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的广泛应用,开辟出元宇宙、网络安全、数字文创等发展新赛道,数字经济应运而生。
心中有“数”,潮头起舞。近年来,武汉市武昌区发布实施“黄鹤楼星空”计划,组建武汉数据智能研究院,启用首个数字经济产业园—武汉数创大厦,推出助老微立方等智慧应用场景……聚焦新兴动能,武昌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全方位推进数字化变革,有力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智造”融合创新,让实体经济更有活力、更具创造力,为建设美好生活注入源头活水。
让数字经济更好地赋能产业转型。“十四五”规划指出,“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当前,世界已进入万物互联时代,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区块链等新经济方式蓬勃发展。2023年是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之年,武昌区以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攻方向和第一抓手,一方面,围绕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积极布局“一谷一廊多带”数创发展空间,推动产业转型。另一方面,全面实施“繁星、新星、亮星、明星”计划,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聚焦金融服务、文化旅游、商贸商务等优势产业,深入实施“数字融万企”行动,支持发展科技金融、“CIM”设计、元宇宙社交等新业态新模式,并全力做好要素保障,构建数字化发展最优支撑体系,让数字经济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新动力。
坚持把创新发展作为重要驱动力。《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指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41.5%,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可谓是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武昌区作为“五首之区”,发展基础扎实、经济韧性强劲、科创资源深厚,数字经济具有较大规模市场,也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奋进新征程,要扬优势补短板,推动数字经济转向新阶段,激发强大发展动力。既要抓好“数字”“双碳”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入实施“黄鹤楼星空”计划,持续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平台。也要注重借助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加快建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以总部经济为主要形态,以科技、人才、金融为主要要素的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城区样板,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一以贯之推进数字产业快速发展。信息洪流奔涌,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成立湖北省首个博士创新创业联盟,新增留汉大学生3.5万名,进一步夯实人才基础;强化数据集中汇聚,建成统一的数据资源池,激发数据要素的活力和潜力;发挥技术优势,分类建设人口、宏观经济、GIS地理等基础数据库,有效服务于部门和企业数字化发展……武昌区聚焦“技术+数字经济”赛道,推动产业扩链升级,以有力举措打造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发展集群,点燃数实深度融合新引擎。立足新起点,更要积极应对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聚焦建制度、强监管、保安全,进一步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持续夯实发展之基,赢得主动。
数字引擎,动能澎湃。在全力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如虹征途上,信心满满的武昌区,正躬耕向前,通过持续深化数字经济发展,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推动点亮数字化美好生活新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康(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责任编辑:杨虹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8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