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国演义》四位叛将凌迟处死,真实历史是怎样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8 13:32:00 来源:戏说三国

219年,关羽率军北上,发起襄樊之战,水淹七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可就在这个时候,孙权麾下大将吕蒙偷袭荆州,然而荆州的几位守将却不战而降,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被杀。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刘备在攻打东吴,将这几位叛将凌迟处死,然而这毕竟是小说之言,那么真实历史又是怎样的呢?

《三国演义》四位叛将凌迟处死,真实历史是怎样的

一、四位叛将是谁?

四位叛将中,有两位人们比较熟悉,他们就是糜芳和士仁(《三国演义》中写作傅士仁)。糜芳是糜竺的弟弟,两人是东海郡人,家里非常富裕,“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最初糜氏兄弟是陶谦的属下,后来才跟随刘备。两人对刘备忠心耿耿,即使刘备兵败时,两人也毫不动摇,甚至献出家财,还把妹妹嫁给刘备。

刘备进入益州时,糜芳留在了荆州,被任命为南郡太守。另一位将领士仁是幽州广阳人,他当时奉命镇守公安。另外两位将领分别是义阳人郝普以及武陵人潘濬。郝普与魏延是同乡,当时担任零陵太守。潘濬是蜀汉重臣蒋琬的表弟,刘备在荆州时,任命其为治中从事,“备入蜀,留典州事”。

《三国演义》四位叛将凌迟处死,真实历史是怎样的

二、四将为何叛变?

糜芳、士仁、潘濬这些为何会叛变呢?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些人都和关羽的关系很差,甚至受到过关羽的欺凌。“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关羽这个人性格非常自负,马超投降后,他还曾公开表示不服;得知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大怒,“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连马超、黄忠这样的人,关羽都不放在眼里,对于其他将领那就更谈不到尊重了。在襄樊之战期间,“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关羽很生气,放出话来,“还当治之”。糜芳、士仁因此非常害怕,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接受了孙权的诱降。潘濬的情况和糜芳、士仁差不多,“亦与关羽不穆”。至于郝普,史书没有详细的记载。

《三国演义》四位叛将凌迟处死,真实历史是怎样的

三、叛将们的结局?

这些叛将投靠东吴后,并没有被刘备杀死。比如说糜芳,他在223年还跟随吴将贺齐突袭蕲春,结果还取得了胜利。不过糜芳这些人受到了吴国人士的轻视,虞翻就多次公开羞辱糜芳,“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不过,郝普、潘濬的仕途却很顺利,“普至廷尉,濬至太常,封侯”。

231年,郝普卷入了隐蕃谋叛事件,结果遭到了杀害。潘濬则受到了孙权的重用,帮助孙权击败刘备的军队,平定五溪蛮夷的叛乱,杀死了马良。孙权称帝后,迁都建业,留下陆逊、潘濬镇守武昌,“共掌留事”。潘濬对孙权忠心耿耿,赢得了孙权的重用,孙权还将潘濬的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儿子孙虑。239年,潘濬病死。

参考资料:1.《三国志》;2.《资治通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8 1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物是虚构出来的?
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实、三分虚,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三分实、七分虚,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三国演义》虽然是历史题材的小说,它只是借用了历史的题材,它的定位是小说,不必
2023-08-23 15:28:00
关羽为什么愿意投降曹操,却宁死不肯投降孙权
...死不降,对孙权破口大骂”,某种程度上说,这其实是《三国演义》创造的一个“谣言”。我们如果阅读正史《三国志》的话,会发现,其实全本里都没有关羽“宁死不降”的记录。事实上,如果按
2024-05-14 20:29:00
...要杀”的这个说法,其实并非是正史记载,而且也并非是三国演义的原著记载,这完全就是《新三国》的脑洞,不得不说,这位编剧还是懂点历史的,只不过他把关注的重点放错了!按照这位编剧的
2024-05-22 17:49:00
先说三国演义。刘备得知关羽被杀后,他的反应是:玄德听罢,大叫一声,昏绝于地。却说汉中王闻关公父子遇害,哭倒于地;众文武急救,半晌方醒,扶入内殿.......言未已,只见关兴号恸而
2024-07-15 19:15:00
《三国演义》2:关羽败走麦城的终极原因!其实并非关羽之过
汉中之战,刘备击败曹操,夺取汉中,蜀汉政权到达巅峰,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规划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按照一般的逻辑,光复汉室仿佛指日可待。可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直线的、机械的,关羽兵败
2023-03-18 23:40:00
刘备诸葛亮骗他,关羽看不起他,其他才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谋略家
...在很多可以研究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它将这段历史以故事的形式展开在普通百姓面前,增强了它的娱乐性和可读性。不过既然是故事,那书中所述的内容就不能完全
2022-12-18 20:59:00
《三国演义》中,鲁肃为何支持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
...已不可考,反正正史中没有相关记载,而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的这段描写很大的原因是为突出关羽不忘旧情,突出关羽的“义”,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所以“捉放曹”在历史上发生的可能性
2023-05-27 05:41:00
张飞从屠夫到英雄,真实历史上的他与《三国演义》的差异
...的事情。由三人的传记综合可见,刘关张三人,并不是《三国演义》中所写的,在刘备看到募兵榜文时才结识的,而是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结识了,而且史书中也没有记载“桃园三结义”的记载
2023-10-06 09:02:00
刘备曹操孙权麾下首席大将单挑:关羽能打平一场,另一场谁能赢?
...诸君自有公论,要是比较二人武功高低,可能就只能从《三国演义》中去找依据了。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很惧怕关羽的,知道即在他摆下的鸿门宴上,即使能干掉刘备,自己也会被关羽取
2024-11-14 10: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百岁党员孙继舜:三块弹片仍存体内
孙继舜孙继舜家中珍藏的纪念章等物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在同安区陆丰里,百岁老人孙继舜从床上缓缓起身
2025-09-03 0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