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的真实含义与佛教相关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7 20:2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孟子》有云“食色性也”,虽然这些都是人类正常的生理需求,可一旦扯上了男女关系的话,就很难不胡思乱想了。

就像每提到“一丝不挂、想入非非”等词语的话,就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但其实这些词的真正含义根本与性无关,而且它们最初其实是佛教用语。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的真实含义与佛教相关吗

一丝不挂,返本归真

首先来说这“一丝不挂”,在现代人来看,这是用来形容人赤身裸体的样子。因此,当讲出这个词语的时候,就会觉得很不正经,但是它最初的含义却不是如此。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楞严经》中,书中是这样写的,“一丝不挂,竿木随身”,这里说的不是说一个人不穿衣服,随身只带着竿木。

在佛经中,“一丝不挂”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牵挂,他已经超脱于俗世了,不再受到自己欲望的牵累,能与之前的生活永久道别了。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的真实含义与佛教相关吗

而这个词语也是源于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在卷十二中有着这样的描写,“诸上座终日著衣吃饭……未曾挂着一缕丝”,这里的“丝”指的就是衣物。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说的是虽然诸位都是穿着衣服吃饭的,但是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放下了对俗世的牵挂,不在乎身上的衣物是不是好看了。

一丝一缕都不会牵动这些僧人的神思,这是多么高深和超脱的一种思想境界呀。此外,除了《五灯会元》中提到了“一丝”之外,在佛经中这“丝”还能用来指代钓鱼用的丝线。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的真实含义与佛教相关吗

经书中是这样写的,有人向垂钓的高僧询问,“一丝不着时如何?”这是因为高僧在钓鱼的时候,他没有在鱼竿上挂上丝线,他的举动也就类似于传说中的姜太公钓鱼一样。

但高僧与姜太公还是存在着差别的,姜太公他在岸边垂钓实际上是为了等待周文王的到来,然后为其效命,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可是高僧却不同,钓鱼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河水中的鱼给钓上来,如果竿子上都不绑线的话,这就表明了这个人原本就是无心钓鱼的,这也代表了这位高僧本质上是无欲无求的。

在佛学文化中,只有摆脱了功名利禄等欲望后的人,才有机会悟得佛教的真谛,立地成佛。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的真实含义与佛教相关吗

因此,一丝不挂在佛教中代表的是一个人的身心都不会被凡尘所牵制住。如此一来,就能进入返本归真的境界!想入非非,定力过人

接下来再来讲讲这“想入非非”,在今天来看,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胡思乱想,而且通常是带有着性暗示的胡思乱想。

但是在佛教语境中,“想入非非”代表的是在意念中完全地脱离于六道众生,从而抵达到一个“非想非非想天”的精神境界。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的真实含义与佛教相关吗

这个词语同样也是出自《楞严经》,经书中写道“如存不存,若尽不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如果想弄懂这句话的含义,还要从佛教定义的三界六道开始讲起。

在佛教文化中,三界指代的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而六道则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阿修罗道、人道、天人道”。所以,无色界与天人道是佛教中的最高境界与层次。

所以说佛教是将世界分成了三个等级,也就是三界。第一个欲界进入的方式很简单,因为此时还未脱离欲望,信徒只需要虔心修习佛法就够了。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的真实含义与佛教相关吗

但是要进入第二个和第三个界的方式是需要依靠“禅定”的。佛教中的“禅”和“定”指代的都是一个人需要专注于某一事物,精神能够达到集中但不散乱的状态。

而在这“禅定”之中,还有着更为细致的划分,即四禅八定。这里应该也很好理解,四禅分为“初、二、三、四禅”,四禅的境界要远高于初禅。“八定”也是如此,也是一种佛教中用来衡量精神状态的标准。在这四禅八定之中,最高阶的禅定就是这“非想非非想定”。

在进入了这种佛学状态之后,一个人就不再会胡思乱想了。但是在这里也需要强调一点,即便进入了“非想非非想定”,这个人还不不能成佛,仍旧处于六道轮回之中。要想得到真正地涅槃,那还是需要继续修炼更为高深的佛法的。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的真实含义与佛教相关吗

由此可见,佛学中的“想入非非”代表的是不让人乱猜乱想,这和现在的“想入非非”的含义是完全不一样的。佛学用语,并不色情

人类在生出自我意识的那一刻就已经拥有了七情六欲,只不过这些欲望被触发的时间点不同罢了。简单来说,就是有人早陷入爱河,有人可能到了中年才寻找到真爱。

所以,在看到“一丝不挂”、“想入非非”这类词语的时候就会将它们与情欲相联系起来。毕竟,单从这两个词语的字面来看的话,确实能联想到情色事件。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的真实含义与佛教相关吗

但实际上,这两个词都是来源于佛教,它们不但不轻浮,反而代表的是一种高深莫测的佛学境界。

佛教本就是一种讲究清修的宗教学说,从这种思想中衍生出的词语怎么可能会带有“不健康”的意思。

此外,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曾统计过,自佛教传入了中国后对汉语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在汉语中出现了足足三万多个与佛教的词汇,就比如说这“大千世界”、“不可思议”之类的。

但是,由于这类词语的意思比较浅显易懂,因此人们在使用的时候也就不会误用了。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的真实含义与佛教相关吗

当然,除了这些词语外,还有一些佛教梵语被音译成为汉语的词语,像舍利、罗汉之类的。从这里也能看出,自西汉年间佛教来到中国后,就开始逐步将它的文化注入进中国的本土文化中。

所以,假如当再一次提到“想入非非,一丝不挂”这两个词语的时候,千万不要俗解了,它们的真正含义可以说是十分精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身为皇帝,为何四次出家做奴隶?朝廷为他赎身竟花了4亿
...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寥寥数语,为我们勾勒出了南朝时佛教盛况的冰山一角。那时候寺庙林立,僧侣众多,从帝王到百姓,都对佛教有着很虔诚的信仰。当然,正常的信仰佛教,可以使人向善,对
2023-08-26 14:41:00
朱棣到底是信奉佛教还是道教
...利用科举和修书来拉拢全国的知识分子,然后整顿和限制佛教,当然古代帝王对于佛教基本都没什么好感,朱棣的一番操作也被后朝所沿用,其做法影响深远。此后各地大修武当山宫观,武当道教慢
2023-05-02 13:25:00
宇文邕在位期间,佛教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最后结局竟是断子绝孙
...帝,他最后的结局竟然是断子绝孙!建德二年,宇文邕给佛教、道教和儒教排先后,他规定以儒为先,道次之,佛教地位最低。但是,第二年,宇文邕就反悔了,他不怕死后下地狱的威胁,强制性下
2023-01-04 19:27:00
佛教:从印度起源到亚洲传播的千年文化印记
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汉明帝在公元68年建造了第一座寺院—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2024-01-08 15:03:00
...成为了虔诚的佛门弟子。他曾下诏令全民奉佛。在梁一代佛教成为时尚。汤用彤先生总结说;“南朝佛教至梁武帝而全盛。”以至于梁朝的半壁江山内,佛寺达2846座,僧尼有82万余人。更为
2023-09-01 17:04:00
三教九流是一个汉语词语,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三教。九流指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儒家者流、阴阳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农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
2023-10-10 22:30:00
北宋攻灭南唐,李煜:我称臣行不行?
...是鲜为人知的是身为南唐后主的李煜却因太过痴迷作诗和佛教而无心于朝政,最终使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可以说生不逢时这个词非常适合用在南唐后主李煜身上了。所以最后在北宋崛起攻打南唐
2023-01-14 11:22:00
龙门石窟里,最大的那尊佛像,是什么佛?你真的了解吗
...丽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这个宏伟的遗址承载着千余年来佛教文化、艺术和历史的厚重积淀。而在众多的佛像和石窟中,有一尊最大佛像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卢舍那大佛,被誉为中国佛教雕塑的巅
2023-10-20 17:38:00
高僧圆寂后,肉身千年不腐是怎么回事
...惊医学界的秘密!佛法无边,晦涩难懂自西汉哀帝年间,佛教就正式踏足到了中原的土地之上。《魏书》中有载,西汉学者景卢可能是第一个接触到佛教学说的人,他得到了大月氏国的《浮屠经》。
2024-02-07 19: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