨好了,去掉了刺,再给你,这难道不是一件美事?所诛杀的这些人,正是那些刺,除掉这些刺,才能让你心安!”

朱标不这么认为,他和朱元璋说:“皇帝是尧舜一样的帝王,臣民才能是爱戴尧舜那样的臣民。”

这意思就是暗示朱元璋,有什么样的君王,就有什么样的臣子,再换句词说,如果上梁不正,下梁也得歪,上梁正了,下梁也就不歪了。

朱元璋听了这话后,大怒,抄起座位朝着朱标扔去,那一瞬间,父子之情也顾不上了,朱元璋只想收拾自己的儿子。

朱标一看自己的老爹动手了,那赶紧跑了,前面朱标跑,后面朱元璋气喘吁吁地追,两人的运动量都不少。

跑着跑着,朱标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地上,朱元璋好奇打开一看,竟然大哭起来,原来这张图正是在朱元璋和陈友谅争夺天下的时候,陈友谅追赶朱元璋,事情危急,马皇后背着朱元璋逃跑的场景。

见景生情,朱元璋也顾不得和朱标生气了,他只想念他的妻子了。

上面这段史料来自《翦胜野闻》的记载,我认为这个故事的可信度还是有的,这本书有的记载上,确实比较离谱。

朱元璋为了培养他付出巨大心血,早逝是明朝的遗憾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朱元璋最信任的人,那一定是马皇后。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郭子兴生怕朱元璋和自己离心,于是把马氏许配给朱元璋。

后来马皇后在朱元璋的征战日子里,提供了太多的帮助,所以当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更加容易情绪失控。

朱标作为马皇后的嫡长子,其实他的身上,还是遗传了马皇后性格中的大度、宽容,以及厚道。

对于朱标,朱元璋和马皇后都是非常用心的。

朱元璋为了培养他付出巨大心血,早逝是明朝的遗憾

1355年,朱标出生在太平,当时的朱元璋正在准备攻打南京,朱标的出生,让他非常高兴。朱元璋年轻的时候失去父母,后来流离失所,早早饱受人间疾苦,对于自己长子的出生,朱元璋感觉到人世间的温暖,这也让他征战的日子更有了动力。

在朱元璋称吴王后,朱标被立为王世子,并且让宋濂教他。

在朱标十三岁时,朱元璋命令他省临濠墓,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免得出现何不食肉糜的笑话。

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儿子生于富贵之家,为了避免他骄纵,让他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察访民情让他知道风俗美恶,通过访求父老乡亲,知道自己创业的不容易。

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培养,那是付出了巨大心血的。三

洪武元年,立朱标为皇太子,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都是东宫的兼领者,并且朱元璋又选了国子生国琦、王普等十多人,陪太子读书。

其实从朱元璋的征战过程中的兵法运用上就能看出来,他读了不少书,他不是莽夫,朱元璋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他又选了四方名儒来教太子以及其他藩王。

有野史记载说朱标不是朱元璋嫡子,这记载可信度确实不高。如果不是他的嫡子,他都不必给予这么好的教育。

从朱元璋早早立朱标为皇太子,后来又找了这么多武将文臣,四方名儒来教太子读书,培养太子的品德,这是对朱标寄予厚望,他希望他打下来的大明江山,朱标可以守住。

朱元璋对于朱标,就是希望他是个守成之主。他可以不亲自上场打仗,但是他必须懂民间疾苦,知道他老爹创业的艰辛,守住大明江山。

朱元璋对于朱标的教育,确实达到了他所想的,仁义。对于他的弟弟们干的坏事,每当朱元璋怒不可遏,想惩罚这些皇子的时候,朱标时常站出来给自己的弟弟求情。

至于《明太宗实录》上写的朱标多仁义,不趁朱元璋的心意,以及史书中流传的朱元璋对朱标不满,多次想更换太子的说法,这些说法可信度不高。

《明太宗实录》是在宣德年间完成,明宣宗朱瞻基可是朱棣的孙子,所以书中出现这话,实在是不足为奇。四

洪武二十四年八月,朱标巡视陕西,朱元璋有迁都的想法,但是具体去哪,他一直还没想清楚,于是让朱标巡视,并且嘱咐朱标说:“天下山川唯有秦地险固,你此去省观风俗,慰劳秦地父老乡亲。”

朱标没有辜负朱元璋,他回来后,给朱元璋奉上了陕西地图,但是后来朱标就病了。

1392年,朱标去世,长眠于地下,对朱元璋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朱元璋为了培养他付出巨大心血,早逝是明朝的遗憾

朱标是皇长子,他也是朱元璋为大明帝国精心挑选的的继承人。但是没想到,白发人送黑发人。

朱元璋在经历了马皇后的去世后,又经历了皇长子的去世,就算他是个帝王,这一刻,他也无法忍受这种晚年丧子的痛苦。

横亘在朱元璋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大明王朝的继承人该选择谁?

虽然有史料记载朱元璋倾向于给传位给朱棣,但是我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有可能是在朱棣继位后,为了皇位的正统性,于是出现了这种说法。

从朱元璋培养朱标的方式看,他就是想让自己的大明帝国在经历了战乱后,在一个守成之主手中平稳过渡,朱棣是不太符合他的预期的。

所以,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也不出意外。但是终究是来不及了,朱允炆不像朱标那么有手段,朱标是宽厚仁义,但是他的帝王手段也是有的,而朱允炆,仁义有余,手段不够。他过于依赖书生,大明江山终究还是落在了朱棣手里。

我一直在想,朱标的早逝,是不是大明王朝的遗憾?

如果朱标正常继位,依照他的手段和受到的教育,其实还真是有可能让明朝平稳发展,也许不会让人民再经历靖难之役的苦,而且朱标的去世,某种意义上,也导致了蓝玉案。

蓝玉和朱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朱元璋不放心,加上蓝玉确实骄纵,给了朱元璋大开杀戒的借口。

当然,我们不能依靠假设,认为朱标继承皇位的话,就一定比朱棣做得更好。朱棣对于大明王朝的贡献,都写在了历史书上。朱棣在位22年,他平定安南,亲征漠北,迁都北京,这些事情放在任何皇帝的的任期上,都是大工程。

所以,你认为朱标的早逝,是大明王朝的遗憾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9 11: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定都南京,朱棣迁都北京,两人谁更有眼光?姜还是老的辣
...,三秦帝宅。历经六朝繁华,数遭战火蹂躏,而当今天子朱元璋,偏偏寄望于此。“吾见南京城池高阔,水陆交通,占地枢要,宜为万世基业。”朱元璋一心欲在此开辟新天地,立万年基业。然而,
2023-10-30 17:43:00
陈友谅战败身亡后,给明朝留下一份什么遗产
...军,以三人为首势力最大,他们分别是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其中,以陈友谅的水师战争能力最强,仅凭鄱阳湖之战就差点打垮朱元璋数年来的心血,幸亏朱元璋身边有个刘伯温,通过刘伯温巧
2024-06-25 15:38:00
朱标:大明王朝的稳健与未来遗憾
...,思念大地,难以忘怀。——方晓茹评价朱标公元1368年朱元璋沿袭周唐两朝的旧例,将汴梁定为北京,金陵定为南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想要迁都,他的目标就是长安这个天下繁华的地方
2023-10-10 15:26:00
...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锦衣卫锦衣卫诞生于洪武15年,作为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统治,驾驭不法群臣的一把‘‘利刃’’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锦衣卫只听命于皇帝差遣,凌驾于所有职权本部门
2023-01-17 16:53:00
朱标有多恐怖?朱标若在,朱棣岂敢妄动?大明历史或将全然不同
...坠落,留下了一道深深的遗憾。他的死亡不仅令他的父亲朱元璋痛心疾首,更在后世学者心中掀起了无尽的思索与惋惜。朱元璋的夙愿是能有一子继承他的基业,朱标的出生仿佛就是为了完成这个愿
2024-12-15 17:12:00
假如朱标不死,干得也未必比朱棣更好
...时间里,别说民族认同感,语言上都已经不相同了,不然朱元璋为什么要颁布《洪武正韵》定都北京可以使国家的中心北移,极大地加快了南北大融合。如果是朱标的话,要么留守南京,要么遵循朱
2024-10-28 11:31:00
元末红巾军首领刘福通,才是抗元的最大功臣
说起刘福通来,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他是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前的红巾军首领,从某种层面上来看,他还真就不算是大明朝的人,但是他对大明的功劳却是最大的,或许没有红巾军首领刘福通,就不
2022-12-15 21:38:00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遗憾
...1392年,明初太子朱标在巡视京城期间突然病逝。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深受父亲的器重与栽培。朱元璋将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朱标的身上,这是其他皇子所无法比拟的。在当时,几乎所有人都
2024-01-18 20:56:00
盛行一时的“大明宝钞”,是如何从兴盛走向灭亡的?
...终于形成了我们现代统一、稳定的货币制度。大明王朝是朱元璋一手创建的统一王朝,在王朝的初期正处于百废俱兴之际,为了解决国库不足的问题,朱元璋发明了著名的“大明宝钞”。起初,明朝
2025-02-23 19: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