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难忘的“双抢”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30 05: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王乐天

种庄稼要讲究节令,大暑前后收割完早稻,而晚稻必须赶在立秋之前栽插完成。这二十多天,正是阳光毒辣、暴雨凶猛的时候。收割的沙沙声、耕田的牛哞声、稻谷机的轰鸣声与挑担子沉重的喘息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在田野上。

那时,“双抢”直接关系到一年的收成和全家的温饱,乡亲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在机械化耕作没有普及的年代,“双抢”靠的是人工操作,拼的是全部劳动力,往往是全家总动员。

光秃秃的田野里没有任何的遮拦,阳光肆无忌惮地落满全身。为了防晒,在下田割稻前,母亲总是先让我戴上棕丝斗笠,外面穿着一件厚厚的外套来阻挡紫外线的照射。但一会儿,我就被淋漓的汗水弄得全身湿透,得不时腾出手来,牵牵与身体粘得很紧的衣服。

收割之后,家家户户开始打稻。用打谷机打稻时,一般都是两个壮劳力一道,他们一边配合默契地用力蹬踏板,一边两只手臂不停地在打稻机的滚筒上翻动着稻把。于是,黄澄澄的谷子便顺着布满“n”型弓齿的滚筒打落在稻桶里。插着围簟的稻桶,不一会儿就满起来,一箩一箩装满,满一担就迅速挑走。新鲜的稻谷要充分翻晒,并经风车去伪存真、扬弃瘪谷后方可归囤贮藏。打稻谷的同时,还要配备人不停地传递刚收割下来的稻把。打完稻谷,乡亲们开始把散落的稻草拢成一堆,然后抽出其中一束从上头把它们缠上,这些一捆捆稻草,晒干后便成为上等的柴火。

“双抢”中的插秧则是重要的另一环。得经过犁、耙、耖、整等数道工序,将水田整理得平平整整、横直成行。插秧时间很讲究,一般选择在早上或者傍晚太阳下山前,为的就是避开炙热的阳光。中午气温太高、稻田里的水太热,插的秧苗不易成活。插秧是个技术活,要做到行间距适中,苗根深浅适度,秧苗保持直立不倒,才能保证秧苗的成活率和水稻的生长。面积大的稻田往往还会在稻田中间拉上几条细麻绳为作业道,借着这些麻绳,插秧者就可以把稻行插直。

众人往往是一字儿排开,卷起裤腿,赤脚从田头开始。人站定,分腿,躬身,每人左手握一把秧苗,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将秧苗飞快地分出一小撮一小撮,掐住秧苗,从左到右,再顺根朝下插入水田下面的淤泥里,以防止飘苗。一般来说,一撮秧苗的数量是3-4根,行距二十厘米,株距十厘米。种好一行往后退。有时在水田待太久,一抬脚还会发现田里的蚂蟥和牛虻死死地叮在小腿上吸血,吓得我们哇哇大叫。

现在,我再没有机会去参加“双抢”这种农活了。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当年热闹繁忙、紧张劳累、与大地肌肤相亲的“双抢”已渐行渐远了,这一段难忘的岁月,却是生活给予我独一无二的馈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3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因付出,而珍爱
...插秧季,全校师生都放假,回家帮忙干农活。雨季过后,秧苗长势飞快,要及时分插在水田里。整个村庄的老老少少,都忙着拔秧插秧。空气中弥漫着新鲜秧苗的清香,而一望无际的水田,如同巨大
2024-05-08 09:14:00
水稻的馈赠
...“头发”。两三周之后,秧盘的空间和养分就满足不了小秧苗了,它们便被移栽到水田里。农民伯伯们戴着草帽,挂着毛巾,卷起裤脚,他们移动过的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竖了起来,整齐匀称
2023-12-14 02:29:00
老农的期盼
...库。栽秧看似容易,其实不然,在插秧的瞬间,指头捏着秧苗要迅速插入水田里,有时不小心,手指会被田中的杂草戳伤。不过,虽然弄的满身泥水,但我们都十分开心且干劲十足,不一会儿,一块
2023-09-11 05:18:00
万台农机助“双抢” 稻穗飘香农家忙
...马坪镇“旱改水”项目的水田里,2台插秧机来回穿梭,秧苗被整齐地插入泥土中,不一会儿,一块水田就栽插完毕。据象州县新庆田园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插秧机的水稻栽插深浅适宜,有
2023-07-21 06:34:00
整理水田待插秧
...农田后,部分田块不是很平整,有的土壤养分不足,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今年,他们使用农机进行翻耕平整,播撒一次有机肥、一次农家肥,对土壤进行调理,让田块更适应机械化插秧,为接下来
2024-05-16 01:42:00
早稻插秧忙 静待稻花香
...食稳产增收。连绵成片的水田间,村民们埋头弯腰,左手握秧苗,右手飞快地进行分苗、插秧,不一会儿,一排排整齐的秧苗便延伸开来。这些嫩绿的秧苗如同为稻田披上了一件崭新的绿色衣裳,让
2024-05-29 00:17:00
四川中江:41万余亩水稻移栽忙
...宝村的稻田。在永太镇多宝村的一处水稻田里,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当地村民分工劳作,有的负责从田里取出秧盘放在秧盘运输机上,有的负责将秧苗卸盘,有的负责将秧苗打成捆后装车,最后
2024-05-23 18:31:00
湖南衡阳县:三伏天里忙“双抢”
...回穿梭,站在插秧机上的一位工友,正忙着把一盘盘软盘秧苗“喂”入输送带。插秧机从田间驶过一趟,6行秧苗均匀栽插入田。15分钟不到,两丘水田便全部“披”上了嫩绿的新装。插秧机“转
2023-07-21 09:13:00
又到插秧时  期待粮满仓
...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在谷江村的田间地头,株株秧苗在田间整齐排列开来,迎风而动,放眼望去,满目新绿。一旁的农户卷起裤腿,在田间来回穿梭,手拿秧盘,一手一株娴熟地将嫩绿秧苗
2023-06-08 16:1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小叶医探 |小心记忆被“偷走”!专家:这些早期表现要注意
大皖新闻讯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这项“偷走记忆”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很多人认为“反应迟钝
2025-09-21 13:10:00
灵芝孢子油品牌如何选?灵芝孢子油品牌推荐榜单揭晓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对于提升身体状态的天然营养补充品需求日益增长,而灵芝孢子油作为高端滋补品类中的“黄金成分”
2025-09-21 15:20:00
灵芝孢子粉哪个牌子好?灵芝孢子粉的品牌排名推荐
在当前健康养生热潮下,灵芝孢子粉作为传统滋补佳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然而市场上的品牌琳琅满目,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常常陷入困惑
2025-09-21 15:21:00
花柏禾:医疗级微晶透皮技术跨界抗衰,重新定义护肤效率
在国产抗衰护肤领域,花柏禾凭借一项 “医疗级跨界技术” 早已积累起扎实口碑——其基于第三代纳米微晶透皮技术打造的新一代抗衰护肤系列
2025-09-21 15:23:00
卖断货了!贵州刺梨红茶何以创新出圈?
国庆中秋来临之际,一款融合了贵州刺梨与贵州红茶的创新产品——刺梨红茶,在市场上悄然走红,甚至出现“一罐难求”的现象。这款特色的茶产品
2025-09-22 01:05:00
晕倒只会掐“人中” 鱼刺卡喉靠喝醋 家庭急救 避开误区
意外突发时的急救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熟知的“急救方法”其实并不正确,反而容易加重伤害。9月19日,南寒社区邀请山医大二院西院区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专业人员
2025-09-21 18:32:00
健康科普 | 脑卒中“黄金4.5小时”:早期症状判断与紧急送医要点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
2025-09-20 17:09:00
健康科普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脏疾病有何关联?改善睡眠习惯对心脏护理有帮助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藏在鼾声里的心脏危机当家人深夜被你震耳的鼾声惊醒,甚至发现你睡觉时突然停止呼吸十几秒,这绝不是简单的“睡得香”
2025-09-20 17:17:00
健康科普 | 不开刀也能治动脉瘤?介入栓塞术vs开颅夹闭术怎么选
颅内动脉瘤就像脑内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过去,开颅夹闭术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2025-09-20 17:24:00
陕西举办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
9月19日,在我省“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之际,由省药监局主办、省医疗器械协会协办的全省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25-09-20 19:26:00
小叶医探 | “老掉牙”不用管?小心连锁反应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25-09-20 14:01:00
芝麻大小的癌也会转移!这些高危信号你知道吗?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甲状腺癌很小,才5mm,应该是安全的吧?”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误区!近日,烟台业达医院连续收治两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
2025-09-20 10:00:00
享受奔跑的乐趣 健康完赛指南 助力安全冲线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2025太原马拉松即将开赛,9月19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跑者送上一份贯穿备赛、参赛
2025-09-20 07:24: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大夫:以银针为媒,重织失眠者的安眠锦缎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9-19 10:00:00
专利款儿童豆乳果蔬面上市,香精、色素和防腐剂“零添加”
济南广御公司研制的专利产品儿童豆乳果蔬面正式上市,这是一款专为儿童匠心打造的美食,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和防腐剂,孩子喜欢吃
2025-09-19 1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