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5 17:0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众所周知,和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因各种影视剧给现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油嘴滑舌、贪污受贿等各种不好的行径在他身上都能找到。

不过,在官场上他却是一个政治高手,多年来一直备受乾隆皇帝的喜欢,身兼多职地位极高,甚至乾隆皇帝临死前,还有意无意告诉儿子嘉庆不要杀和珅。

可惜的是嘉庆皇帝没有听,乾隆皇帝一死和珅就倒台了,监狱中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值得一提的是,和珅死后仅仅过去15年,嘉庆就明白了父亲当年的良苦用心,悔不当初杀和珅。

那么,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前半生充满传奇的和珅

和珅出生在一个八旗官宦家庭,但因父母去世得早,他的童年是跟着家中老仆与父亲偏房渡过的。少年时,和珅便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算是一个学有所成的才子,可惜在科举之路上没走通。

18岁时和珅娶了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孙女冯氏,而后又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从而进入皇宫成为了乾隆的侍卫。和珅有才学也有能力,仅花费了短短7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小侍卫做到了御前行走。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公元1779年之前和珅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官员,但在公元1780年发生了一件事情,从此走上了贪污受贿的不归路。李侍尧是朝廷大学士兼云贵总督,当时被人揭发贪污受贿被彻查。

最初乾隆派遣刑部诸多官员去查办,但却毫无进展,和珅则机敏地控制了李侍尧的管家,通过威逼利诱获得了他贪污受贿的证据,随后和珅又找到了受贿的大臣恩威并施,这些人才纷纷出面指控李侍尧。

此案中和珅立下了大功,乾隆也因欣赏他的才华圣旨为户部尚书,并给予了大量的赏赐。只不过,这些赏赐相比于和珅贪污的东西仅是九牛一毛。

总的来说,李侍尧案不仅让和珅尝到了大权在握的滋味,还让他学会了如何通过权力来贪污,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就是黑化后的和珅,留学拍马却又有能力,贪污受贿却又一步步受到重用。

文武百官、天下百姓都知道和珅贪污,甚至乾隆自己都清楚和珅的为人,为何他不处理掉和珅呢?原因很简单乾隆皇帝需要和珅的能力。

乾隆前期还算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好皇帝,在祖父和父亲的基础上将大清朝推向了一个顶峰,打造了“康乾盛世”,可在执政后期乾隆的变化很大。

他不再是那个为国为民的皇帝,而是一个贪图享乐、好大喜功的人,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乾隆前期下江南基本都是体察民情,降低南方百姓对清朝的抵制,但在后期纯粹是为了游山玩水。

乾隆一生多次下江南,每一次都是大张旗鼓耗费巨资,这些钱财都从那里来,基本都是靠着和珅给他搞钱,同时期的刘墉虽然很清廉,但在这方面却不如和珅。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换句话来说,不是乾隆不想处理和珅,而是没有了和珅他的幸福生活就无法得到保障。当然,和珅的靠山不仅仅只是乾隆一人,他的弟弟和琳也是其最大的支柱之一。

和珅的靠山不止是乾隆

和琳是和珅的弟弟,两人从小相依为命并做好了分工,后者专注于学问而前者专注与武功,和珅做官后为弟弟铺好了路,所以说和琳的升迁路很顺畅。

和大人很懂“宰相门前七品官”的含义,所以和琳进入军队后直接被安排到了阿桂的帐下,此人可是乾隆身边的红人,当时大清朝的第一战将。

跟着大将阿桂,和琳不断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甚至还认识了福康安这样的人物。和琳曾参加过乾隆时期的两场战役,分别是廓尔喀对西藏和贵州、湖南苗民起义,两次战斗中表现的骁勇善战,进而受到了提拔。

公元1796年福康安病死,和琳取代了他的地位,成为了军队的主帅。和珅从文、和琳从武,两人一个把持政治一个把持军事,互相提醒、互相帮助使得和家无人能撼动。

俗话说得好:“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巅峰之后便是衰败,不可一世的和珅也是如此。乾隆60年嘉庆被立为皇太子,一年后乾隆退位,和琳也在这一年因病去世。

军中没有了帮手让和珅很慌,所幸乾隆皇帝虽退位但却没有交出实权,大清朝依然在他的掌控之中,和珅作为乾隆最信任的一个人,成为了他在朝中的话事人。

那时的和珅有多嚣张,嘉庆皇帝上朝时和珅就站在他的旁边,一面监督嘉庆的一举一动好向乾隆禀报,另一面则接受文武百官的跪拜,被人称之为地位在嘉庆之上的“二皇帝”(一皇帝是乾隆)。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嘉庆皇帝身边都是和珅派去的卧底,人身自由和政治自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毕竟和珅说什么乾隆就信什么,嘉庆不得不暂时隐忍等候时机,这个时机很快就到来了。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驾崩于养心殿,嘉庆皇帝让和珅主管此事,但仅仅过了十天而已后者就被前者法办了。同年正月十三,嘉庆网罗了和珅二十条大罪,判处抄家灭族之罪。

当时,相关人员在和珅家里抄得白银八亿两,相当于清朝15年的财政总和。若是按照“雁过拔毛”的行为准则来看,抄家所的不止八亿两,一时间民间流传出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至于“灭族”之罪,在刘墉与固伦和孝公主的请求下,嘉庆皇帝放弃了诛连罪行,改判和珅在监狱中自尽,以三尺白绫结束传奇的一生。

和珅一死嘉庆立刻宣布此案结束,明显就是在宣布一个信号“我不会牵连其它人,你们好好工作就行”,可见他的政治眼光还是很独到的,一招便稳固了政权更迭中的危机。

根据《清史稿》、《清宫档案》等史料的记载,乾隆晚年时曾多次对嘉庆皇帝提到“和珅很能干”,意思就是让嘉庆在未来好好用。奈何嘉庆皇帝没听,执意杀了和珅并在多年后尝到了苦果。

15年后发生了什么

嘉庆皇帝执政前期,因从和珅的手里获得了十几亿的资产,前期的财政压力并没有那么大。不过,乾隆执政末年大清朝已经危机四伏,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嘉庆压得了一时压不了一世。

比如,嘉庆八年一个名叫陈德的人居然偷偷潜入了皇宫,还对皇帝进行了行刺,但宫中的侍卫对此却无动于衷,从此事就可以看出来社会矛盾已经很尖锐了。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嘉庆皇帝十八年左右,大约是和珅被杀15年后,北方天理教爆发了起义,嘉庆皇帝虽然也想镇压这一股起义军,奈何兜里没有钱了,抄和珅家所得的一切在前15年都花光了。

画面回到一年前,为了政治需求嘉庆要求宗室迁移到关外盛京居住,可是因贵族势力盘根错节,他不得不给了房子再给银子,国库中最后一点家底套的精光。

没有钱就没办法打仗,天理教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皇宫之中甚至还有他们的内应。在内应太监刘进亨的帮助下,天理教近200人潜入了紫禁城,对嘉庆皇帝进行了刺杀。

所幸当时嘉庆并不在宫中刺客才没有得逞,皇宫紧急调来了火器营义军才被打退,事后嘉庆皇帝愤怒不已:“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但在巨大的社会矛盾面前也不得不下罪己诏......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从某个角度来说,嘉庆也算是一个有能力的皇帝,敢于打击贪官、整顿吏治,但是在社会民生、经济发展方面却是一窍不通。

全世界商业发展时,嘉庆却闭关锁国、重农抑商,导致国力越来越衰弱,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回看乾隆王朝,清朝虽然也实施闭关锁国,但在和珅这位外交大臣的管理下,广州等沿海依然有固定的通商口岸,既保障了沿海百姓的经济来源,也给朝廷增加了大量的海外税收。

政治上文武百官也存在结党营私之嫌,但和珅却能够统领大局、稳住脚跟,这也是乾隆后期能够享受幸福生活,可朝廷的运作却不乱的原因之一。

和珅更像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润滑剂,虽然没有从事具体的生产管理,但没有了他整个老旧的机器就运转不起来。曾几何时,嘉庆皇帝缺钱的时候不知会不会想起和珅,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安排。

用现在的话来说,和珅是一个很好的理财专家,若是嘉庆皇帝没有杀他,亦或者等稳定大局后再杀他,和珅最起码能够给嘉庆搞来不少钱财。

有了经济基础嘉庆才能很好地管理民生,嘉庆王朝时期也不会爆发那么多的农民起义,以至于大清朝由盛转衰。嘉庆略有功绩,但因性格优柔寡断、能力弱还不会用人,一直被后人所诟病。

嘉庆皇帝最雷厉风行的一件事情就是杀和珅,前前后后加在一起也就只有10天,可这10天换来的却是后来几十年清朝财政入不敷出。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根据一些野史的记载,和珅死后15年他的传记《和珅传》完成,书中写尽了和珅负面作为,嘉庆皇帝看后大怒不已,怒斥史官不遵守客观事实,只写和珅罪行却不写功劳。

或许这个时候嘉庆皇帝就后悔杀和珅了,要不然也不会为他正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5 22: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乾隆退位为何让位不让权
...还一直困扰着嘉庆,白莲教被嘉庆镇压之后,又衍生出了天理教,而这个天理教正是流行于京津地区。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首领林清率领教徒直接攻入了紫禁城,天理教起义军攻入
2023-05-28 12:02:00
...萃的,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不错,特别是在嘉庆十八年的“天理教攻打紫禁城”的事件中,旻宁出色的表现令嘉庆非常欣喜,甚至觉得儿子要比自己强得多。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当时
2024-05-25 15:52:00
道光皇帝何德何能,为何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都属意于让他继位
...后来先回了京城,好巧不巧的是竟然让他赶上了林清率领天理教打到了京城。当时,天理教的气势可谓是势如破竹,一路打到了皇宫里,直入养心殿,好在当时嘉庆不在皇宫,不然的话弄不好还真得
2023-06-06 14:14:00
道光皇帝为何能同时得到乾隆和嘉庆的青睐?
1813年,天理教200多号匪徒,在紫禁城太监的帮助下,攻入了紫禁城。当时的嘉庆皇帝正在热河度假,整个皇宫乱成了一团。好家伙,偌大的紫禁城,居然被200多个天理教徒给攻破了,这还
2023-05-02 21:05:00
喜塔腊氏为何成清朝唯一生下皇帝的原配皇后
...后,嘉庆一朝又经历了很长一段的平稳时期,之后,就是天理教的起义。天理教起义,是道光真正奠定自己的地位的关键一战。在天理教起义的过程中,天理教勾结皇宫中的中官,打开城门,攻入紫
2024-04-26 11:36:00
...了很严格的律法,可惜效果不大,在他执政期间还发生了天理教叛乱,白莲教起义等重大事件,清朝也是在他手上由盛而衰的。在普通人的眼中,嘉庆皇帝就算再没有本事也是一国之君,所谓普天之
2024-05-31 06:43:00
嘉庆为什么阻止不了大清的衰落
...(1813年)九月,堪称铜墙铁壁、固若金汤的紫禁城,竟然被天理教给奇袭了。皇城都被袭击了,很多官员非但不紧急支援,反而相互推诿,差点被天理教教徒一锅端了紫禁城。嘉庆在位期间,
2023-05-15 14:31:00
嘉庆经历了两次重大刺杀案件,严重时将他逼出了皇宫
...人才。因此在嘉庆年间,曾出现过两次刺杀案件,一次是天理教攻陷紫禁城,另一次是陈德进宫刺杀皇帝。公元1803年二月,嘉庆皇帝从城外的圆明园回到了紫禁城,可当他乘坐的马车刚走进神
2023-01-30 14:45:00
大清王朝衰败的关键是什么?从嘉庆的守成开始
...,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鸦片亦流入中国,清朝出现中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颙琰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终年
2023-05-07 18: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