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很多“试错”本身也是“重大成果”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1-31 14: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上海“基础研究特区”扩区 支持更多科学家埋头科研

很多“试错”本身也是“重大成果”

本报讯(记者 马亚宁)勇闯创新无人区,关键在科学家“敢试”。记者昨日从上海市科委获悉,上海首创“基础研究特区”逾一年,首批试点单位已启动第一批项目。同时,扩充同济、华师大、华东理工3家高校试点实施第二批“基础研究特区计划”,重点围绕双碳、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海洋等领域,努力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基础研究是核心技术之根、原始创新之源,但也最容易“不声不响”“零成果”。目前,我国科技项目资助形式多以竞争性为主,存在资助周期短、缺乏连续性、申请流程较为复杂等问题。科研人员不得不博“短平快”的成果,耗费大量精力申报项目找资金,“投入产出比”很低的基础研究,成了真正的冷板凳。

为保证科研人员及团队获得相对充足的探索和研究时间,上海自2021年10月在全国首创“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以五年作为一个周期,力求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目前,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科院上海分院三家首批试点单位已启动第一批项目,前五年总体资助预算3亿元,第一年资助经费为每家单位各2000万元,试点单位以不少于1比1的经费比例共同投入。

“自主管理、长期跟踪、持续投入,是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最需要的。”上海市科学学所所长石谦告诉记者,当前的基础研究环境尚存在“快鱼吃慢鱼”现象,谁快谁就能获得更多支持,导致科研人员、科研机构或被动或主动地追求经费数量和成果速度。实际上,原创性、颠覆性的前沿基础研究难度较高,具有长期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很多“试错”本身,也是一项“重大成果”。“进入基础研究特区,科研团队获得了长期稳定的经费保障,以重大科技问题带动和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让科学家终于敢试了。”

“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一经实施,就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科研人员好评。在此基础上,上海市科委边探索、边优化,去年底又扩充了同济、华师大、华东理工3家具备一定基础研究实力的高校,试点加入第二批“基础研究特区计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15: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上海首批“基础研究特区”落户复旦大学
...更适合基础研究特点的管理制度,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对上海而言,在全国率先设立这类特区,目的即依托当地基础研究优势突出的机构,赋予特区充分自主权,支持特区自由选题、自行组
2023-05-13 22:00:00
...价考核等方面形成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政策。基础研究的成果难以被计划,也急不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静待花开,需先厚植沃土。
2023-11-28 06:04:00
...定性,谁来埋单 ■本报记者 苏展科研项目的“预期成果”产出如何?这个问号,让不少有意申报基础前沿探索类项目的科研人员望而却步。刚性量化的“交付指标”,往往挡住了
2023-05-30 05:37:00
造就大批高水平人才 推动知识边界向前延伸
...们敢于挑战权威,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获得颠覆性成果,从而引领科学发展的新方向。拥有坚实的跨学科知识体系以及开阔的视野,对于基础研究人才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这些综合的
2024-05-14 05:40:00
...科研自主权,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要求急功近利的阶段性成果。 2023年4月,上海公布《关于本市进一步放权松绑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18项新政聚焦高校院所、科技企业、
2023-07-26 09:14:00
...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真正原创性、引领性的成果仍然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缺少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考核评价过于频繁,评价体系过于强调量化指标,学术共同体
2024-03-07 16:19:00
两会申言 | 金力代表:不遗余力打造引领、原创、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
...“大科学”研究,完善问题聚焦、任务耦合、路径协同、成果集成的联合攻关机制,又在上海支持下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设立“先锋”“先导”项目,支持科研人员团队自主开展高风险研究
2023-03-06 21:59:00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深圳完成逾200件职务科技成果确权科技创新立法两年来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积极性显著提升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李舒瑜)在立法护航之下,我市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新模
2023-01-04 06:50:00
...:深圳特区报近日,教育部公布2022年第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深圳教育系统表现优异,以参与完成为统计标准,深圳教育系统共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9项、二等奖38项。
2023-09-26 10:4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