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本文配图由采访对象提供
台传媒记者卢珍珍
说到独居,人们会想到“孤独”“寂寞”等词。但事实上,主动或者被动的,独居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青年口中,我们想知道,独居还意味着什么?
独立
28岁,郑女士,玉环人
六年前,关于毕业后工作的事,我和父母意见不合,大吵了一架。
负气之后,拎着行李,我只身从玉环来到杭州,开始独居生活。那年,我还是名大四学生,在一家影视公司实习。
经济上特别窘迫,我用卡里少有的存款,花800元租了一个单间。
睡在陌生的地方,最初几个月,我经常失眠。心里有好几个“我”相互博弈,声音最大的那个问自己,是否该回玉环。
还好,那时候努力中的自己,被同事和朋友看见。这种看见,有强大的支撑力,它支撑着我慢慢成长。
两年后,我换了份工作,有了存款后,租了一套每月3000元的单身公寓。搬进公寓的那天,我对自己说:“你可真棒!”
父母总觉得我不太行,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也不够独立。但我不想妥协,也想证明给他们看,我能照顾好自己。
我有急性肠胃炎,租住的地方,会常备一个小药箱。租房时,离医院5—10分钟车程,是我最先考虑的条件。
有一次半夜,我的急性肠胃炎突然发作了,吃了药后我便昏睡了过去。醒来后,疼痛感还没消除,联系公司交接好手头的工作后,我打车去医院挂了点滴。打点滴时,我没有心疼自己,心态特别平静,关于照顾自己这件事,我好像又进步了。
晚上下班七八点回到家后,我会先点上一份外卖,剩余时间,有时候我会迷恋追剧,有时候看书。想社交时,我会主动攒局,和朋友去轻吧坐着聊会天。
曾经我和最好的朋友合租过一段时间,但生活习惯上的不同,消耗双方的情感和精力。最亲密的朋友,也需要边界感。我们俩坐下来认真对话过,最终各自选择独居,现在,我们的关系比以前更好。
独居给了我解压的空间。工作一天,我会关注领导,关注同事,回到居所,我才会关注到自己。在这个空间里,我能梳理情绪,疗愈自己,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能和自己对话。没有了这个空间,很多情绪就没有了出口,时间久了不见得是件好事。
就在今年,我住进了父母给我买的房子,每隔一两个月,他们会来杭州小住一段时间。我不再是之前那个只想和父母对着干的女孩,对于不同的想法,我会保留自己的意见。在外那么久,最先强大的,还是精神上的。我的内心,早已独立。
过去的独居生活,给我赢得了独立的机会。但我明白,独立不是对立,也可以是兼容。
空间
32岁,陈女士,椒江人
我有两段独居经历。
2018年,我第一次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广东工作,住在单人宿舍。
我担心宿舍里进小偷,也怕有人尾随,出门在外,包包里随时放着强光手电。我住的地方朝南,因为有光,我特地买了窗帘。一个人挂窗帘特别吃力,但即使自己动手能力不行,也不愿意麻烦别人。
独居的孤独感和不安感,在一个陌生环境,被无限放大。
直到那年年底,我的胃病犯了。胃痛到冒冷汗,连胃药也没法止住疼痛时,我才去医院就诊。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给家里的父母,打了一个电话,决定回台州。
独居很自由,但那是一次不愉快的独居体验。
回到椒江与父母同住一段时间后,我又搬出来住了。从初中到大学,我一直住学校,习惯了自己做决定,父母也很少干涉。
在离家车程10分钟左右的地方,我租了一套房子,重新开始了独居生活。2019年,我开始搞事业,创业做猎头。我的工作,需要我随时随地和公司保持联系。
相比广东,在我从小生长的地方独居,椒江给我的舒适感更强一些。
但独居,特别是女性独居,安全是我们最为在意的事情。
叫外卖时,我会把个人信息,写成“陈先生”。我租住的门口,永远放着一双男鞋。一个朋友建议我,随身携带防狼喷雾。
前年,发生了一次难忘的经历。
那是个傍晚,我叫了一辆网约车,在车上,司机一直找话题聊天,想从我口中得知更多私人信息。意识到不对,我立马用微信联系了朋友。
到了住处,车停稳后,对方问了一句:“这么早就回家了,要不要再出去玩会儿?”我回绝了,去开车门。不巧的是,车门一直没法开。
我和司机说了一句,对方直接从驾驶座上起身趴过来,准备开车门。就在这时,门开了,我瞬间跑了出来。
事后,我投诉了网约车平台,这件事也让我后怕了许久。弟弟给了我建议,下次遇到同样的事,可以打电话给他假装家里有人等,虽然他人也不在台州。
除去这些不安全感,独居带来的空间、时间上的自由感,都是很充分的。
到了周末,我会回父母家看看他们。回到他们身边,我似乎又丧失了在外面的生存能力,他们习惯多少唠叨一下。可能,父母也需要自己的存在感。
被动
27岁,周先生,椒江人
2017年,听从父母安排,我去了三门工作。公司给我安排了单人宿舍,这也算独居吧。
最先不适应的,是宿舍环境。因为靠近海边,宿舍一直很潮湿,空气中伴随着墙上水泥发霉的味道,这个味道,我的鼻子适应了一年。
更不适应的,是单调的生活。下班后,如果想吃点好的,或者去网吧打几把游戏,得开出去30分钟左右的路程,去镇上消费。
这里几乎是个封闭的空间,一切都那么不方便。周边没有生活区或者娱乐区,没有快递,更谈不上外卖。一段时间,吃厌了食堂的饭菜后,我吃了很久的泡面,最后,闻到泡面的味道,就会难受。
我的朋友和女朋友都生活在椒江,在三门,除了同事,我没有更多的人际关系。这种被迫的独居生活,在地理上,割裂了我的生活。
一边是热闹的兄弟,一边是冷清的工作。这种孤独感,在手头的工作停下来后,会特别浓烈。
架不住寂寞,有那么几次下班后,我开车从三门回到椒江。和朋友胡吃海喝一顿放松之后,我再连夜赶回三门。看起来很折腾,很累又费钱,但我需要这样的交际,调剂我的生活。
大概两年后,我才慢慢适应三门的工作与生活,也开始习惯独处。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玩手机打游戏,是下班后最常见的消遣。
明年,公司的项目收尾后,我就要回椒江了。有的人喜欢独居,但我不喜欢,特别是这种被动的独居。到时候,我会告诉我的兄弟们:“我回来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09: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