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
陈子源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昼夜节律,可以被简单理解为生物钟。由于生活方式以及各方面的不规律,不少人受生物钟紊乱问题困扰,表现为睡眠障碍等症状。如何调整生物钟,拥有好睡眠?为此,人民网采访了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侯天舒。
侯天舒介绍,目前医学上处理失眠等睡眠障碍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其中,心理行为治疗是指通过调整心理状态或改变一些睡眠习惯促进睡眠。它是目前医学上治疗失眠的首选方法。
“首先要固定好新的作息时间,按照固定的睡觉、起床时间进行规律作息。”侯天舒提示,如果现在的作息时间与计划的时间差距较大,可以逐渐提前上床时间,循序渐进。一般来说,3个星期就能建立属于自己的规律性生物钟。
侯天舒表示,良好的睡眠质量需要营养支持,在保证规律饮食的情况下,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适量运动也可以增加睡眠动力,建议每天坚持运动,最好是有氧运动,如踢球、慢跑、游泳、爬山等。运动尽量在白天进行,睡前2小时内应避免运动。
“创建舒适的睡眠环境对改善睡眠也很重要。”侯天舒提到,睡眠环境包括光线、温度、声音、卧具。睡前光线要暗,避免蓝光,睡前少接触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周围环境保持安静,卧室温度以20摄氏度到30摄氏度为宜。枕头、被子要舒适。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长时间出现睡眠障碍,切忌擅自服用药物,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1 12: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